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正确应对新闻学领域的道德困境

2017-09-13 08:58赵淋
魅力中国 2017年31期
关键词:措施

赵淋

摘要:在西方媒介伦理研究方面,新闻道德困境问题是其主要的研究对象,而道德价值选择冲突这一问题也是大众传媒及相关工作者在新闻实践中频繁遇到的问题。例如假新闻、有偿新闻、侵权新闻以及媚俗新闻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伦理的反思批判中逐渐形成共识。并且正确的解读客观报道与人文关怀、社会正义与隐性采访、独立审判与舆论自由等方面的冲突,为大众传媒及其哦给你工作者的道德价值选择提供价值基础和对此类问题化解的参考。

关键词:新闻从业者;新闻道德;道德困境;措施

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得道德主体一般都担任着诸多角色,但是在面临多个道德标准或者义务要求的时候,势必需要面临着来自道德方面的冲突,通过对此方面的研究分析,能够对新闻媒体工作者自身的人格进行完善,并且尽可能避免新闻媒体出现违背法律的行为,尽可能减少来自道德和法律的惩罚及谴责。

一、正确解读人文关怀与客观报道之间的冲突

从事人道救助还是坚守自己的职业准则是很多新闻记者在进行客观报道时候所经常遇到的情况,一般而言,在确保报道立场客观的同时也表现出足够的人文关怀是开展新闻传播活动最为理想的形式。但是那毕竟只是理想状态,实际的情况是按照职责开展客观报道和采取人道救助到底这两者哪一个应当放在首位?

事实上,人为关怀是开展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如果大众传媒选择把人类的同情本能忽略了,那么就意味着这样的报道本身就没有体贴关心人们的命运、情感以及生存状态,如此一来不但会使得社会道德水平显著下降,还会社会心理基础被动摇,使得新闻传播活动无法继续开展。很多大众传媒为了能够确保报道足够吸引人,提升相关经济效益,打着客观报道的旗号,不去救助,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是把报道对象定位为新闻报道的工具,已经漠视了做人的良知以及对人的尊重,属于为记者行业抹黑的行为。人文关怀是对除自身之外的他人的关照,所以人文关怀是通过自身的镜头和笔杆向世人展示他人的生活状态以及生命绵延。自我关切的实他者的尊严、寻求价值并且予以确证,“他者”在这里是我们的新闻诉求,也即“目的”,但是绝对不是工具,自我的喜怒哀乐会直接受到他者的影响,如果新闻工作者无法达到感同身受的情况,那么他一定无法开展人文关怀,更无法对新闻受众产生足够的精神满足,仅仅局限于及时性补偿的层次,无法从深层次感动人心。因为当前新闻受众的深层次需求就是人文关怀,新闻报道只有先打动自我,才能够有效说服和打动受众。作为大众传媒及工作者,履行职业道德只是基本的标准,除此之外,更多的是需要保持理性的同时还能够兼顾反思人文关怀和社会守望。作为新闻工作者,如果只能选择以生命唤醒他人的良知,这种代价过于沉重。即便因为人道救助导致措施最佳的新闻价值拍摄时机,也必须把人道救助放在最先的位置,这是最基本的人文关怀,更是人性的底线。

二、正确解读社会正义与隐性采访之间的冲突

隐性采访别称暗访,一般是在确保被采访对象不知情的前提下,由记者隐瞒身份后借助偷录或者偷拍的方式,隐蔽的获得新闻素材的采访方式。对于隐性采访而言,其存在争执的地方是道德和合法性,并且随之关联的法律问题也都是围绕记者采访权、被采访隐私权以及公众知情权等方面,而道德问题则集中在是否正义方面。大众传媒因为自身的公共性特点,所以其必须充分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其社会责任包括了解社会环境、维护社会正义、体现公共利益。一般而言,公共场所、公共事务、公务人员是开展隐性采访必不可缺的三项条件。但是即便如此,隐性采访也依然存在不正义的特点。首先隐性采访是属于欺骗当事人的情况。没有尊重当事人。因为隐性采访没有标明自身身份,出现的面孔是隐蔽和虚假的,所以这很容易侵犯当事人的隐私权。作为记者,自身并没有绝对欺骗他人的权利,所以隐性采访本身就把采访双方摆在了不平等的位置,存在愚弄和戏耍被采访者的嫌疑;其次是隐性采访存在损坏记者维护正义的形象的可能。开展隐性采访,出发点是通过形式上的小恶来揭露事实上存在的大恶,但是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记者也无法确定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所以记者会承担大量道德风险,甚至会受到良心上的谴责,会让被采访者厌恶嫌弃记者这一行业;第三是隐性采访很容易会使得记者无形中泄露被采访者或企业一些极为机密的信息,使得被采访者或企业面临重大的损失;第四是隐性采访会降低媒体的公信力和维护正义的形象。对于国家而言,其舆论角度的监督者就是媒体,媒体的存在能够很好地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更是体现民主的渠道之一。所以媒体发布的信息都是大众较为信任的,但是通过隐性采访,以这种欺骗的方式获得信息,会导致公众对媒体所提供的信息真实性产生怀疑。长此以往会导致公信力下降,社会正义缺失,违背了媒体所具备的公正、客观和真实的特点。

对于腐败的揭露和社会黑暗的体现来说,采取隐性采访能够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隐形采访对于社会正义的维护而言也的确非常重要,但是如此一来,隐性采访会一直处于正义与非正义的边缘,所以在新闻学领域,应当慎重使用隐性采访这一方式。

三、正确解读独立审判与舆论自由之间的冲突

媒体审判这一概念最先由美国提出,在最开始时候其被叫做报纸审判,媒体审判与法律上的独立审判之间是相互对应的。媒体审判本身是一种行为,主要是由新闻报道产生的某种舆论压力,对司法独立和公正的开展产生阻碍。但是需要充分的认识的是,新闻媒体自身并没有掌握法律层面的审判资格和能力,所以新闻媒体这种行为本身是超出了自身的管辖范围,有越俎代庖的嫌疑。义务和责任是获得新闻舆论自由权利的前提,新闻舆论自由权利是被限制在道德观念以及法律的基础上的。新闻本身应当是自由的,但是需要建立在基本的约束之下。当前社会推崇法制精神,但是新闻媒体如果在司法审判中过度介入,或者是报道文章中添加了过多的主观色彩,都会与该精神相违背。新闻舆论自由是受到国家宪法所保护的,其与行政、立法以及司法等权利处于同一层面,但是一旦出现新闻媒体对公正审判和司法独立产生干扰,这种行为就会被认定为違法,甚至会通过法律的形式予以处理。endprint

輿论自由本身并不能与媒体审判划等号。在理论上,媒体审判、舆论审判等都不会对公平的审判产生影响,但是在实际来看,媒体自身的主观随意性,频繁出现借助舆论影响司法审判的结果。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目前我国相关法律还不够完善,需要深入规范司法过程,而且新闻媒体过度参与法律裁判领域,导致失去了原本公平、客观的价值观念。媒体审判存在多个角度的负面影响,第一是对法治原则进行亵渎,由新闻媒体引导的强大社会舆论阻碍了法院的正常审判,法院原本需要遵守的“无罪推定”、“罪刑法定”、“罪罚相适应”等原则都被破坏;第二是会让民众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新闻媒体可以来揭露世间的不公,那么会选择由新闻媒体来处理,而不是求助于司法机关; 第三是新闻媒体的舆论审判,已经超出了其最基本的报道新闻、监督舆论以及服务社会的职能,自身的角色发生错位。

新闻媒体行使舆论的引导权利,具体是通过采取符合社会价值以及满足道德要求的媒体行为,使得人们在获得信息的同时逐渐的被正确的舆论和道德观念所引导,放弃了原本存在的一些不道德的观念和行为。新闻媒体如果能够做到自身没有缺点,那么通过自身营造的公正的舆论环境,能够显著的避免司法出现的不公的情况。想要杜绝媒体审判的情况出现,首先要确保新闻媒体自身具有足够的自律意识,并且还需要与司法行业充分的协调。尽量在案件判决之前不要对案件进行定性或者定罪的报道,基本做到在判决之后再开展评论工作,确保报道的客观,也不要对司法机关进行暗访。毕竟道德的底线就是法律,所以对于司法进行干涉,这本身就属于违法行为,因此势必是违背道德的。相对于借助法律由第三方进行约束控制,新闻媒体通过道德在内部开展自律工作更加合理和有效,而且具有较好的持续性,确保社会成本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同时能够达到较好的预期效果。

四、总结

近年来新闻职业道德问题频繁出现,很多案件都体现出道德困境、悖论以及两难的情况。尽管新闻媒体频繁出现道德困境,但是却一直未能出现较为有效的解决方式。新闻媒体的真正作用是确保公民的知情权、批评建议权以及表达自由权等权利都得到充分的满足和保障,而不是去对正常的司法等行为进行主观上的干预。作为新闻工作者,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需要坚持自己的人文关怀,坚持自己的人性的底线,切实做好社会的监督角色,而不是替代司法机关充当审判的角色,只有确保各司其职,才能够使得当前新闻学领域存在的道德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使得新闻媒体能够更快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彭云.商业性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新闻道德失范及原因研究——以“雷洋事件”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6(11)。

[2]蓝兰.突发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平衡[J].新闻传播.2016(09)。endprint

猜你喜欢
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船舶碰撞事故的防范和应急措施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常用小措施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WTO:新增贸易限制措施 创2008年以来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