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分析

2017-09-13 22:04王义永董磊吴坤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17期
关键词:差异分析运行维护智能变电站

王义永+董磊+吴坤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传统电站设计中存在着一些弊端,主要表现为信息的集成性不高、通讯质量过低、状态检查结果不明确等等。针对以上情况,工作人员应该对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检查,规划数据连接回路,完善设备验收程序。本文以智能与常规变电站的概述作为切入点,对二者的运行维护差异进行分析。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差异分析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7.185

经济的不断进步使得变电站的管控方式发生了变化。从常规与智能变电站的结构来看,二者的数据分析途径、信息集成过程都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为了实现变电站的有效运行,应该从其中的优势与劣势出发,使电力系统的功效得到充分发挥。

1 智能与常规变电站的结构

(1)智能变电站结构。为了对两种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进行分析,就要首先明确二者在结构上有哪些不同。首先,从智能变电站的角度来讲,它是以自动计算机为应用平台,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使通信路径得到改善的一种特殊形式。同时,智能变电站也优化了数据采集的过程,在全站服务平台内实现信息的共享,使管控过程更加完善,监测结果较为准确。为了满足电气系统的高效性要求,操作平台可以将电网划分成几个不同的模块,通过在线分析将任务集合在一起,并以协同的方式提升工作效率,达到智能调控的目的。最重要的是,智能系统还能够整合电网资源,并按照利用方式予以划分,保证信息输送的安全性。其次,从功能定位的角度来看,智能变电站分为间隔层、数据处理处理层与应用层三部分。各层次之间相互联结,在测控单元维护的基础上进行自动断路与报警,防止电力突变的情况出现。

(2)常规变电站。常规变电站只有间隔层与数据处理层,其中不包括应用模块,缺少统一的建模标准。但它的优势在于信息标准的多样化。系统由多个数据处理端口,可以按照服务终端所提出的要求依次执行,并通过有效的计量方式实现远程控制,并完善操作员与变电装置中的互动性。另外,系统采用电流互感的方法收集信息,并以电缆的连接为主,达到保护与测控的目的。但常规变电站的协调功能不是非常强,无法建立各信道之间的联系,无法实现信息共享。

2 两种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

与常规变电站相比,智能电站的功能更加全面,控制效果也比较好,能够实现数据的快速处理,并提升内部的互操性。严格来说,智能电站是常规设备升级,它的保护性更强,监测功能也比较完备。为了解二者的应用性能,本文对运行维护差异进行比对。

(1)保护功能压板投退与检修压板的作用。“硬压板”方式是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中采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它的保护功能非常强,能够突出压板投退的作用,尤其是在应用实践中,系统将工作平台分为主界面与辅助界面两部分,在后台对信息进行操控。而“软压板”是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方式。系统会将采集好的数据在控制平台内进行整合,并将各阶段的电量变化规律体现出来,为工作人员提供分析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只需要下载一个远程操控软件,就可以进行相应的控制。第二,在压板检修的过程中,二者也有着一定的差异。例如:故障的排除是常规变电压板的主要作用,它能够规避系统运行中所产生的信号干扰,并使电站维持目前的状态。但智能变电系统压板检修的重点放在保护上。系统会规划电站检修路径,控制误操出现的概率,并根据压板的恢复程序提取检修信息。

(2)开关跳合闸压板投退和GPRS的作用 。在开关跳合闸压板投退方面,二者的差异在于软件操作系统的简化程度上。在常规变电站中,操作人员只能够在运维现场来控制开关,并完善合闸方式,使得程序变得复杂。但智能变电系统则不同,它能够根据操作闸的运行规律进行自动控制,并在后台界面优化的基础上调整协调顺序。除此之外,在GPRS作用上,二者也存在着不同。首先,确保电站操作时间的统一性是常规变电中运用GPRS技术的作用之一。系统能够根据信息规律及时的找出问题。而智能变电系统在GPRS上的应用主要是突出对数字信号的保护。管理器会对在数据处理层加入核心保护装置,对信息分享的过程进行监督,并优化不同电力区域的调动规则。

(3)改变设备验收与巡视方法。设备验收与巡视方法的改进在电站运行中是必不可少的。第一,常规变电系统不会对验收文件进行检查,并完成回路的配置工作。但智能变电站则不同,它能够根据数据的集成结果进行调试,并按照既定的指令完善操作流程,模拟设备检验程序,优化资源配置与设备安装工作。同一阶段的任务完成后,系统会对运行效率进行评估,以形成全过程的监控模式。第二,在巡视方法上,二者的运维重点放在不同的方向上。首先,常规变电站主要是将超负载电压切断,并在基本情况分析的条件下扩大故障处理范圍。而智能变电系统则可以划分电流主线,将不同的信道合并,通过母线保护装置完善测控平台。最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实现数据信息在设备间的共享,深化巡视模式。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对常规与智能变电站的结构进行分析。第二,探讨了两种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从而得出:为了提升变电保护的效率,工作人员应该对智能化技术平台进行整合,分析常规变电的劣势,并加以改进,优化自动控制过程。同时,也要利用数字信息的形式对数据进行处理,实现测控保护设备的良好规划,增强系统内部的协调性,为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林俊峰,雷从冀,潘传伟.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1).

[2]肖志强,吴文斌,范运珍.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几点关键区别[J].华中电力,2012(03).

[3]张瑞芬,李卫国,杨德剑.智能变电站运行问题和解决方法[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差异分析运行维护智能变电站
关于当代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性分析
中美高等职业教育差异分析
试论中国声乐作品的文化定位
我国国际收支账户的内部差异分析
消弧线圈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探讨
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探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试析配电电缆的运行维护与故障检修
配网自动化实用化模式建设及系统运行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二次设备调试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