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怡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2013年8月,在配合位于西安灞桥区狄寨街道办的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的基本建设过程中,我们意外在一座废弃机井中清理了一批汉代陶俑。这批陶俑个体高大、制作精细,为近年来发现的汉代陶俑中不可多得之精品。本文即对这批新见陶俑的类型、年代、性质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与讨论。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位于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办潘村东侧,白鹿西路北段以东,弘知路北。此次发现陶俑的水井位于行知学院校区北侧围墙附近(图一、二)。陶俑出土时较为残碎,经拼对修复42件,另有大量陶俑残块无法修复。这批陶俑均为泥质灰陶,烧成温度高,陶质坚硬细腻,少有孔隙。可分为男俑、女俑、骑马俑及陶马四类。
图一 白鹿原新发现陶俑的出土地点示意图
图二 白鹿原新发现陶俑出土地点地形图
1.男俑 13件。可分为着衣式和塑衣式两型。着衣式男俑,4件(标本J1∶2、33~35)。泥质灰陶,通体呈橙红色,形制相同,有的头部残缺。呈直立状,体格较为健壮,是成熟稳重的男子形象。头发、须眉、瞳仁均以黑墨描绘。头发由额际中分至后脑,再上折编织于头顶绾髻,横插笄,笄已朽,孔犹在。挺胸抬头,身体修长,无双臂,木臂或已腐朽成灰。肩部是一个竖直的圆面,中有一圆孔,横向过胸腔,双脚脚心各有一细圆孔,孔直径约0.4~0.6厘米,细圆孔纵向贯穿双腿。陶俑原本安装有木质的手臂,身穿丝质或麻质的战袍,但因长期埋于地下,导致衣物、肩部圆孔的作用是留待安装手臂,故发掘时以裸体缺臂的状态面世。眼、鼻孔、耳等为模印,肚脐以细线刻出,但男性生殖器未见。标本J1∶34,俑足长8.8厘米,足底平,最宽处3.3厘米,身高约59厘米(图三,1;图五)。
塑衣式男俑 9件(标本J1∶3、4、13、22、23、27~30),多数残缺,冠、衣、鞋皆为陶塑而成,施白或红彩,有的头部残缺,有的下半身缺失。头发全部拢于脑后,其上戴冠,面部线条清晰,五官匀称,修眉细眼,面容丰削适度,神情恬静自然,身穿两层或三层右衽深衣,腰际束带,身着及膝长襦,下着长裤,穿圆头平底鞋。双手环于胸前做出不同姿势,似持有不同物品。标本J1∶3、13、23、27、28,通体施红彩,形制相同。标本J1∶3,身穿两层右衽襦衣,双手环于胸前,左手居上呈半握状,右手在下,作持器械状,高59厘米(图三,2;图四)。标本J1∶23,头残损,高52厘米(图三,4;图六~八)。标本J1∶4、22、23、29、30,头残损,均着三重深衣。标本J1∶4,头残损,右手臂残断,左手臂环于胸前,手亦残,高49厘米(图三,3;图九~一一)。标本J1∶22、29、30手势相同,为双臂齐平,环抱腹前似握拳而立。标本J1∶22,头及手部残损,高45厘米(图三,5;图一二~一四)。
2.女俑 均为着衣式,10件(J1∶5、7、9、10、16、36~40)。形制相同,有的头部残缺。泥质灰陶,通体呈橙红色。呈站立状,体形较男俑小,身材修长,胸乳微凸,苗条匀称,两腿并立,面部清秀,头发、须眉、瞳仁均以黑墨描绘,修眉细眼,樱桃小口,发髻为头发中分梳理拢于脑后,在发稍处绾结下垂,挽成椎髻。挺胸抬头,身体修长,无双臂,肩部是一个竖直的圆面,中有一圆孔,横向过胸腔,双脚脚心各有一细圆孔,孔直径约0.4~0.6厘米,细圆孔纵向贯穿双腿。陶俑原本安装有木质的手臂,身穿丝质或麻质的外衣,但因长期埋于地下,导致衣物、木臂腐朽成灰。肩部圆孔的作用是留待安装手臂,故发掘时以裸体缺臂的状态面世。眼、鼻孔、耳及阴部模印,肚脐以细线刻画。足底平,制作精致,可辨脚趾。标本J1∶5,俑足长7.6厘米,最宽处2.7厘米,通高约54厘米(图三,6;图一五~一七)。
3.骑马俑 共16件。可分为着衣式和塑衣式两类。着衣式13件(J1∶1、11、14、15、17~21、31、32、41、42)。原来可能着衣和铠甲,现腐朽无存,呈裸体断臂状,上身笔直,下肢分开作骑马状,彩绘木马已朽。腹腔壁下部留口,口径约1.4~4厘米。颜面、躯干、下肢施橙红色彩,如肌肤,头发、眉、须、目用彩绘描画成赭黑色如真人状。标本J1∶14,面部塑造夸张,两眼上挑,双目圆瞪,颧骨高凸,双唇紧闭,发式为中分梳于脑后然后上盘脑后顶,打结插笄,笄已朽,孔犹在,脑后顶两端发式高凸如犄角。俑足自然下垂,长5、最宽处2.4厘米。身高约52厘米(图一八,1;图一九)。标本J1∶21,表情温和,圆脸高鼻凤眼,双唇紧闭,发式为中分梳于脑后然后上盘脑后顶,打结插笄,笄已朽,孔犹在,脑后顶两端发式高凸如犄角。俑足自然下垂,长8.3、最宽处3.3厘米。身高约54厘米(图一八,2;图二〇)。
图三 男女陶俑
图四 塑衣式男俑(J1∶3)
塑衣式 3件(J1∶6、8、12)。人物呈骑坐姿,陶马造型与真马相似,通体施有红彩。标本J1∶6、8,形制相同。人俑上身笔直,双腿分开骑在陶马背部,和马背粘连在一起,双手前伸作拽缰绳状,陶俑头部残,身塑有三层右衽襦衣,腰际束带,身着及膝长襦,下身彩绘有裤和短靴,彩绘勾画出马鞍、马缕头和人的衣物等。马剪鬃缚尾,四蹄伫立。腹和臀部塑得圆而丰满,脊部宽大并微微下凹。胸脯宽阔,有三条肌腱隆起。肩胛宽大、高耸,使得躯干的前后比例匀称。马的眼球凸起,双耳竖立,鼻翼鼓张,额前立鬃,马嘴微微张开,并作嘶鸣状,给人以跃跃欲驰之感,背有彩色鞍鞯。腔壁厚重,下腹部有一椭圆形孔。前腿直立,后腿稍曲,蹄圆。标本J1∶6,高约53厘米(图一八,3;二四~二六)。标本J1∶12,仅存一人俑形象,通体施彩绘。俑头残,上身笔直,身塑有三层右衽襦衣,腰际束带,身着及膝长襦,双腿分开作骑马状,双手前伸作拽缰绳状。残高18.2厘米(图一八,4;图二一~二三)。
图五 着衣式男俑(J1∶34)
图六 塑衣式男俑(J1∶23)正面
图七 塑衣式男俑(J1∶23)侧面
图八 塑衣式男俑(J1∶23)背面
图九 塑衣式男俑(J1∶4)正面
图一〇 塑衣式男俑(J1∶4)侧面
图一一 塑衣式男俑(J1∶4)背面
4.陶马 3件(J1∶24~26)。均为立姿,与真马相似,应为骑马俑骑士遗失后的剩余部分。 标本J1∶24、25,形制相同。马体表面未施彩,通体显灰色胎。剪鬃,缚尾,四蹄伫立。腹和臀部塑得圆而丰满,脊部宽大并微微下凹。胸脯宽阔,有三条肌腱隆起。马昂首前视,眼球凸起,双耳竖立,鼻翼鼓张,马嘴闭合,显得恬静温顺。腔壁厚重,下腹有一椭圆形孔,前腿直立,后腿稍曲,蹄圆,尾位置处有径为2厘米的小孔,上插尾。标本J1∶25,高46厘米(图二七,1)。标本J1∶26,马体通涂朱红色,与标本J1∶25不同的仅是其马嘴张开,并作嘶鸣状,给人以跃跃欲驰之感。尾残断。高48厘米(图二七,2)。
图一二 塑衣式男俑(J1∶22)正面
图一三 塑衣式男俑(J1∶22)侧面
图一四 塑衣式男俑(J1∶22)背面
图一五 着衣式女俑(J1∶5)正面
图一六 着衣式女俑(J1∶5)侧面
图一七 着衣式女俑(J1∶5)背面
经仔细观察,可以较为清楚的了解这批陶俑的制作工艺。根据观察及查阅相关资料,其中着衣式陶俑制作的工艺流程应该是:成型→窑烧→绘彩→着衣四个阶段。这批陶俑均选用经过筛选、淘洗的土作原料,陶质细腻坚硬,少有孔隙。陶俑分头、躯干、腿、脚四大部分分别模制,如俑头分前后两部分,其粘接缝在两耳至颅顶的连线上,两腿连接在交裆部位。俑体各部,再经过捏塑、刻、划、抹等手法,使形象生动。
塑衣式彩绘人物俑制作的工艺流程应该是:成型→窑烧→绘彩三个阶段,选用经过筛选、淘洗的土作原料,陶质细腻坚硬,腔壁厚重,少有孔隙。陶俑分头、躯干、腿、脚四大段分别模制,再经过捏塑、刻、抹等手法,使形象生动、衣服。塑衣式骑马俑的制作,应先分人俑和陶马两部分制成而成。人俑分头、躯干、腿、脚四大段分别模制。陶马分几部分做成:头、颈用双模制作,成型后再粘接另模制的双耳;身躯亦为双模制作,腔壁厚重,下部留口;四肢模制成实心体,尾部也用模子做成实心的。人俑和陶马分体制作完成后,施彩绘,再把人俑粘接于马背上。
陶马的制作,应该与塑衣式骑马俑中陶马的制作过程相当,即头、颈用双模制作,成型后再粘接另模制的双耳;身躯亦为双模制作,腔壁厚重,下部留口;四肢模制成实心体,尾部也用模子做成实心的。
图一九 着衣式骑马俑(J1∶14)
图二〇 着衣式骑马俑(J1∶21)
图二一 塑衣式骑马俑(J1∶12)正面
图二二 塑衣式骑马俑(J1∶12)侧面
图二三 塑衣式骑马俑(J1∶12)背面
由于该废井内未发现除陶俑外的其他遗物,因此只能根据这批陶俑的特征来推断其年代。
近年来西安地区发现的汉代人物俑,主要出土帝王陵的陪葬坑及高级贵族的墓葬中,且这些墓葬集中在当时的都城长安城周围。考古调查与发掘表明,西汉帝、后陵均有大量陪葬坑,坑内出土大量人物俑,景帝阳陵陵园内就有陪葬坑90余座[1],而南区24条陪葬坑内多有陶俑陪葬,其中4个坑(2个仅部分清理,且被盗扰)出土陶俑600多件,有男、女立俑,骑马俑等[2];薄太后陵从葬坑的陶俑置于陶棺之内,均为着衣女立俑[3];杜陵已清理的一号、四号陪葬坑虽盗扰严重,仍出土不少陶俑,一号坑内出土的裸体男俑作立状,部分还佩带小五铢钱[4];任家坡汉陵从葬坑出土彩绘陶俑40余件,均为塑衣女俑,或作跽坐状,或作立状[5]。高级贵族墓葬也多有发现,景帝阳陵的陪葬墓M130出土的粉彩俑有的作跽坐状,有的作立状,身份有侍女,也有文吏[6],陪葬墓M9的一号陪葬坑出土的裸体男、女立俑与帝陵陪葬坑出土的陶俑基本相同[1]。帝王村西一座平陵陪葬墓出土有裸体男俑残片[8]。安陵十一号陪葬墓从葬沟内出土武士俑84件,1950年该从葬沟内还出土有舞蹈俑[9]。长陵陪葬墓杨家湾汉墓1965年清理的11座陪葬坑中出土陶俑2548件[10];1970年清理的七座陪葬坑中也有部分陶俑出土 ,俑种类有步兵俑、骑马俑、乐俑等[11]。西安东南郊沙坡“利成”墓出土完整陶俑8件,大量骑马俑被破坏,从残存个体分析至少27件,另外还发现大量侍俑、牵马仪仗俑、兵马俑等残块[12]。1991年在咸阳三义村一座汉长陵陪葬墓中发现了许多陶质文物,其中的人物俑均为着衣式彩绘陶俑,从外部形态可分为白底红彩着衣式男陶俑、白底红彩着衣式女陶俑、白彩着衣式女陶俑三大类[13]。西安凤栖原张安世家族墓地M8从葬坑中出土了大量的着衣式陶俑,其中从葬坑K6清理、提取了约500件着衣式甲士俑,从葬坑K5中也出土了数量较多的着衣式甲士俑[14]。西安蓝田支家沟汉墓陪葬坑中出土着衣式男、女及宦官俑共计183件[15]。西安东二环石家街汉墓陪葬坑出土着衣式陶俑280余件,主要是女俑[16]。根据这些发现我们可以看出,除安陵十一号陪葬墓、凤栖原张安世家族墓地M8及西安东二环石家街汉墓三座大型墓葬外,其余出土着衣式男、女及骑马俑的墓葬,其时代基本集中在西汉早期。
而此次发现的着衣式男、女及骑马俑,制作精美,与汉景帝阳陵、蓝田支家沟汉墓所出的着衣式男、女俑极为相似,着衣式骑马俑则与新安砖机厂汉墓出土的着衣式骑马俑相似,而陶马的形象与汉景帝阳陵K11、新安砖机厂汉墓出土着衣式骑马俑中马的形象极为相似,均为竖耳凸眼,尾处有径为2厘米的小孔插尾,尾巴上扬[17]。
图二四 塑衣式骑马俑(J1∶6)
图二五 塑衣式骑马俑(J1∶6)正面特写
图二六 塑衣式骑马俑(J1∶6)背面
根据近年来的发现分析,西汉前期的随葬陶俑,形体较大,一般在30至60厘米之间,比例协调,通体施粉彩,表现细腻,发式清晰,眉清目秀,端庄淑雅。帝王陵和高级贵族的墓葬俑类齐全,除乐俑、舞俑、侍俑之外,还常陪葬兵马俑,尤以着衣俑最为高贵,分段制作,而后拼接,装有木臂,下葬时当著以帛衣或革甲。综合这批陶俑的类型及外部特征,我们推断白鹿原新发现的这批陶俑的年代应在西汉早期。
从这批出土陶俑的类型分析,着衣式陶俑数量较多,而塑衣式陶俑则数量较少。纵观近年来关中地区汉代陶俑的发现概况,着衣式男、女侍俑、骑马俑及塑衣式陶俑的发现除帝王陵外,仅见于阳陵陪葬墓M9的一号陪葬坑、新安机砖厂、蓝田支家沟汉墓陪葬坑、凤栖原张安世墓陪葬坑及西安石家街西汉墓陪葬坑,总体来说仅出土于帝王陵及高级贵族墓葬当中。
至于这批陶俑的性质,根据出土地点的地理位置及陶俑的类型,我们推测可能与南陵(薄太后陵)有关,似为南陵陪葬坑内的陪葬品,其原因有三:
其一,陶俑出土地点东北距窦皇后陵约2.2公里,窦皇后陵位于任家坡村南,地面有高大的覆斗形封土,陵园的西墙和南墙部分城垣遗迹尚存。196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时称考古研究所)在任家坡村发掘了47个从葬坑,出土有彩绘陶俑、陶罐和马、羊、猪、狗、鸡、鹅、鹤等禽兽骨骼及谷物,当时的发掘者认为这批从葬坑是汉武帝初年为窦太后死葬时所作。近年来,根据考古勘探的结果,有学者对这批从葬坑的归属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即认为“从葬坑位于窦皇后陵园西侧约1000米处,二者距离过远。汉初长陵、安陵陵园边长不超过1千米。从阳陵开始,西汉帝陵均为双重陵园,帝、后陵园外的外藏坑大多以帝陵陵园为中心分布。在后陵陵园周围虽有分布,但距离不会太远。霸陵处在安陵、阳陵之间,无论形制如何变化,都不会将窦皇后陵园的外藏坑设置在千米之外”[18],因而认为任家坡这批从葬坑可能另有其主。根据上述学者的看法,类比这批陶俑的发现地点与窦皇后陵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认为其与窦皇后陵无关。
图二七 陶马俑
其二,陶俑出土地点东北约1.3公里处的江村东部,有一座大型墓葬,该墓位于江村东侧、窦皇后陵西侧,在考古调查中也在该墓附近多次发现有陶俑残块。1966年,当地农民在平整土地时曾在任家坡村发现彩绘陶俑,后经考古发掘从葬坑47座,其中就出土有彩绘塑衣式陶俑[19]。2001年,江村附近一座大墓被盗掘,其中出土有6件着衣式黑色陶俑[20]。“此墓位置显赫,规模大,外藏坑数量多,远远超过了诸侯王墓的等级,墓主可能就是汉文帝”[21]。虽然这批陶俑的出土地点与江村大墓的距离不远,但观察该处总体地形可知(图二),在“江村南侧也有一条东南—西北向自然沟,沟南为薄太后南陵。”[22]就是江村南侧这条自然沟,将陶俑出土地点与江村大墓附近区域分隔开来,因此其与江村大墓的关系就不是很密切。
其三,陶俑出土地点东南距南陵中心约1.4公里。南陵为西汉薄太后之陵寝,《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载:“薄太后後文帝二年,以孝景帝前二年崩,葬南陵。以吕后会葬长陵,故特自起陵,近孝文皇帝霸陵。”南陵封土堆呈覆斗形,周长560、现高29.5米,门阙与垣墙仍存遗迹。20世纪70年代,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时称考古研究所)王学理等对位于南陵陵冢西北200米处的二十座从葬坑进行了清理发掘,这批从葬坑位于西垣墙外,出土了塑衣式彩绘女陶俑、陶罐、陶棺及大熊猫和犀牛骨骼等陪葬品。考古勘探资料也证明,南陵也有着数量众多的从葬坑,根据其墓葬规模,我们可以推测其从葬坑中一定陪葬有大量的着衣式、塑衣式男、女俑及骑马俑。
综上所述,这批陶俑的出土地点距离南陵相对较近,出土陶俑的特征与南陵从葬坑发现的陶俑在形制上极为相似,应为同一时期。因而我们推断,这批陶俑可能是南陵陪葬坑内的陪葬品,后来因故被当地村民挖出后抛入废弃机井内堆积填埋。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是汉代丧葬的最主要的指导思想,作为一种特殊的随葬品,陶俑折射了更多的社会信息,是研究汉代社会的重要实物资料。
“承秦制,揉周礼,融楚俗”这是汉文化的三个主要来源。作为一种高等级的特殊随葬品,陶俑更是深刻地体现了汉文化对秦制和楚俗的继承和融合。汉文化对秦的继承尤为突出,西汉早期帝陵形制多承自秦始皇陵。如阳陵南、北区的丛葬坑就象征着皇帝控制的南、北军,与秦始皇陵东侧的三个大型兵马俑坑性质相同,陵四周的从葬坑与秦始皇陵周围的陪葬坑性质相同,象征着“宫馆百官”。因此西汉早期帝陵的陪葬坑或陪葬墓出土的陶俑性质规模等方面应较多体现了对秦制的继承。在对楚俗的吸收融合方面,则主要体现在着衣式俑的形制上,这些着衣式俑形体修长,可能为木臂,这些特征与楚地流行木俑较为相似,应是受楚木俑影响的结果。
随葬陶俑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则体现了墓主人身份地位差异,也是社会等级制度的一种表现形式。社会等级制度在西汉时期尤为严格:帝陵等级最高,其陪葬陶俑的种类和数量也最多,景帝阳陵已探明陪葬坑已有120多条,陪葬陶俑的数量累千上万,其种类也最多,有兵马俑、武士俑、文吏俑、宦官俑、男女侍俑、乐舞俑等,且陶俑制作精美,只有皇帝才有特权陪葬种类如此齐全、数量如此丰富的陶俑。陪葬兵马俑的高级贵族墓葬应是当时的军队统帅或诸侯王,如杨家湾汉墓出土大量的兵马俑,其墓主可能是军事将领周勃、周亚夫。地位较低的贵族官吏只能随葬乐舞俑、男女侍俑,其制作也不如帝陵及大型高级贵族墓葬精美。而一般的庶民百姓则不得以俑随葬,众多中小型墓葬不出土陶俑就是很好的证明。
作为随葬品的陶俑,也部分再现了当时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
[1]汉阳陵博物苑.汉阳陵博物苑[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汉陵考古队.汉景帝阳陵南区从葬坑发掘第一号简报[J].文物,1992(4).
[3]王学理.汉南陵丛葬坑的初步清理——兼谈大熊猫头骨及犀牛骨骼出土的有关问题[J].文物,1981(11).
[4]a.刘庆柱,李毓芳.1982-1983年西汉杜陵的考古工作收获[J].考古,1984(10).b.刘庆柱,李毓芳.1984-1985年西汉宣帝杜陵的考古工作收获[J].考古,1991(12).
[5]王学理,吴镇烽.西安任家坡汉陵从葬坑的发掘[J].考古,1976(2).
[6]同[1].
[7]同[1].
[8]孙德润.汉平陵调查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2(4).
[9]张子波,王丕忠.汉安陵的勘查及其陪葬墓中的彩绘陶俑[J].考古,1981(5).
[10]陈桂枝.最早发现的汉兵马俑[N].中国文物报,1994-10-30.
[11]陕西省文管会等.咸阳杨家湾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7(10).
[12]郑洪春.陕西新安机砖厂汉初积炭墓发掘报告[J].考古与文物,1990(4).
[13]葛洪,严小琴,何倩.咸阳三义村汉长陵陪葬墓出土白彩着衣式陶俑的研究[J].文物世界,2016(4).
[14]丁岩,张仲立,朱艳玲.西汉一代重臣张安世家族墓考古揽胜[J].大众考古,2014(12).
[15]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蓝田支家沟汉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3(5).
[16]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东郊石家街发现汉代列侯级别墓葬[N].中国文物报,2013-08-16(8).
[17]同[11]
[18]杨武站,曹龙.汉霸陵帝陵的墓葬形制探讨[J].考古,2015(8)
[19]同[5].
[20]呼林贵.黑色裸体汉俑的鉴定[J].文博,2003(4).
[21]同[18].
[22]同[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