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络纬吟》看徐媛的须眉之气

2017-09-13 14:42李宁宁
魅力中国 2017年31期

摘要:《络纬吟》中收录了大量徐媛创作的羁旅行役诗、怀古咏史诗和宴饮赠妓诗,而这些诗作呈现的典型特征便是徐媛的须眉之气。既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也有吊古伤今中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同时更有优游诗酒间的洒脱。通过对《络纬吟》中所呈现的须眉之气的探讨,不仅可以了解徐媛其人其作,更可以窥见中晚明社会风气下女性文人的创作风尚。

关键词:络纬吟;徐媛;须眉之气

徐媛是明万历年间江南著名的才女,其诗词曲文兼善,著有《络纬吟》十二卷。清人吴骞在《拜经楼诗话》中言及徐媛时道:“所著<络纬吟>盛称于时”。其诗歌多与寒山陆卿子唱和,且被并称为“吴门二大家”。谢无量在《中国妇女文学史》中也说嘉靖万历以来,妇人作者中出色的“惟吴中陆卿子与徐小淑为著”。作为江南典型的闺秀女诗人,徐媛的诗歌中却彰显着强烈的巾帼不让须眉之气,这主要表现在心系天下的羁旅边塞诗、怀古咏史诗和宴饮赠妓诗。

一、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之气

《络纬吟》中收录有大量彰显徐媛豪迈之气的羁旅边塞诗,这些创作所流露出来的家国使命感明显区别于徐媛以往展现女性柔情的闺帷之作。最典型的便是其随夫宦游时所作的《塞下曲》五首,真实再现了少数民族边塞战争的艰辛与残酷。例如《塞下曲》其一:

蓟北霜花卷铁衣,将军猎火度金微。辕门杀气连郊黑,马上生擒黠虏归。

万历三十一年,徐媛随夫范允临到云南任职,正是这样不同寻常的宦游经历使得徐媛有机会亲身体验到了边塞无情的战火,因而其所创作出来的边塞诗也更真实可感,并不似其他没有到过边塞之人的凭空之作。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一首,诗人通过对一系列紧张战事的描写突出了戍边将士们巩固边防,与敌人殊死拼搏的主题。首句诗人更是用“霜花”这样强烈的意象传达出边塞苦寒的气候条件,而一個“卷”字更是形象地突出了将士们不仅要时刻准备作战,而且还要忍受“霜花”扑打“铁衣”的冰冷。第二句诗人借用“猎火”来说明夜间行军,充分展现了边疆战事的急迫。第三句,诗人用“杀气”、“连”“郊黑”这样极其夸张的字眼极言士兵们高涨的士气,而第四句刻画的则是由于将士们奋勇杀敌,从而取得了大获全胜,生擒了敌军,并且凯旋而归的盛大场面。徐媛虽是一介女流,但她却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男儿气概,因而全诗充满了忧患时事,渴望战报捷传、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气。

二、吊古伤今中的自主之思

《络纬吟》还收录有徐媛创作的大量的怀古咏史诗。在这些吊古伤今的创作中,徐媛追忆了许多历代杰出的女性,有千娇百媚却红颜薄命的杨贵妃,也有品性高洁、孤高自持的班婕妤,更有坚贞不渝、孤芳长存的苏小小等。通过对这些为民族大义做出巨大牺牲的女性的赞颂,彰显了徐媛闺阁之外的家国情怀。例如咏王昭君的《明妃》组诗,通过对昭君被迫到匈奴和亲的悲惨境遇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她对昭君不能自己主宰命运的同情,同时也间接讽刺了汉朝统治者的无能。例如《明妃》其二:

塞外无春边草枯,玉关音信向来孤。自将花貌平戎虏,不用中朝金仆姑。

徐媛的《明妃》组诗通过对一系列边塞恶劣环境和战争的描绘来衬托出王昭君为民族和平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如上所说,徐媛曾多次因其丈夫范允临就职之便游历过许多地方,她也曾亲身体验过塞外气候苦寒、金戈铁马的动荡生活,因而她对昭君前往匈奴和亲有着强烈的同情因素。诗的前两句主要写塞外萧瑟孤寂的环境。“无春”和“草枯”极言边地气候恶劣,几乎看不到新生和希望。而第二句中,仅一个“孤”字就足以衬托出边塞的了无人烟。从整体上来看,前两句的景物描写为全首诗定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第三句和第四句是诗人强烈感情倾向的体现,一介花容月貌的女子,却用来作为平定戎敌的牺牲品,那么泱泱大国的汉朝,驰骋疆场的男性都到哪里去了?诗的后两句充满了强烈的讽刺意味,诗人于讽刺中既有对昭君被迫和亲的悲怜与同情,而更多的则是诗人对汉朝统治者昏庸无能、胆小怕事,竟用女性换取边疆和平的鞭挞与嘲讽。纵观这首诗,诗人的追求独立的感情油然而生,而作为一个女性文人,能将怀古咏史诗写得如此宏大与悲壮,可见徐媛性格上的不羁。

三、优游诗酒间的洒脱之态

徐媛虽是闺阁名媛,但她的诗歌所流露出来的不输男儿的气概是同时代的其他女性所不能企及的,这不仅贯穿于羁旅边塞诗和怀古咏史诗的创作中,同时也体现在宴饮赠妓诗中。中晚明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新兴的市民阶层也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这使中晚明社会中的世俗化倾向越来越浓厚。而徐媛置身于商品经济的浪潮中,也创作了许多带有世俗气息的诗作。如随夫归隐天平山之后所写的《饮山庄》,反映的便是其与朋友游玩享乐的自在场面。此外,在《络纬吟》中也有大量的赠妓诗。晚明社会风气开放,男性文人与歌妓之间的酬唱赠答更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而徐媛作为一介女性,却经常优游于觥筹交错间,并且写作了大量诗作赠与助兴的歌妓,例如《咏妓》:

雅调度新声,歌珠散舞裀。妖姿宜巧笑,冶媚谩生春。

举袖香分席,凝眸态横陈。既知非洛浦,何事冒斯神。

这首诗是徐媛众多赠妓诗中典型的一首,虽身为女性,但徐媛却模仿男性的口吻来极力展现了一位歌妓娇媚曼妙的体态。诗的第一二句从声音与动作两方面来赞美歌妓的歌舞表演,而第三四五六句则主要刻画的是歌妓在表演时顾盼生姿的神态。诗人用“妖姿”、“冶媚”、“举袖”、“凝眸”这一连串通常出于男性之口的词来描摹女性,尽显女性之态,足以见出诗人如男性般优游诗酒间的洒脱,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男性文人生活方式的模仿与趋同。

《络纬吟》中所收录的羁旅行役诗、怀古咏史诗和宴饮赠妓诗均彰显了徐媛巾帼不让须眉的男儿气概,这既得益于晚明开放的社会风气的影响,同时也是其自身不断受文学浸润的结果。总的来说,徐媛诗歌中的须眉之气不仅是其女性自主意识觉醒的表现,更是同时代其他女性所不能企及的。

参考文献:

[1][清]吴骞.拜经楼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5:58.

[2]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16:18.

[3][明]徐媛.络纬吟[M].明万历四十一年刻本.

作者简介:李宁宁,女,河南洛阳人,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