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情感

2017-09-12 13:31庄玲
魅力中国 2017年36期
关键词:课文情感语文

庄玲

小学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引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这是因为小学语文本身蕴含的理念和情感,对学生情感态度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新课标》反复强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仅体现了人文学科的特点,也为小学语文达到《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标,展示了一条途径。

那么,怎样才能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呢?

一、教师自己要有丰富的情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学没有发展和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这充分说明了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體验,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

二、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情感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而信息技术逐渐与语文学科进行良好整合,大量资源的投入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乐于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语文活动中去。如:用画图再现课文内容,用音乐渲染与课文相似的氛围,帮助学生想像课文描写的画面,用戏剧的形式让学生担当角色,失学角色,利用角色的新奇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更深切地理解课文中角色的思想、情感语言和行为。如在教《在大海中永生》时,全文的情感基调是哀愁与深沉的,此时放低缓的音乐辅助学习,不但可以增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而且能对课堂气氛直到积极的渲染作用。

总而言之,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就是把课文描写的形象让学生仿佛能看到、听到、触摸到,使他们的感受更真切,也更容易激起学生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要引导学生实践来挖掘丰富的情感因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

从教材寻找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时代精神、人生智慧、人生价值的感悟,再次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如识字与识字方法,词句的感悟与积累,篇章的整体把握与诵读等,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体验课文思想内容的方法,比较揣摩、归纳、概括的方法,特别是要寻找三维目标的整合精神与言同构共生的最佳结合点。如小学语文第六册《微笑着承受着一切》:桑兰一边忍着剧痛,配合医生,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时,神情动作就是培养语文素养的最佳方法,学生用质疑、朗读去感悟,体现的是方法,能找出重点词句,理解句段的意思,体现的是知识与能力,感悟到桑兰无私奉献精神,体现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动态生成中产生情感。

课程改革的今天, 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起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 这是上好课的第—步。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严谨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师必须相信学生有潜在的尝试能力, 对学生的探索活动要充满信心, 循循善诱。创设师生心理相容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师长, 也是最可亲近, 可以与之交心的朋友。

四、用体态语言显示学生情感

眼睛是心灵之窗,脸面是心灵之镜,师生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汇,它蕴含了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师生心理交流的重要“外显点”,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材提供的情感、线索,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运用自己的面目表情,动态神态,直观、形象、真切地进行情感体验,产生共鸣。此外,在教学中适时进行课文范读,除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的读,读出文句中蕴含的情感,哲理意境以及“弦外之音”。如《小稻秧脱险记》是篇童话故事,语言简洁、生动,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语言准确、生动、富有感情,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的喜、怒、哀、乐随文章的情感而发,有的音量适度,快慢适中,如滔滔激流震撼心弦,有的又如春雨霏霏,滋润心田,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

五、用心设计,激发情感

课堂上,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让学生充分讨论参与、发现、质疑,问题的设计有讲究,要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和目的,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正所谓把精力用在当用之处,善于组织教学的老师能抓住最关键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整篇问题的学习,如我在讲《草船借箭》一课,讲到诸葛亮如期如数交箭时有学生问:如果三天内江上没有大风,诸葛亮的计划落空了,事情的结果会怎样呢?如果鲁肃事前把诸葛亮的妙计告诉了周瑜,又会怎样呢?针对这个问题,我引领大家展开讨论、交流、合作,了解彼此的想法,促进学习,对学生的疑难、怪问作适当点拨——即点在问题的关键处,这样学生的情感易于被激起。如果他们的认识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么学生的情感是易于被激起,如果他们的集训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么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主动。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连同渲染的课堂气氛作用于儿童的心理,就能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达到学生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

六、语文与生活相结合

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当把现实生活当作学生认识水平的活水,把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让生活问题语文化,语文问题生活化,体会语文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情感,让学生学会从语文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文情感语文
情感
台上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