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映鹏++++黎子里++++++邓灿武++++魏泽雄
摘 要:分别以60%甲基硫菌灵·氟菌唑可湿性粉剂337.5g/hm2、450g/hm2、675g/hm2、900g/hm2及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337.5g/hm2 5个处理进行苦瓜白粉病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苦瓜白粉病初期,60%甲基硫菌灵·氟菌唑可湿性粉剂675~900g/hm2喷雾处理,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可达8d左右,且对苦瓜安全。甲基硫菌灵与氟菌唑两者混用能提高防治效果并延缓抗药性产生。
关键词:苦瓜;白粉病;甲基硫菌灵·氟菌唑;防效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832007
苦瓜白粉病(Balsam pear powdery mildew)由真菌子囊菌亚门单丝壳白粉Sphaerotheca fuliginea和二孢白粉菌Erysiphe cucurbitacearum侵染引起。是苦瓜植株生长中后期的主要病害,发病初期叶片局部产生圆形小白粉斑,不久发展到整张叶片,最后造成叶片发黄,有时病斑上产生小黑点,病菌侵染处后期叶片褪绿发黄,导致病叶最后枯干,降低叶片光合作用,影响苦瓜产量。化学防治是目前防治该病的主要手段,防治药剂以三唑类杀菌剂为主,但该类药剂代谢速度慢,用量大以及反复使用容易造成积累而影响苦瓜生长并易产生抗药性,与其他有效药剂混用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并延缓抗药性产生。本试验对60%甲基硫菌灵·氟菌唑(45%甲托·15%氟菌唑)可湿性粉剂对苦瓜白粉病的防治郊果进行验证评价,确定该药在苦瓜白粉病使用的有效、安全剂量,以期为该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条件
1.1.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防治对象:苦瓜白粉病;
试验作物:苦瓜(品种:碧珍2号)。
1.1.2 环境条件
试验选择在2016年春种植的苦瓜地进行,面积约1334m2,定植规格为株距0.8m,行距1.2m。试验地苦瓜地管理较精细,试验施药时苦瓜白粉病始发期,试验各小区病叶率与病情指数均较小,且病原基数基本一致。试验地为水田地,沙壤土,土壤肥力中等,灌溉条件较好。试验园区内的苦瓜品种较易感染白粉病,且常年发生较重。
1.2 试验设计和安排
1.2.1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
60%甲基硫菌灵·氟菌唑可湿性粉剂(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生产)337.5g/hm2、450g/hm2、675g/hm2、900g/hm2及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生产)337.5g/hm2、清水对照。兑水量均为675L/hm2。
1.2.2 试验安排
每处理重复3次,共18个小区,每小区面积为50m2,随机排列。各小区的苦瓜品种、定植时间相同,长势和肥水管理等条件基本一致。于苦瓜白粉病始发期(2016年5月24日)第1次施药,用松果牌3WBD—15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进行均匀喷雾,喷药液量为675L/hm2。以后每隔7d施药1次,全期共施药3次,另2次施药时间分别为5月30日、6月7日。
1.3 调査及统计方法
1.3.1 调查时间和次数
病情基数调查:施药当天进行病情基数调查(具体时间为2016-5-24)。
中期药效调查:于第1次施药后的第7天(2016-5-30)及第2次施药后的第7天(2016-6-7)进行中期药效调查,第3次施药后的第8天(2016-6-15)进行最后药效调查。每次调查时均查病情指数,计算防效。
1.3.2 调查方法
每小区随机取4点,每点调查2株,毎株定点査20片叶片,每片叶按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百分率分级,记录调查总叶片数、各级病叶数。
叶片分级标准: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6%~15%;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16%~25%;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26%~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51%以上。
1.3.3 药效计算方法
根据各小区调查的总叶数和各级病叶数,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
式中:CK0为对照处理施药前病情指数,CK1为对照处理施药后病情指数;PT0为药剂处理前病情指数,PT1为药剂处理后病情指数。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结果分析:处理4(60%甲基硫菌灵·氟菌唑 900g/hm2)中期防治效果极显著优于其它处理的中期防治效果,且防治效果均超过90%以上,说明其田间中期防治效果很好。处理3(60%甲基硫菌灵·氟菌唑 675g/hm2)中期防治效果极显著优于处理4以外的其它处理的中期防治效果,且防治效果均超過69.90%以上,说明其田间中期防治效果也较好。处理1(60%甲基硫菌灵·氟菌唑 337.5g/hm2)、处理2(60%甲基硫菌灵·氟菌唑 450g/hm2)、处理5(30%氟菌唑337.5g/hm2)中期防治效果差别不明显,但防治效果均超过51%以上,说明3个处理对苦瓜白粉病有一定的中期防治效果。
结果分析: 处理4(60%甲基硫菌灵·氟菌唑 900g/hm2)防治效果极显著优于其它处理的防治效果,且防治效果均超过84%以上,说明其田间防治效果很好。处理3(60%甲基硫菌灵·氟菌唑 675g/hm2)防治效果极显著优于处理4以外的其它处理的防治效果,且防治效果均超过64.97%以上,说明其田间防治效果也较好。处理1(60%甲基硫菌灵·氟菌唑 337.5g/hm2)、处理2(60%甲基硫菌灵·氟菌唑 450g/hm2)、处理5(30%氟菌唑337.5g/hm2)防治效果差别不明显,但防治效果均超过48.42%以上,说明3个处理对苦瓜白粉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处理4(60%甲基硫菌灵·氟菌唑 900g/hm2)处理后的发病指数小于处理前的发病指数,说明60%甲基硫菌灵·氟菌唑 900g/hm2能杀灭苦瓜叶片上白粉病菌丝体。因此,60%甲基硫菌灵·氟菌唑不仅具有保护作用,且具有治疗作用。
处理4(60%甲基硫菌灵·氟菌唑 900g/hm2)及处理3(60%甲基硫菌灵·氟菌唑 675g/hm2)的防治效果极显著优于其它处理的防治效果,因此,建议生产上苦瓜白粉病应用60%甲基硫菌灵·氟菌唑 675~900g/hm2防治。
60%甲基硫菌灵·氟菌唑对黄瓜植株安全,无药害产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