王淑美++曹文富++魏玉林
摘要:中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是我国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中医人才的重要渠道。本文从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深厚的中医文化熏陶,广博的中医人文关怀情怀,无私奉献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贯通中医理法方药,具备丰富的中医实战经验,具备较高水平的科研能力,提高中医人才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中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中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7-0237-02
中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是祖国医学继承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医疗素质和科研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医学的发展前景。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医学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对中医学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提高中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整体素质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培养的中医学研究生已在临床、科研、教学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如何提高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培养出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值得我们思考。为培养出能进一步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中医药人才,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研习中医经典,打好中医基础
中医经典文献是中医药的深厚土壤,坚实的中医药理论知识是中医药人才知识结构的主体。加深中医研究生对中医经典文献的学习和理解是中医教育的重点,是中医继承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目前中医研究生西医课程比例增加,临床或者科研任务重,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生更应坚持学习中医经典文献。学校和研究生导师应该给研究生营造中医经典的学习气氛,并在日常教学中对经典条文进行反复深入的剖析,利于研究生理解其精华,加深其对中医理论的领悟。值得注意的是,中医经典的学习是一个长时间的、持续的过程,研究生无法在短期的學习过程中就对经典的内容理解透彻。所以,在研究生阶段,学校和导师应让研究生明白学习经典的重要意义,培养其自觉学习经典的良好习惯,并学会灵活运用经典文献中的思路来解决现实中的医学问题。
二、加强中医临床实战技能培养,不断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中医学是一门对实践技能要求极高的专业,但进入硕士阶段的研究生多是应届毕业生,其临床技能较为薄弱,应当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培养。
第一,基础和临床结合。中医贵在实践应用,它特有的理论体系来源于历代医家的临床经验积累。但目前大量学生为了考研,忙于理论知识的复习而忽视或者放弃了本科阶段的临床实习,他们虽在考研时取得了较高的分数,实际上临床运用能力低下。因此学校或导师应该给研究生提供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使其多年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联系起来,在积累临床经验的同时也巩固了理论知识,让其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
第二,加强中医临床能力考核。临床培养是医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高校应加强其督导工作,规范临床考核制度,加强临床培养环节。接收研究生临床实习的医院及相应科室应成立教导小组,平时对研究生实行严格的考勤,如实反映其实习情况,出科前对其进行该科室常见病的理论知识、基本操作、病例分析等内容的全面考核,考核通过者才可出科。
第三,加强临床经验交流。医院科室内部或科室之间应多开展临床实践经验交流会,对科室遇到的疑难病或危重病进行病案讨论,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使研究生们学习到更多的临床知识。
第四,尊师重道,加强师承制教育。传统中医教学是以师带徒的形式进行的,现代高校培养研究生也是以导师教导学生的形式,导师将自己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传授给研究生,研究生可由此学习到导师的临床经验和理论框架,提高自己的临床诊治能力。但若想成为一名中医大家,需要广求名师之术,故研究生在学习导师诊疗技术的同时应博采众长,开阔视野,拓展中医思维。
三、培养较高水平的临床科研能力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科学研究已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应加强科研素质的培养。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包括科研意识、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精神四个方面。研究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科研素质,才能有敏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其次,科研应与临床相结合。临床和科研是密不可分的,通过科研能不断探索发现新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推动医学进步。中医研究生应当具备联系科研与临床的能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疗效。
四、培养深厚的中医人文情怀
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我国中医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其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应把提高其道德素质放在重要地位。“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佛陀又名大医王。所谓“无德不成医”,医生的道德素质为医之根本,应当伴随医生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医文化历来重视医德、强调仁爱,医者仁心的典籍经论层出不穷。《黄帝内经》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千金要方》称:“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大医精诚》云:“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精神层面的追求也不断提高,人文关怀精神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人文关怀(又称人性关怀、关怀照护)是指对人的主体、地位,对符合人性的需求、生存状态、生活条件以及保障的关注,着重强调尊重患者情感世界、尊重患者意愿、追求医学人性化、重视情感因素的倾注,倡导真善美。
持久的中医文化熏陶有利于培养中医研究生人文关怀精神。中医研究生作为祖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希望,应当认同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国学,学习儒家思想、道教、佛教文化,学习易经、金刚经等经典,这些渠道是培养其仁爱、无私奉献精神的重要保障。另外,缺乏沟通是现今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故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避免医闹事故的发生,研究生还应加强学习人际沟通,培养换位思考的同理心及文明的言谈举止,同时具备高雅行为与宽广胸怀。
五、培养中医创新能力
国际上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中医学想要得到国际认可,取得国际性的突破,必须充分发扬创新精神。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应鼓励学生多质疑、多思考、多提出问题,并大胆发表意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传统理论,培养研究生具有独特新颖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促进研究生跨校交流,通过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与指导,从而实现研究生之间、研究生与名家之间的互动,使研究生了解、熟悉医学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接触学科前沿发展动态。还可开展校际间学分互认机制,此模式打破研究生只能在本校选课学习的传统,允许研究生在一定领域内自由选择学校学习,开拓研究生科研思路,启迪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除上述多方面的能力外,专业型中医学研究生还应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社会适应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以立足于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医研究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强调“全方位、全过程”的理念,充分利用课程教学、科研探索、临床实践这三个主要培养途径。在社会大环境的积极配合下,管理者、导师及研究生本人三方共同努力,为国家培养出大批德才兼备的中医药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成祥,刘言,杜怀棠.中医临床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环球中医药,2013,6(9):670-671.
[2]高敬书,马红丽,常惠,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协同创新体系的探索[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5(12):12-16.
[3]彭榕华,温长路.孙思邈医德思想之管见[J].中医文献杂志,2015,(3):23-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