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速递
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传出消息,我国首个火星模拟基地项目将落户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红崖地区。这里拥有典型的雅丹地貌群,其独特的地形地貌、自然风光、气候条件使之成为专家眼中“中国最像火星的地方”。
我国首个火星模拟基地将集科学传播、旅游观光、体验休闲、科学实验为一体,基地项目包括天文与航天科普教育、主题休闲度假、影视作品摄影、科学研究与模拟训练等重点内容。当地主管部门表示,未来将以星空文化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把该基地打造成我国首个火星文化创意体验基地。
前不久,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浩伟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制出超强纳米陶瓷铝合金,让铝里“长”出陶瓷。这种新材料不仅轻,强度和刚度甚至超过了“太空金属”钛合金,有望带动航空、汽车、高铁领域步入更轻、更节能的新材料时代。
纳米陶瓷铝合金具有高刚度、高强度、抗疲劳、低膨胀、高阻尼、耐高温等特点,即使外来作用力“泰山压顶”也能做到“岿然不动”,可以称得上是四两“扛”千斤。
据悉,纳米陶瓷铝合金此前已经用于天宫一号、天宫二号、量子卫星、气象卫星等的关键部件。
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于海峰8月15日在北京透露,2016年中国页岩气产量仅次于美国、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位。
于海峰介绍,中国已掌握页岩气地球物理、钻完井、压裂改造等技术,具备3500米以浅水平井钻井及分段压裂能力,初步形成适合中国地质条件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体系。2016年中国页岩气产量达到了78.82亿立方米。
于海峰表示,经过多年勘探开发实践,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正加快迈入产业化商业化生产阶段,“页岩气勘探开发在四川盆地等地取得重大突破。重庆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6008亿立方米,成为北美之外最大的页岩气田。”
经过8年多的科研攻坚,我国新一代中低速磁浮列车近日在上海完成时速120公里运行试验,打破了中低速磁浮车辆运行时速的世界纪录。中国中车大连公司总工程师曲天威表示,运行试验的顺利完成,意味着我国已掌握新一代中低速磁浮系统集成等关键核心技术,这种车最快1年可进行批量投产。
新一代中低速磁浮列车最高运行时速可达160公里,最小平面曲线半径50米,最大坡道千分之一百。相比已经投入运营的磁浮列车,该款磁浮列车运行速度更快、过弯道和坡道能力更强。
8月15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发表了山东农业大学陈学森教授研究团队与美国康奈尔大学费章君研究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证明世界栽培苹果起源于我国新疆。
苹果是世界温带地区栽培面积最大的果树之一,它的起源演化与人类文明进步密不可分。两个科研团队利用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对亚洲、欧洲和美洲等世界范围的苹果属24个种、117份种质资源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共检测到720万个高质量的最小基因单位(SNPs),为苹果资源研究和分子育种提供了海量有价值的基础数据。
“研究发现,我国新疆境内的塞威士苹果保持较高的同源性,最原始,而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塞威士苹果基因杂合度则相对较高。这充分说明世界栽培苹果起源于我国新疆。”陈学森说。
7月31日凌晨2时17分,全球首只野外引种大熊猫“草草”顺利产下一只“重量级”幼仔。圈养大熊猫和野生大熊猫首次成功结合并诞下后代,这对全世界大熊猫的保护研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保护大熊猫长久以来的根本目标仍聚焦在发展壮大野外种群上。作为“大熊猫之乡”,74.4%的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四川。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野生大熊猫数量增长超过50%的数据背后,是四川三代“熊猫爸爸”科学家们为之付出的不懈努力。
我国自主研制国内最大直径硬岩掘进机(TBM)“彩云号”8月1日在昆明中铁电建总装车间下线。
“‘彩云号’硬岩掘进机刀盘开挖直径达到9.03米,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硬岩掘进机,填补了国内9米以上大直径硬岩掘进机的空白。”中铁装备集团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贺飞介绍,“彩云号”在强化辅助工法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如钢筋排支护系统、前区即时喷混机械手系统等,以应对围岩变形、断层破碎带和岩爆、突水突泥、高地热等掘进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
四川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合作研制出一种“自愈”橡胶,可自行修补损伤,并像天然橡胶一样强韧。这项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例如用于制造可自行修复的轮胎,受损后无须立即更换,有助于降低事故风险。
这种新型橡胶受到拉力时会出现网状纹路,形似裂纹但不会完全裂开,保持着一些纤维状的连接物。网状纹路能分散拉力,防止材料出现无法修复的严重断裂。拉力消失后,橡胶会恢复原来的形状,并保留约30%的抗拉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