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玲+于秀芹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尤其要注重农村经济的发展。近些年,随着国家各项有关“三农”政策的出台,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已有了很大的进步,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业产量不断增长,农村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章围绕如何解决“三农”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农村经济的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三农 农村经济 问题 对策
一、我国“三农”问题喜中有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引起高度关注。与此同时,也带动了中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虽然说,国外的金融危机确实对我国的整体经济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但对我国的农村经济来说却起到了很好的刺激激励作用。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农业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否则的话,经济的发展很可能就是所谓的“泡沫经济”,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内在的力量。
农村经济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些年的发展,尽管成果累累,但仍然还存不少的问题。从“三农”方面看,归结一下,具体来说:
一是在农业方面: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仍然比较落后,科技投入不足,科技推广步伐缓慢,相关的基础建设也不够完善,而且粮价浮动较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
二是在农民方面:农民的文化素质、思想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知识型农民过少,有的农村劳动力闲置现象严重,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三是在农村方面:农村管理相对落后,仍然易受传统不良管理思想的影响,农村面貌还需进一步改善。总而言之,“三农”问题仍然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仍然需要大力解决,与城市发展相比,城乡之间的差距还在不断扩大,这些都极大影响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影响着“三农”政策的落实到位。
二、发展农村经济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在我国,发展农村经济一直以来就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头戏,牵扯到国家政策的引导,牵扯到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牵扯到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本人经过综合分析,结合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三农”问题,提出发展农村经济的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农业投入,促进农业发展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是重中之重,需要在以农业增收为主导的目的下调整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结构,发展多元化农业生产。在我国传统的农业发展中,对农业发展的把握往往是依据经验而进行的,因而对农业的未来收入预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现代化背景下,农业的发展可以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得到快速发展。具体来说,在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首先应了解市场需求,通过对需求的了解调整农业的生产结构,在农业发展中不仅要关注量的提高,同时更应该注重的是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另外,农业的发展结构的调整既要兼顾精细化的产品生产又要注重规模效益与品牌建设,通过多渠道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和受益者,农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问题。发展农村经济,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农民素质的提高。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各种渠道教育农民,具体可以从这幾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强农民法律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交易都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因此司法部门要发挥自身作用,定期向农民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二是增强农民科技意识。应充分通过各乡镇为民服务中心与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农民提供科技种植知识,通过组织专家讲座、组织参加技术培训等方式,对他们进行科技培训,增进农民的农业科技知识;三是强化农民市场观念。通过各种渠道引导农民利用互联网等资源获取市场信息,把握市场行情的情况下进行农业投入。提高农民素质不仅有利于农民自身发展,而且有利于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从而实现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
(三)“人、财、物”多方引进,不断改善农村面貌
农村发展经济的条件不足,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尤其要在资金投入上予以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发展农村经济政府可以从“人、财、物”三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在“人”的方面入手,转移农村劳动力。不同区域农村经济情况的发展是不同的,因此中央政府需要在宏观政策上进行引导,地方政府则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形积极调配技术人才,合理划分农村劳动力资源,将合适的人安排的合适的岗位上。此外,地方政府还应注意人才的引进工作,通过各种优惠和鼓励政策吸引大学生投入到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去;二是在“财”的方面,积极引进资金。中央政府应重视在二次分配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资金支持。此外,也应注重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引导社会企业团体等将信贷资金投入到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三是在“物”的方面,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的支持,尤其是高科技基础设施。另外,还需要注意从公共设施、公共教育、公共医疗等方面入手,多方出资,加大农村投入,不断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农村经济的全方位发展。
(四)挖掘弘扬传统文化,投资发展特色农业
根据各地农村不同的人文、自然环境,贴紧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是近年来各地农村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成效显著。如:一些地方农村,利用周末及节假日大批量游客出行之机,利用当地文化底蕴、民间传说、独特的区位优势等,大力打造生态旅游业,形成黄金周、黄金游。借此吸引各方资金和人才,进一步投资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特色饮食业和现代旅游业,这必然激活农业,美化农村、富裕农民,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接受足够的资金投入与支持。农村经济的提高与发展可以从“三农”问题着手,通过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业生产结构以及完善农村管理等方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