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眼光”凝视下的纪实关照

2017-09-13 13:50张建于爽
电影评介 2017年12期
关键词:白马小张纪录片

张建+于爽

一、 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梵·迪克的新闻话语理论为分析框架,探究纪录片文本如何用一系列细节表现宏观主题。话语分析法作为质化的研究方法,能够更有力地阐释纪录片如何实现话语建构。选取的研究样本是BBC于2012年播出的纪录片《全球变化最快的地方》(The Fastest Changing Place on Earth),主要记录了重庆市巫溪县白马村长达6年的城市化进程,真实反映了城市化给当地农民带来的巨变。通过BBC纪录片创作者的视角,展现6年间白马村的沧桑巨变,采用微观的叙事方式和精心的制作手法,凸显了纪录片的纪实本质,其影像呈现出“他者视角”的纪实关照,讲述白马村农民自己的故事。对英国媒体BBC以“他者”的视角聚焦中国城市化,在文本的形成过程中自然加入了意识形态的因素,因此挖掘出隐藏在议题或主题中的意识形态进行辩证分析就十分必要。

通过对本片文本的语法结构、话语策略和社会实践三方面话语建构的分析,解读“他者眼光”纪实关照城市化进程中传统乡村的凋敝、解体,乡土社会的文化断层、裂变等问题,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及社会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现实意义,对中国纪录片创作也有实际借鉴意义。

二、 文本系统分析

(一)画面文本:展现“本我”的图式

《全球变化最快的地方》历经6年(2006年-2012年)拍摄制作而成。片中用“本我”的图式真实记录和表现本真的视觉艺术形式。漫长时间的演变和建筑的变迁形成强烈的视觉震撼效果。

片头部分,创作者将6个相同景别、相同角度的固定镜头连续堆叠,形成重复蒙太奇的表意效果。重复蒙太奇相当于文学作品中的重叙手法,在这种影像结构中,具有一定寓意的画面在持续出现,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本片中这一重复蒙太奇段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用“本我”的图式流畅清晰地展现出建筑物在时间流动中的变化。

时间的纵向发展与空间的横向变化共同构成本片的叙事逻辑。时间跨度为2006年-2012年,共6年,采用添加字幕的手段提示时间变化。空间转移通过白马村经历城市化建设变为巫溪新城展现。2007年2月,新城建设有了显著成效。政府的新办公大楼已经建好,学校和村民住房仍在建设之中。2010年,巫溪新城建成,白马村彻底消失,田野和农田上蓬勃生长出城市文明和货币经济,自然村落演变成现代城市。从农村变为城市的巨变已然发生,且不可逆转,这是城市化的神奇魔力也是经济社会的急功近利。

(二)解说文本:来自“他者”的表达

1. 文本的语法结构

梵·迪克的著作《作为话语的新闻》,详细阐述了他对新闻文本语法结构(news schemata)的理解。他认为:“新闻格局可以描写为话语的抽象结构特征或者再现,或者社会共知的、使用新闻的规则、规范和意识形态系统。”[1]将其分为总说、主要事件、背景、后果和评论5个常规范畴。通过研究笔者发现,纪录片中也存在类似的文本格局,但与新闻不同,纪录片通过讲述多个事件从而呈现主题。因此,本研究在梵·迪克新闻结构理论的基础之上,将纪录片文本结构分为5个常规范畴,即总说、叙事片段、背景、后果和评论。

(1)总说

“总说”相当于新闻中的导语。和新闻导语不同,纪录片片头是由画面和解说词组成,明确表达了纪录片的思想内容。以片头部分的解说词为例分析。

片头解说词:“白马村,一个中国偏远西部的农村。几百年来,这里的生活几乎一成不变,而现在,却面临着历史性巨变,村庄将被拆毁,为城市发展让路。这里要讲述的是,一个家庭的巨大变动,一个农民试图在中国的经济浪潮中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一位党委书记动员村民搬离他们曾经生活的家园。这一历经6年拍摄而成的故事,是全中国千千万万村庄的缩影。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化,一切为了发展必胜的信念。”将此段解说词删略重组可精简为:白马村一个偏远山村。为了城市发展,村庄将被拆毁,生活将发生巨变。分别讲述三个发生巨变的家庭。历时6年拍摄的故事是中国农村的缩影,记录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

《全球变化最快的地方》的片头解说词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对主要内容进行总述。故事发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白马村,为了城市的开发建设,村子将被拆迁重建。这成为一个“城市和农村”二元对立的问题,“生存与发展”的社会问题,直接关乎生活在村子里的人们。全片围绕三位主人公以及他们的家庭展开叙事,关注变化发展中的人。这样的片头总说迅速激发观众的兴趣。

(2)叙事片段

叙事片段指纪录片中出现的若干个故事情节。本片的主要叙事线索围绕农村妇女小张、村党委书记向财国和建筑承包商谢廷明三人展开,分别代表着普通村民、政府、商人,从3个不同视角讲述农村城镇化的巨变。三个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交织对比讲述城镇化改革对普通农民生活的巨大影响。

开片的解说词这样描述小张:“生孩子前,她在北京当保姆,她知道城市才是能赚钱的地方。几乎所有的年轻夫妻都把孩子留给长辈带自己外出务工赚钱。”这一故事情节引出小张的叙事线索,为整个故事主线埋下伏笔。

紧接着引出党委书记项财国面临的主要问题。解说词说道:“村庄必须要为城市建设让路,而这个人必须要去传达这一命令。”项财国在采访中说道:“这工作挺艰巨,既要执行上面的命令,下面群众的意见,我也要听,解决他们的问题……故土难离,心疼是很正常。很多家庭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几十年,甚至数百年,他们会想念这片土地上的生活,新生活不会像务农一样辛苦。”

随后是对建筑承包商谢廷明的介绍。解说词说道:“43岁时,他是农民,外来务工者,城市规划给了他创业的机会,他把自己的补偿款投资于挖掘机。谢先生努力经营着关系,是可以跟政府做生意的农民。”

以上3个故事片段分别讲述了3位主人公面临的不同问题。小张为了赚更多的钱,陷入照顾家庭和进城打工的矛盾选择之中;项财国必须传达上级的命令履行职责,积极动员村民搬迁;与此同时,谢廷明精心经营建筑工地。endprint

(3)背景

背景包括历史背景和当前背景,在记录片中则是故事情节所处的社会背景。本片描绘了21世纪国家现代化建设浪潮,经济飞速增长,城市规模空前扩大,曾经偏僻落后的村庄开始步入城镇化改革道路的社会图景。例如介绍小张的丈夫常森时,引入的一段时代背景介绍:“在化工厂工作,每周只能赚到200人民币,常森正是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默默无闻的英雄之一,以廉价劳动力支撑的产品横行世界市场。”这样的社会背景的阐述更好地将背景与当前叙述的故事联系起来,使观众了解推动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因素和当前的社会因素。

同样,片中也有对当前背景的介绍。“这就是小张渴望她和孩子们能过上的生活,东部沿海城市,上亿农民聚集于此,在市场大潮中寻找工作。现在,政府想要逆转这一趋势,方法就是将农村城市化,将5亿农民变成城市消费群体,以优化财富分配,解除中国对西方市场的依赖。”本片将3个人的故事置于大的社会背景之下,以体现大的社会时代变迁中个体的命运转变。

(4)后果

纪录片通过解说词和采访讲述事件的后果,并结合画面语言将整个事件真实、客观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后果部分的内容在纪录片文本中作为分论点补充和支撑总体宏观命题。例如开篇解说词这样说道:“10年前,中国政府启动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工程,实施西部大开发,让成千上万的农村进入现代化,白马村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数百年的偏僻村庄注定要在短短几年内变成高楼林立的城市。”这样的话语以全知视角带有预见性地向观众描绘了白马村即将面临的巨变。同时以白马村为具体个案,令观众联想到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千千万万发生巨变的村庄。

在讲述谢廷明在山谷修隧道这一情节后,接入了一段对重庆高速公路的概述:“重庆的新高速公里快要修到巫溪了,只有最后50公里了,但每一寸公路都要通过高山深谷,对于北京当局来说这将有助于超越美国高速公路网,将中国的新兴城市接入全球经济。”纪录片创作者加入自己的主观看法,认为中国的高速公路网在未来将超越美国,同时暗含中国将在经济发展领域展开和美国的较量。后果部分的内容在纪录片文本中作为分论点补充和支撑总体宏观命题。因此,纪录片中关于后果的论述是纪录片叙事影响观众观点的重要部分。

(5)评论

在纪录片的文本格局中,许多叙事片段后用解说词表达创作者的观点,与情节叙事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使整个文本更加完整。这种文本格局是纪录片实现话语建构的主要策略。和新闻评论一样,纪录片的结尾一般用评论性的话语作为整部影片的结语。

以结尾部分为例分析。解说词说道:“6年来,我们一直在拍摄白马村的人们,见证了他们生活的改变,在中国已经有1亿人已经变成了城市居民,这是前所未有的尝试,但唐先生并不是唯一有疑议的,没人知道这一切能否长久持续,包括经济方面和环境方面。”紧接着接入第三视角解说词和对3位主人公采访的直接引语做结语。

谢廷明:“只有发展,只有城市扩张,我们才能提高生活水平,如果不发展停滞不前就只有倒退。”

小张:“这里曾经一无所有,没有下水道,没有停车场,没有桥,一片空白。对我这种当地女孩来说这太棒了,发展得非常快。”

向财国:“我们很幸运,我们以前是农民,现在是城市居民了。这一路走来不容易,我们失去了过去的生活,但现在我们觉得好多了,这是发展,这是进步。”

通过上述结语可以看出,本片对白马村的城镇化改革的态度是肯定的,三位主人公都对新城生活充满渴望。虽然仍存在一些负面问题,但日后会有所改善。在纪录片的文本格局中,除结尾外,在许多叙事片段后也有评论,这些评论表达了拍摄者的观点,与情节叙事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使整个文本更加完整。这种文本格局是纪录片实现话语建构的主要策略。

2. 文本的话语策略

话语策略分析文本表达的方式,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特定话语形式所采用的对象描述策略加以分析,即分析说话者采用了哪些词语来描述被言说的对象。第二,对特定话语形式所采用的陈述模式进行分析。第三,对说话者采用的修辞策略进行分析。第四,对说话者的主题构成策略进行分析。”[2]也就是说创作者采用特定的修辞、陈述、铺排对纪录片的主题进行话语描述。这样纪录片呈现的“真实”,包含特定意义的话语,成为依赖于话语策略建构之下的“真实”。

(1)数字修辞,具象再现

数字修辞简洁直观地向观众传递信息,直接反应具象的状况。本片中,数字往往结合图表呈现,更加提升了文字论证的可信度与视觉直观化效果。例如,“1.5億人背井离乡在城市打工。”“距离白马村700公里之外的深圳,是中国珠三角地区的出口中心。30年前,这里只是一个小渔村,而现在,这里有1千2百万人口。”“新兴的超级城市重庆远在200公里之外,尽管距离如此之远重庆的边界却一直延伸到白马村,由此可见中国意图把城市扩展到何等规模。”采用数字描述的内容多是地理空间和人口数量,具体的数字能带给人以直观的感受。本文选取如下解说词为例分析。

(2)直接引语,陈述心声

被采访的当事人陈述的立场和观点,增加文本的真实感、客观性。在本片第3分钟,介绍农村妇女小张时,便采用解说词和采访相结合的手法。

解说词说道:“小张的丈夫在北京的工厂工作,小张要一个人养育孩子和公婆,可是没有钱买食物,所有吃的东西都要靠她自己种。”

接着,记者对小张进行采访:“你对地有感情吗?”

小张:“非常辛苦地工作,赚不了多少钱,边带孩子边挣钱,边种地。一天到晚非常辛苦,早上得早起晚归。”

记者:“所以你宁愿做什么?”

小张:“想出去打工,或者做小生意,让孩子上大学,去城里找一个工作不像我们这样辛苦。”

在讲述商人谢廷明时,也多采用他的直接引语。

谢廷明:“下一步是建房子、大厦和公路,这可比当农民赚钱多了,我现在有了自己的工程,我还入伙了其他人的工程……我女儿结婚后,我生意都还可以。发展项目上换届了新的领导班子,这意味着新城的建设速度会更快了,我要采购更多的设备,更多的挖掘机,再雇一些工人,我希望生意能更上一层楼。”endprint

这一段落的直接引语选取农村妇女小张的采访,表达了她对生活的向往,观众可以倾听她陈述心声。小张作为在城镇化进程中普通农民群体的代表,展现了他们面临的两难境地。然而,商人谢廷明逐步发家致富的叙事线索和普通农民形成鲜明对比。“系统功能语法认为,‘选择就是意义,话语生产者选择用直接引语必然有其主观立场和意图。”[3]这样的处理手法实际上隐含了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和目的,更能引发观众去思考,城镇化究竟给当地人们带来了什么。

(3)铺排论据,支撑主题

梵·迪克认为:“文本的主题是建立在世界的常识性知识和个人信仰与兴趣的基础之上,通过宏观过程,即规则和策略的作用,从命题族群策略地推导出的一个宏观命题。”[4]话语生产者为了论证先前预设的主题,精心铺排论据支撑文本主题。

例如,时间来到2015年,新城的建设已初步完成,第三产业开始蓬勃发展。解说词说道:“现在城里开始发展第三产业,这样可以创造就业。经过数年的等待和期盼,小张终于找到了在家乡能赚到钱的工作,一个工作是清洁工,另一个在当地餐馆。”

小张:“在这里工作比务农好多了,下雨都不会被淋,身体要轻松一点。”

解说词:“小张在这里每天工作4小时,一个月赚1000人民币,这比她之前务农一年赚的还要多。”

小张:“我喜欢在这里工作,能交到好多朋友,而且还可以学点东西,我将来想自己开一家餐厅。”

解说词:“她用赚到的钱在新超市购物,数百万如她一般只能勉强糊口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商业化农业以及进口,是未来中国的关键,小张对此充满期待。”

小张:“孩子们以后就好了,交通、公路、教育将让我们孩子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这代人经历发展期,让我们的孩子受益。”

小张的生活经历成为最真实的论据。在餐馆工作一个月的工资比务农一整年还多,她对新城生活充满了美好向往。不仅是收入提升,新城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交通、公路和教育都有显著改变。在本片的结尾部分铺排这样一系列论据传递出纪录片创作者对白马村的城镇化进程积极肯定的态度。

3. 文本的社会实践

在批评话语分析中,关于文本社会实践的分析主要是对意识形态的分析。“意识形态这个非常复杂、抽象的概念,在批评话语分析里有了新的含义,即社会团体所共享的而且是理所当然的一种信仰和价值观。”[5]“作为一个社会一定时期的主流思想,意识形态也会作用于文本的生产和分配,从而对文本本身产生影响,这是一个互相建构的过程。”[6]英国媒体BBC的镜头聚焦中国城市化,这一“他者”的视角在文本形成过程中难免会加入意识形态的因素,因此挖掘出隐藏在主题中的意识形态,并进行辩证分析就十分必要。透过意识形态的遮蔽,本文对文本的社会实践展开理性的诠释。

本片的拍摄制作方是知名的西方媒体——英国广播电视频道BBC。纵观全片,呈现出典型的西方思维模式和文化价值观。崇尚个人主义的西方与遵循集体主义的东方分别隶属不同的文化价值范畴。霍夫斯塔德认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构成一个文化维度,“个人主义文化注重个体目标,集体主义文化则更强调集体目标。个人主义文化中,人们应当自己照顾自己和直系家庭,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期望他们的内群体或集体照顾他们,作为照顾的交换条件,他们对内群体拥有绝对的忠诚。”[7]本片从个体农民入手,展现中国城镇化的问题。如关注农村妇女小张的家庭生活。片中个人主义观念突出,多以农民个人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站在农民的立场,讲述他们遭受的不公。个人至上的传统价值观念致使西方媒体热衷于关注中国的人权、政府腐败、环境污染等问题,在这些创作框架下,制作者的主观意识难免极大影响纪录片的内容选择和叙事方式。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由“他者眼光”认识、了解我们自身,能从更加批判的角度看出历史与当下社会存在的问题,从更具体的着眼点叙事。然而,目前一些外国媒体制作的涉华纪录片中存在部分有损中国形象,歪曲事件真相的内容。中国是西方国家文化想象中一个遥远的国度,是一个和他们自身截然不同,更好或更差的异域,正如德国汉学家鲍吾刚所说:“西方对中国的兴趣一直是无理性的,是介于理想化和妖魔化之间的。”[8]于是,在西方世界的集体认知与想象中,中国一直是一个遥远、复杂、难以言说的客体,这形成了西方人对中国认知的特定文化背景。同时西方媒体工作者受到“刻板印象”和跨文化传播的“高低语境”的影响,导致媒体报道中中国形象失实。外国纪录片创作者受到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媒体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形塑了“他者眼中的中国”,需要展开辩证分析与思考,但不可否认的是,BBC“他者”视角的凝视使得纪录片更具批判色彩,暴露的问题更加深刻,这是国内创作者很难实现的。

结语

纪录片展现历史记忆和人文精神,是一种探讨人的生存价值的影像力量。纪录片大师阿尔伯特·梅索斯曾说过:“在虚构的影片中,导演是上帝;在非虚构的影片中,上帝是导演。”埃利克·巴尔诺在1974年出版的《纪录片》一书中写道:“不像虚构片艺术家,纪录片创作者所致力于的不是创作,而是选择和筹划哪些能够表达他自身的发现。”[9]本片在长达6年的拍摄中,对白马村的城镇化进程进行了记录,选取农村妇女小张、村党委书记项财国和商人谢廷明3位不同身份地位的主人公进行记录。影片的人物设置和叙事框架都体现了纪录片创作者的选择和筹划。纪录片创作主体在前期对题材、人物和主题进行选择,中期对拍摄角度和画面构图进行设計,后期通过剪辑对叙事节奏进行把控,将其主观意识植入相对客观真实的影像画面之中。因此,纪录片从来不能做到绝对客观真实地讲述故事。而相对于真实,纪录片体现更多的是其纪实性。

纵观全片,纪录片《全球变化最快的地方》具有鲜明的新闻特性,纪录片创作者跟踪拍摄长达6年。这6年间,从白马村到巫溪新城,纪录片创作者用讲故事的手法通过3个村民的故事讲述城乡光景变迁。本片也将镜头对准其他普通村民,成为普通群众的民意表达系统。其采用平实的手法记录时代的巨变,以严谨的调研和全面的采访展现城镇化进程中的隐忧,通过理性的影像论证和微观的叙述视角讲述真实故事,对中国纪录片创作也有实际借鉴意义。社会发展的喜悦与伤痛同在,如何用纪实影像展现真实客观的历史与现实,讲好“中国故事”是现如今每一个中国纪录片创作者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冯·戴伊克.话语心理社会[M].施旭,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216.

[2]谢立中.多元话语分析——社会分析模式的新尝试[J].社会,2010,02:67.

[3]洪亚星.被仰视的中国:从文本建构到形象塑造[J].新闻界,20015,13:27.

[4]托伊恩·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37.

[5]王泽霞.费尔克劳话语三维模式解读与思考[J].外语研究,2008,03:11.

[6]卢枞.对美国主流媒体中国镜像的批评话语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09:42.

[7]拉里·萨默瓦.跨文化传播[M].闵惠泉,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65.

[8]李卉.外国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0,9:188.

[9]钱分平.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研究[J].现代传播,2011:12.endprint

猜你喜欢
白马小张纪录片
一匹白马驮着你(组诗)
纪录片之页
白马少年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有缘人
гУТТУИНИя сЕРДЦЕЛИсТНая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
今天忙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