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邦林
内容摘要:作文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倡导学生自主命题,自主作文,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拟定个性化的作文题目至关重要,因为个性化的题目具有新颖的审视角度,会让作文内容具有独特的价值判断和审美情趣,也能让表达方式灵活多样,语言清新明丽,表达的思想感情真实自然。
关健词:引导 拟定 个性化 题目
个性化作文的最大障碍思维定势,因此,教学时的首要做法就是要摒弃过去很多老师为应考而常在教学中琢磨出的所谓万能作文法的思维定势,要引导学生多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會有很多感人的经历、动人的故事,都会有很多深刻的感悟,只要学生能用清晰的思路、真挚的情感、美好的语言表达出来,我们语文老师都应该鼓励他们自由地抒写。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个性化作文首先反映在个性化的题目上。一个学生为自己的作文命拟了《“为什么”妹妹》的题目,读者一见题,就想知道这是怎样一个妹妹呢?为什么叫“为什么”妹妹呢?”有什么样好听的的故事呢?于是,就乐于往下看文。看来,给自己的文章拟一个富有个性的题目是很重要的。
一.鼓励学生自己命拟个性化的题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只有鼓励学生自己命题作文,学生才能从生活积蓄中选取自己有话可说的内容命拟出富有个性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命题,符合学生作文时的心理需求。作文是学生表达的需要,心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因而产生表达的欲望。学生对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等有所发现和感触的时候,自然就有发表的欲望。让学生自己命题,学生作文的时候就没有外部干扰或压力,在这种状况下,学生的情绪就高涨,思维就敏捷,作文就不在是为了给老师完任务,而是一种倾吐的方式了。这种状态下的作文,肯定是生活化的、个性化的。例如,同样是写“家乡风景”,我班学生就命拟出了不少很有特色的的题目:《一树红叶》、《绿树笑盈盈》、《小河哇哈哈》、《山坡那群云样的羊》、《古桥像爷爷的脸》、《桃花为你开》、《乱花丛中一对蝶》、《还有拾粪的老汉河边走》、《山顶一棵大槐树》、《炊烟袅袅》、《嘿,你瞧那古怪的月亮》、《燕子在麦田上飞来飞去》,等等。再如,我让学生写想象作文,学生情绪高涨,命拟出许多新奇的题目:《我和星星一起唱》、《人类在几百亿年后将在月球上生活》、《我家楼房也搬迁》、《东游取经记》,等等。想象是指人脑中已有的表象,经过改造和结合而产生的新表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中心环节,想象深入到思维,才能有完整的创造思维。因此,想象的发展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形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二.诱导学生命拟个性化的题目
叶圣陶先生说:“出作文题一定要为学生着想,钻进学生心里去考虑,务必使他们有话可说。”他还指出:“教师的教学,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然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相机诱导”强调一个“机”字,“机”在这里是一个时间概念,是一种机会的存在方式,教师要善于捕捉诱导的时机,多为学生创造自由写作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点拨,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我曾以“良师”为主题,让学生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起初,学生所拟的题目基本上是写《我小学的王老师》、《妈妈是我的良师》、《幽默风趣的张老师》、《老师教我讲礼貌》、《值得敬重的老师》这一类完全写人的题目,等学生发表完自己的题目后,我说:大家的题目都被一个框框框死了,这个框框是什么呢?是“良师”就是写人,大家能不能跳出“以人为师”的框框,写出一篇以物为师的作文呢?比如大雁是良师——秋天,一群大雁向南飞去,春天一群大雁又向北飞回。它们的队伍,一会儿组成一个“人”字,一会儿组成一个“一”字,它们在头雁的带领下,比肩接踵地排成雁阵,向着共同的目标飞去,我把团结互助的大雁看作良师。学生在我的点拨下,思路一下子打开了:黑板是良师,它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漆成黑色,为的是能清楚衬托各种色彩的粉笔字;爬山虎是良师,它坚忍不拔,总是努力向上,充满生命的活力……足见诱导在教学中的作用之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