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传统纸媒到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新媒体,讣告新闻也随着时间的推演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媒体作为样本,分析了讣闻的报道对象和持有的理念,进一步探析其现状。
关键词:讣闻;差距;对象;理念
一、讣闻报道边缘化与西方讣闻有很大差距
我国讣闻报道时间上起步晚,讣闻报道的水平一直滞留在多年前。单独开辟讣闻栏目的媒体也很稀有,有的媒体把讣闻当成社会新闻来报道。传统的报纸、杂志和“两微一端”都能发现讣闻的身影,但令人印象深刻的讣闻报道很少,更勿论载入新闻史的讣闻报道。反观西方媒体,无论是《纽约时报》还是《泰晤士报》都对讣闻很重视,《纽约时报》更是把讣闻放在重要的A叠,关于“911事件”的专题“悲恸的群像”还获得2002年普利策新闻奖。
讣闻的理论和实践长久以来得不到学界和业界的重视。学界对讣闻的研究成果很少,专门的著作寥寥无几,记者只能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经验和汲取教训,此外多数媒体没有专门的采编人員,讣闻多是从其他媒体转载或信息的整合鲜少有原创。“自世纪初具有现代意义的讣闻报道出现至今,我国讣闻报道的确有所发展,特别是在网络讣闻报道方面。但有一点不可否认,中国讣闻报道发展水平整体仍然偏低。讣闻报道不论是报道模式、形式、采编、写作方法等都远落后于西方讣闻报道。”[1]
综上所述我国讣告新闻处于边缘地位,和西方媒体有较大的差距。但是近年来讣闻也有一定的发展,像澎湃这样的网生媒体有专门的《逝者》版块,还有专门发布讣闻的自媒体,他们对讣闻得关注拓展了讣闻的传播渠道,也使得讣闻报道对象更为多元。
二、关注普通人报道对象多元化
在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都市报的和自媒体微博微信出现为普通人寄托哀思提供了平台。“任何一个与普通百姓相关的死亡报道都应该进人我们的视野。同时对普通人的选择也应遍及各行各业和各个社会阶层、团体。对于不同人物一生的报道可以让读者感受不同的人生。既能增加报纸内容的多样性,又可反映出社会的多元价值。”[2]讣闻报道应该更加重视人,尤其是普通人的生活。正如澎湃讣闻版的口号:他们也许著名,也许无名。但当他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一定给我们留下了一些东西。找到它,记录它,怀念它。另外《南方人物周刊》对《逝者》栏目的定位就是记录普通人的生死,以平民视角,书写当代平民社会史,讲述聚光灯不曾照见的中国故事。
它们的信息来源为读者投稿,逝者可能是投稿人的亲戚、挚友、合拍的工作搭档、多年不联系的同学或有知遇之恩的师长。文章的内容也完全是纯粹个人情感的表达,描述的多是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通过令人印象深刻的小场景勾连出平凡人普通的一生。“每一篇讣闻,都是有血有肉的一生。读者虽然隔了一层,但也等于经历了类似的轨迹。由其他人的生命历程里,读者受到启发,也得到提醒。他们活过了,我们还活着。当面对自己的人生时,或许可以比较清楚平时的取舍。”[3]
三、报道对象的选择取决于媒体定位
澎湃新闻《逝者》报道对象多是专业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的知识分子和文艺界人士。《逝者》版块从2014年4月23日到2016年4月25日两年多的时间里发了260多篇讣闻,其中关于普通人的讣告新闻只有不到3﹪。不仅仅是数量少,对普通人逝世的报道多是根据网上的资料整合的,从文本内容的分析来看,稿件不甚有深度。
“并非每个人逝后都有机会收获一则讣闻,因此谁能成为讣闻对象以及他/她如何被再现就关乎媒体记忆工作的话语权力问题,可见讣闻报道乃一个竞争性的话语场域。”[4]掌握媒体的话语权根据自身定位来选择报道对象。就像人民日报的讣闻版从来不是为平常老百姓准备的,只有拥有较高职位的党员干部才会出现在《人民日报》的讣闻版。这是其栏目的定位和价值选择的结果,也是符合新闻价值要素的专业选择。
澎湃的《逝者》以名人为主,夏梦、陈忠实、周有光等人的离世是当天各大媒体的头条,毫无疑问也会是澎湃《逝者》重点报道的对象,这和名人本身具有显著的新闻要素自带热点有关。名人的亲属也会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朱天文的母亲、濮存昕的父亲、徐悲鸿的夫人,虽然本人不出名但由于和名人沾亲带故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如澎湃《逝者》曾报道《末代皇帝溥仪弟弟溥任去世,曾当老师每月58块养活5个孩子》。讣闻中对于溥任是溥仪弟弟的客观事实没有避讳,因为溥仪他才进入媒体和大众的视线。将显著的新闻要素放在标题中能引起公众的好奇心,也有利于信息的传播。
四、“死者为大”为主导的讣闻报道理念
不同的媒体对讣闻报道的对象不尽相同,但其讣闻的采写遵循一定的准则和规律。事实情况是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种种问题,记者亲历现场采访调查深入挖掘信息,可能引起公愤。姚贝娜事件中网民口中所谓记者“等死”的行为就遭到网民的攻击和谩骂。
采访的困扰本质上来说是“死者为大”观念带来的束缚,“死者为大”中国人对逝者的态度,亦是讣闻报道中秉承的理念。站在“死者为大”的立足点上敬畏逝者,记者只能选择性的报道其正能量的一面,这样刻画出来的逝者足够光辉伟岸没有了人性的弱点,会遭到公众的诟病。在信息发达的社会,公众尤其是一些专业人士对逝者尤其是名人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他们在解码时发现报道和自己了解的信息有出入,对媒体的公信力产生质疑,怀疑记者的专业性。
国外很多媒体会为某些知名人士提前写好讣闻,这是媒体和公众的共识,以国人的“生死观”尚不能接受这种做法。在国内,很少有媒体提前写好讣闻。为什么逝者的亲属对记者提前写好讣闻而耿耿于怀?却能接受提前为将要逝去的人准备棺材筹办葬礼。媒体提前写好讣告是否触碰了道德的底线违背了新闻伦理,业界和学界尚未无定论。这需要媒体和公众共同努力,当公众能正视生死问题时,才能为讣闻解绑。
总结下来,讣闻报道的表征和发展现状,首先讣闻报道的边缘地位没有变化,其次“死者为大”的理念依然根深蒂固,其报道对象的选择仍以名人为主,但其中对普通人的关注是值得赞扬的一个改观,体现了讣闻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冯惠颖、《中国讣闻报道的现状、问题与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3,P31
[2]张晓瑜、《从《新京报》“逝者”版于我国的讣闻报道、《今传媒》2007年第3期,p59-60
[3]马海涛、《浅谈讣告新闻的改进》[J],新闻与写作,2003年第8期,P21-22
[4]黄铭顺 刘娜、《逝后的性别差异:一个“资本”视角《人民日报》讣闻报道的内容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7期,p135
作者简介:陈杉杉,女;籍贯:安徽淮北;单位:南昌大学;学历: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