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7-09-14 09:40庄申振闫真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科学课意识科学

庄申振 闫真

小学科学课程是集生活经验、科学实验、自然现象于一体的小学基础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的重要科目。问题探究是学习科学课程的第一步,它贯穿于课程的每一个环节中,起到了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效果。为此,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分析了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相关措施。

小学科学课问题意识存在问题培养方法当前,很多小学科学课教师虽然意识到了提问的重要性,但是受教学观念和教学设计的限制,没有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问只是一个课堂考核项目,其真正的作用尚沒有完全发掘出来。小学科学课是一种探究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整体观以及其对自然科学的热爱,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前提,也是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的的一个基础条件,为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师原因

首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小学科学课对学生成长所产生的影响,他们将科学看作是“副科”,认为只需要简单讲解,就能够完成基础的教学任务。在这种思想的作用下,很多教师仍然以讲授课本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学生处在一个被动的位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思维灵活性严重不足。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与学生进行活动和交流,设置的问题比较简单,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部分教师为了尽早完成教学过程中,经常对很多自然知识一带而过,学生虽然心存疑虑,但是没有及时的提问,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热情。最后,传统的小学科学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学生的动手机会较少,因此探究的能力相对较差。与此同时,教师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鼓励和支持,教学过程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2.学生自身原因

首先,很多教师都是以课本为主要的讲解材料,课堂教学都是以课本大纲为主线,一般的教学流程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总结和记录,在这种模式下,很多学生已经失去了质疑的能力,他们想不出需要提问什么问题,思考能力较差。其次,一些教师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常常忽略了学生提问的环节,部分内向的学生没有及时向老师发问,缺少提问的勇气。部分教师过于严肃,学生害怕提问后的后果,因此常常表现出被动的学习态度。最后,小学生自身的知识面比较窄,通常是教师说什么,他们记什么,这已经成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惯性模式。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教师普遍没有意识到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学模式非常陈旧,与学生的心理需求严重不符,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恶性循环,影响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小学科学课程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措施

1.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越是低年级的学生,其提问意识越为强烈,而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则显得非常“扭捏”,课堂气氛较为沉闷。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高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已经形成,他们担心自己提出的问题不合理而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嘲笑,害怕被批评,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被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从创设学习氛围入手,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课堂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科学兴趣,激发他们的提问欲望。例如,在学习《有趣的浮沉现象》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实现准备一个适当大小的潜艇模型,通过口令来指挥潜艇,使其在水中升降起伏。学生观看到此现象后,会非常的好奇,急于知道其中的原因,这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提问,然后进行一一的解答。教师应该通过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从而掌握科学的规律,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

2.利用科学实验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探究

实验是小学科学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关键途径,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规律,探索自然的奥秘,进而培养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将实验步骤放大,使学生能够抓住问题的细节,而不是简单地记忆和总结。例如,在学习《灯泡亮了》这一课时,电路的连接方式不同,灯泡的亮度也会有所不同,并且,同样的连接方法也会导致灯泡的亮度有差异,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学生就会产生疑问,这时教师应该抓住变量条件,向学生讲解电路的有关知识。再或者,在《筷子折了》这一课中,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装有纯净水的碗,让学生观察筷子在水中的折射现象,除了明确基础的课本知识以外,教师还应该穿插适当的安全教育知识,使学生明白河流的深浅并不能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出来,应该避免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下河游泳。总的来说,教师应该承担起引导者的角色,与学生共同完成实验过程,掌握科学规律。

3.帮助学生形成提问的习惯,提高学习积极性

根据上文提到的,很多学生缺少了提问的勇气和积极性,他们的思维非常被动甚至僵化,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从不断的鼓励学生,耐心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鼓励他们、支持他们,帮助学生形成提问的习惯,并将这种习惯带到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例如,在学习《弯弯的月亮》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月的时间,让他们观察月亮每天的形状变化,然后绘制出简单的规律图。在此过程中,很多学生会观察到每个月15号、16号月亮最圆,教师应该及时明确地球、月球的运行规律,在激发学生想象空间的基础上,使其通过推理和模拟的方法,掌握白天和黑夜的形成原因,理解四个季节的形成原因和变化奥秘。教师应该将课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想象和思考,将自然科学知识与自身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将科学知识灵活运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将问题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科学课程是服务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它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课程以及学生的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为此,教师应该具备开放意识,将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研究和总结,培养科学探究精神。例如,在学习《种子发芽了》《果实是怎样形成的》这两课时,教师应该以学生熟悉的植物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自己身边的植物进行观察,进而了解生物生长和习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尤其是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所产生的影响,这样能够使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含义。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指导学生自己种植植物,然后1个月或者2个月后进行评比,看看哪个学生的植物生长的最好,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该从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入手,创建一个轻松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敢于发问,然后在具体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观念上的引导,提高他们的问题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掌握基本的科学规律。

参考文献:

[1]兰静.浅议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J].才智,2015,(09):20-21.

[2]曹佩国.浅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J].科学大众,2014,(16):53-54.

[3]王法亮.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1,(07):152-153.

[4]刘峰林.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学周刊,2015,(08):176-177.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学课意识科学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难忘的科学课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为一二年级小学生准备科学课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
科学拔牙
这样的科学课,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