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外企在中国之变新吸引 新格局 新战略

2017-09-13 16:54高畅陈凯茵
市场观察 2017年8期
关键词:西门子

高畅+陈凯茵

【一】

外企眼中的中国吸引力: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投资的热土。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7年6月,中国累计吸引的外资超过了1.8万亿美元。

外企蜂拥进入,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和税收,还推动了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与外资企业的一来一往间,我国的营商环境和投资环境也在日益改善。

营商环境优化外企看得见

中国的营商环境到底发生了哪些改变?在华发展多年的一些外资企业有着发言权。

作为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个在华组建控股公司的国际企业,西门子亲历并参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西门子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赫尔曼表示,中国商业环境不断改善、商业规则不断规范、商业治理不断加强。

美国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贾殿安认为,在政策导向上,政府通过一系列的调整不断放开对外资入华限制,尤其放宽了服务业、制造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放宽一部分领域的外资股比限制,使外资在华更有可为。

“此外,法治环境也更加规范、透明、公平,对于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提升。这些都为外商投资中国提供了更加便利和可靠的投资条件。”贾殿安说。

美国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从1993年开始在北京设立办事处,并在2015年与北京市奋迅律师事务所在上海自贸区设立联营办公室并实行联营。

雀巢是中国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外资品牌,在华经营了三十年,雀巢的“亲身体验”是,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感觉到主管部门如商务、税务等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服务意识增强。监管部门做事更加专业,依法办事,处理问题公平公正。

近年来,随着产业发展的迭代,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也在进入中国。职业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就是其中一员。虽然进入中国时间尚短,但其中国董事总经理于志伟说“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这是我们十分认同的。当前,政府对引进外资企业的质量要求更高。核心目的就是要让外资企业和当地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

世界银行发布的《2017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排名78位,较去年有所上升。其中中国营商便利度近三年来在全球跃升了18位,平均每年向前跨6位。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发布的2017年度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也表明中国在经济表现和政府效率、营商效率方面,得分均有明显提升。

对外开放脚步永不停止

“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将会越来越大。”“中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在国际国内多个场合,中国政府多次公开发声,强调“开放”这一关键词。

“开放”不只停留在口头。今年以来,多项“重拳”不断出击,为进一步引进外资扫清政策障碍。

今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也就是“吸引外资20条”,包括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等领域的外资准入,支持内外资同等享受“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政策措施,进一步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3月31日,还新设立了辽宁等七个自贸区。使得我国自贸区的总数已经达到11个,形成了东中西全方位制度创新的开放格局。

6月16日,国务院印发了2017年版的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减少了27项限制性措施。

6月28日,商務部和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17年版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限制性措施从93条减少到63条,突出体现了鼓励外商投资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的政策导向。

7月17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召开,专门研究改善营商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的问题。强调要稳定外资和民间投资,稳定信心,加强产权保护,扩大外资市场准入,增强营商环境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7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部署部署加大引进外资力度,营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环境。确定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措施,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部署积极稳妥化解累积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听取建立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工作汇报,推动从源头上清费减负。以上举措在今年9月底前要全部落地。

中国的吸引力还存在吗?

近几年,偶有外企撤离中国市场的新闻传出,便会引发“外企逃离中国”的担忧。中国市场对外企的吸引力难道真“下降”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制造2025”战略、“互联网+”、新型城镇化、智能制造……中国一系列“大动作”不断,在外企看来也是大机遇。

捷信集团作为一个进入中国十年的消费金融提供商,对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捷信认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之一,市场容量和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对外商来说,一个保持开放姿态的中国本身就是最大的吸引力。而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市场机遇、投资机遇、绿色机遇和对外合作机遇都在扩大,中国只会越来越开放。

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法律顾问王洪彬亦感慨:“在中国,今天的政府政策环境、创新的氛围和文化以及创新的活力都非常好,这是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所不能比拟的。从‘中国制造2025,人工智能等战略规划的实施,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的营造,以及‘互联网+等一系列政策,激发出各个行业跨越发展的活力。”

“中国创新的速度、力度都是空前的。”他补充道。

于志伟则表示,“随着改革不断深化,未来中国市场将会有更多的商业机会。另外我们看到随着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大,外企在中国面临的商业环境也要求外资企业更加深入的挖掘和找寻自己的价值。”

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预测,随着中国外资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中国对外资开放的领域将进一步拓宽。这将为外资流入注入新的动力,中国仍将是对外资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endprint

【二】

探路外企在华发展新局:着眼创新 “含金量”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和结构的不断优化,外企在华的投资布局也同步发生着改变。

在记者采访的多位跨国公司在华负责人眼中,中国市场庞大的内需、日益优化的基础设施,以及中国对新兴产业发展的鼓励态度,释放出强大的“磁场”,吸引他们不断加大在华投资布局。

着眼创新 外商投资“含金量”提升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利用外资总规模4415亿元人民币。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利用外资分别增长11%和20%。

量变背后,更可喜的是“质变”。

“从总量来看,外商投资规模保持平稳态势,但投资的方向和行业与以前相比有很大的区别。”贝克?麦坚时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贾殿安接受新华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借势中国经济转型的契机,高端制造业、科技领域、绿色经济领域以及服务业等都将为外商带来更广袤的发展机会。”

不难看出,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外资企业也同样调整着在华投资布局的结构与方向。

2016年西门子在中国陆续成立新的研发创新中心,以数字化为重点,专注于智能交通解决方案(CMS)、面向中国市场的工业大数据分析、工业物联网(WoS)、工业网络安全中心和工业机器人核心组件等领域的研发工作。

西门子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赫尔曼表示,“西门子积极投入,在中国建立创新生态系统,更多地开展数字化领域的研究。”

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法律顾问王洪彬对新华网财经记者表示,“英特尔正在转型成为一家数据公司,并制定了数据战略,凭借云和数据中心、物联网、存储、FPGA以及5G构成的增长良性循环,提供独到价值,驱动云和日益发展的智能互联世界。”

LinkedIn(领英)中国董事总经理于志伟拿互联网行业来举例:“当前的中国市场对美国互联网公司的吸引力越来越强,自2013年起至今,是美国新兴科技公司入华最集中的几年,这其中既包括领英,也有Evernote、Uber、特斯拉、Airbnb等公司。这一波入华的美国科技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都和移动互联网紧密相连。”

王洪彬说,“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中国的移动支付业务的普及程度已经远超欧美发达国家。”

入乡随俗 注重“本土化”策略

通常来说,“本土化”策略就是要“入乡随俗”,是一个企业融入目标市场的过程,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解决市场准入、文化差异等问题。

贾殿安表示,“外资本土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现在很难看到一个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所有高管都是从国外飞过来的,他们也越来越善于与本土企业家合作。”

赫尔曼说,“为了提升西门子在本土的数字化制造能力,把代表世界最先进制造水平的数字化工厂落地中国。西门子在德国之外唯一一家数字化工厂——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成都生产及研发基地于2013年正式投入运营。”记者获悉,目前,成都工厂年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人机界面、工业电脑等工业自动化产品超过250万件。

“未来,我们将持续扩大成都生产及研发基地生产规模、不断增强研发实力。到2019年,基地一、二期的投资总额将超过10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将达到约5.1万平方米。”赫尔曼说。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同样获得外资关注,因为城市群正在成为经济增长和创新最活跃的地区,抓住城市群也就抓住了下一阶段发展的关键。星巴克中国CEO王静瑛认为,快速的城镇化和经济的稳步增长,是星巴克看好中国和追加投资的主要原因。

“星巴克在中国的市场发展策略分为:第一部分是包括上海、北京等在内的十余个战略城市;第二部分是包括昆明、成都等在内的城市,其增长潜力和前景非常广阔,培育新客户非常方便;第三部分是尚未进入的城市,将在评估当地经济状况后,合理推进。”王静瑛说。

挖掘空间 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近期,中国在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方面频频“出招”:推出负面清单推广、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护、外国人才签证发放、鼓励中西部承接外资转移等多项措施,旨在稳固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

三星大中华区总裁张元基表示,“三星在华25年,见证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25年,同时也是营商环境大大改善的25年。中国市场对三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20-30年内三星的增长动力在中国。”

另一方面,中国拥有庞大的内需市场,消费潜力拥有充分的挖掘空间。“三星将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向中西部、中小城市扩大业务,努力实现与中国经济共成长。”张元基说。

不过,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怎样做才能满足多元化消费者的需求和体验感?可口可乐公司表示,“因为在乎本地消费者的需求,所以坚持本土化运营。”

目前,可口可乐在中国的瓶装厂使用的饮料浓缩液均是在中国制造,同时通过不断创新,为消费者提供多元的产品选择。为此,可口可乐于上海斥资9千万美元建成全球第二,亚洲第一大研发中心。目前,中国已成为可口可乐全球最重要、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累计在华投资90亿美元,2015年起三年增资40亿美元。

王静瑛也表示,“星巴克海外首家咖啡烘焙工坊落户上海,将在今年12月正式开业,这家星巴克店规划总建筑面积将达2700平方米,以突破性的创新形式带来非凡的零售体验。”

最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如:鼓励类增加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符合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向的项目。

雀巢大中华区集团事物副總裁董玉国表示,“今年年底即将在江苏落成一家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工厂,将雀巢全球研发成果和最前沿的该领域产品及时带给中国消费者。”

【三】

外企在华战略之变:瞄准高精尖 打好转型牌endprint

回望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史,外资企业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如今,中国正在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外企角色依然重要,但变化已经悄然发生。

产业结构之变:从低端到高端

自2015年开始,有关“外企撤离中国大潮”的消息就甚嚣尘上。诚然,中国正处于产业升级过程中,部分低端产业出现了向价格洼地转移的情形。另一方面,在“腾笼换鸟”的效应下,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被放置到越来越重要的发展地位。

近年来,在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进一步扩大引进外资的环境下,以往依赖低中国劳动成本、低环境成本或仍钟情于“超国民待遇”的外企逐渐转变战略,转而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34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64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4%。在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看来,高达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正是“吸引外资结构不断优化,继续呈现向高端产业集聚”的最好说明。

三星大中华区总裁张元基认为:“中国市场的比较优势正出现结构性变化,参与全球竞争的新优势开始显现,包括本土市场、人力资源、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等方面。”他还说,中国有着完整的工业体系,各产业链配合高效,高素质人才众多,对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接受程度非常高,正吸引跨国企业将更多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链条放到中国。

张元基表示,“我们将积极寻求在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投资机会,把公司未来目标与中国的长远创新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来实现多方共赢。”目前,三星在华累计300亿美元的投资中,半导体、液晶面板、动力电池、偏光片等项目投资额达到180亿美元。张元基说,“三星的投资集中在高精尖产业,这是为了助力中国产业的升级要求。”

西门子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赫尔曼表示,“西门子将响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互联网+行动,积极与中国分享‘数字化企业技术和解决方案,支持中国的产业转型与升级。”

投资路径之变:研发、建厂瞄准高精尖

回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曾被视为“世界代工”、“廉价车间”。不过,这已逐渐成为“过去时”。“老套路”显然不足以应对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需求,把资金和精力投入到高精尖研发是部分外企的当下重点所在。

中国大数据的发展与壮大获得外资企业的关注,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正在试图转型成为一家数据公司。“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将成为数据资产的第一大国。”王洪彬说。

英特尔中国拥有除美国总部以外最完整的业务布局,同时,英特尔与中国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的研发合作也日渐紧密:在深圳,英特尔设有智能设备创新中心,跟华为等领先的中国企业合作;在上海设有亚太研发中心,支持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在贵阳,与市政府合作,支持贵阳市智慧城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应用发展。

王洪彬表示,“英特尔将以自己的创新技术,结合中国的长远发展需要,支持中国的智能制造、‘双创及人工智能等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继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与中国产业界结成创新共同体。”

西门子在中国建立创新生态系统,更多地开展数字化领域的研究。2016年,西门子在中国陆续成立新的研发创新中心,以数字化为重点,专注于智能交通解决方案(CMS)、面向中国市场的工业大数据分析、工业物联网(WoS)、工业网络安全中心和工业机器人核心组件等领域的研发工作。

高端产品生产、制造能力的布局也必不可少。

西门子在德国之外唯一一家数字化工厂——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成都生产及研发基地于2013年正式投入运营,实现了从产品设计到制造过程的高度数字化,缩短产品上市时间高达50%。目前,成都工廠年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人机界面、工业电脑等工业自动化产品超过250万件。

英特尔先后在上海浦东、西部(成都)和东北(大连)投资建厂,带动了当地产业链发展并帮助培养了大量优秀本地人才。2015年,英特尔宣布在未来15年内投资55亿美元,将2010年建成投产的大连工厂转型升级为3D NAND存储器制造企业,助力大连成为全球范围内非易失性存储制造技术首屈一指的城市之一。

这一连串的动作虽是个案,但足以证明外企在中国发展的路径正俨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还将继续。

人才需求之变: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中国人才供需正面临着结构性失衡的挑战,即中低端人才的“产能过剩”和专业技能人才及中高端人才的“供给不足”。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中国的人才培养也在进行着一场“供给侧改革”。

LinkedIn(领英)中国董事总经理于志伟认为,“之前的工业化进程主要受人口、资源、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的拉动,在世界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下,人才正在成为驱动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经济因素,尤其对于中国而言,在人口红利递减的时候,人才红利尽待释放。”

“中国经济新业态涌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了人才的跨界和跨区域流动,这种流动会为供给侧人力资本的释放创造新的机遇,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于志伟说。

“数字化时代”需要“数字化人才”。2011年,西门子与教育部首次签订了《教育合作备忘录》。自2011至2015年底,西门子在中国的教育领域累计投入现金、设备等约合人民币7.11亿元。2016年5月,西门子与教育部签订了新一轮《教育合作备忘录》,将在中德合作框架下面向“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

截至2015财年底,西门子在中国约有4,500名研究人员及研发工程师,在多个重要的科研领域在中国都设有团队,涵盖轨道通信及智能交通、分布式能源及下一代储能技术、设计思维及未来人机界面等,这些技术及其应用将服务于西门子业务所涉足的工业、发电及输配电、城市基础设施、医疗等行业。

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法律顾问王洪彬表示,“英特尔公司将把握发展趋势,在人工智能、无人驾驶、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等领域加大投入。英特尔公司还将通过先进技术、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资源来促进中国创新人才培养。”

据领英预测,中国知识型人口在2020-2025年期间将达到4亿,“届时中国将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知识型人口。”于志伟说。(本文感谢新华网提供)endprint

猜你喜欢
西门子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基于西门子SMART系列PLC关于99套模具选择的实现
西门子S7通信在智能冲压中的应用
基于西门子840Dsl系统的伺服泵运动控制实现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西门子840D sl数控系统在SC125大型车铣镗床技术改造中的应用
西门子变频器6SE70的控制应用
50MW级SGT-800型西门子燃气轮机的性能验证
西门子 分布式I/O Simatic ET 200AL
西门子引领制造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