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
原来这就是魔
找到正确的修行之路,未必就能一帆风顺地前行。因为修行如一人与万人敌,期间会遇到种种障碍,相信这是每个学佛人或多或少经历过的。而在接近终点时,还有一场决定胜负的殊死较量。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前,波旬的魔宫震动了,因为这意味着无明建立的轮回系统即将解体。波旬是欲界他化自在天的天主,一切轮回众生都在其管辖之下,唯有觉悟,才能脱离其势力范围。
说到魔,我们往往会联想到传说中那些青面獠牙或嗜血成性的形象,而佛教所说的魔,泛指一切断人善根、阻碍解脱的力量。包括外在的魔王,也包括内在的魔性。在佛陀修行、成道乃至弘法的整个过程,波旬就是这样一个阴魂不散,以种种方式进行干扰的魔王。
当佛陀在尼连禅河畔精进修行时,波旬就来假意劝说道:“你是如此消瘦,恐怕死期将近。所以你不该继续用功,这条路太艰难,太让人难以承受了。你应该好好活着,这样才能拥有福德,享受人生。”
类似的劝说,很多修行人应该都经历过。当我们学佛修行,尤其是比较精进的时候,亲友往往会用亲情、享乐来诱惑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我们要知道,这是世俗的“情”,轮回的“理”。如果我们因此动摇,其实就意味着“魔”的胜利。所以说,魔有着千变万化的形象,手段也层出不穷,绝不仅仅是一味的恐吓。
从某种意义上说,修行之路,就是降魔之路,你准备好了吗?
向内而非向外寻找
我们知道,无法用有限的理性去认识无限。仅仅通过思惟,是不能直达世界本质的。那么,如何才能超越有限?听起来似乎很难,其实只是在迷和悟的一念之间。
因为心本来就是无限的,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只是被无明束缚,使得我们只能看到眼前的这一点,结果与虚空有了天渊之别。所以,我们要把向外驰骋的心收回,向内寻找。因为它就在那里,是现成的,越是外求,越是去道远矣。
如何寻找?一方面是通过禅修获得定力,让心安住下来,妄念平息下来;一方面是以智慧进行观照,让觉性光明显现出来。一旦开启本自具足的智慧,心就和虚空是一体的,就能成为佛陀那样的觉者。也就是说,我们都可以完成生命的自救,而不是坐等神的救赎。
正因为这一点,佛教被称为“正觉”的信仰。佛陀成就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称无上正等正觉,是最为究竟而圆满的觉醒。这种觉醒不只是佛陀才能成就的,事实上,一切众生都具有觉性,都可以走上觉醒之路,从而解决人类永恒的困惑,了知生命和世界的真相。心的本质,就是宇宙的本质。
因为证得这一智慧,佛陀才被称为“正遍知”。所谓遍知,即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无所不知。而且这种遍知是可以亲证的,不是听来的。总之,只要你希望解决人生的终极问题,就应该选择佛教。
真和妄,都是心
佛法认为,心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妄心,一是真心。所谓妄心,即充满颠倒妄想的心,是迷失本心后由无明演变的种种妄识。所谓真心,即心的真相,心的本质。
在佛教典籍中,阿含、唯识等经论侧重从妄心阐述,以此构建修行法门。其中,阿含经典主要讲到前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属于我们能意识到的部分。而唯识学进一步讲到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是属于潜意识的部分。
我们之所以成为凡夫,正是因为潜在自我意识的作用。末那识的特点是执阿赖耶识的见为我,由此形成对自我的错误认定。我们现在的人格就是建立在这种误解之上,进而发展出贪嗔痴等种种烦恼。一旦改变染污的末那识,即可转染成净,转识成智。
唯识还告诉我们,在妄识系统中,除心王外,还有各种心理活动,即心所。每个心所的形成,都有各自的特征、规律和条件。唯有了解凡夫心的运作规律,才能从根本上动摇它,解决它。心理学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是从妄心入手。可以说,这是一条常规路线,是立足于现有心行采取的对治手段。
此外,佛教还有一部分经典立足于真心的修行。所谓真心,又称佛性、如来藏等,是每个众生本自具足的觉性,禅宗称之为“本来面目”。这正是佛陀在菩提树下悟到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无明妄想不能证得。《涅槃经》《如来藏经》《胜鬘经》等,就是围绕这一思想展开。
不论立足于妄心还是真心,目的都是帮助我们看清自己的心——了解妄心的目的,是为了解除妄心;了解真心的目的,是为了体认真心。
自己解脱和大家解脱
所谓解脱,就是解脱烦恼,解脱执著,解脱生死,解脱轮回。这就需要深刻意识到五欲的过患,以及轮回的痛苦本质。
在人天乘的修行中,是以得生人天为目标。但在解脱道的修行中,要把曾经的目标作为舍弃对象,看到人天之乐的过患,看到轮回六道的过患,从而生起解脱之心。有了烦恼痛苦固然要解脫,有了名闻利养更不能忘记解脱。因为三界中的一切都是牢狱,都是束缚,本质上都是痛苦的。
解脱道固然是以解脱为目标,菩萨道同样是以解脱为目标。区别在于,前者是为了个人解脱,而后者是带领众生共同解脱。如果不想解脱,修行根本没有上路,甚至可以说,算不上真正的学佛人。
从菩萨道的修行来看,所谓的人天乘、解脱道,都是佛陀接引众生的方便。《法华经》将此比喻为化城。经中记载,有位导师带领众人前往宝所,中途要经过长达五百由旬的险恶难行之道。当人们在前行途中体力不支,准备退转时,导师怜悯众人不能得到珍宝,就在中途变现一座化城让人休息。但休息只是手段,目的是恢复体力后继续往前。
正如经中所说的那样,“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那就是令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佛陀真是伟大,他没有想着:我成佛了,你们只能成阿罗汉,低我一等。而是苦口婆心地叮嘱我们:你们都有成佛的潜力,都应该成佛,开启并圆满和诸佛同样的智慧。这才是佛陀真正的本怀。
从这一点来说,佛陀开示的所有道路,最终都可会归为成佛之道。所以在《法华经》中,佛陀对以往所说的三士道作了归纳:“十方国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告诉我们,他一生说法的目的,都是为了将众生导向成佛之道,其他只是方便说法而已。endprint
在轮回的漩涡中
在轮回的漩涡中,我们只是一片随波逐流的落葉,随着往昔业力飘荡,随着混乱情绪飘荡,随着错误想法飘荡。这就是众生的生命现状,过去如此,现在依然如此。如果不加以改变,未来还将无穷无尽地重复下去。
那么,如何才能从轮回中解脱,从迷惑中觉醒?当我们说到解脱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离我们非常遥远的一种境界,是和现实毫不相干的。那么我要告诉大家,解脱离我们并不遥远,也不是形而上的玄想。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解脱的需求。
当我们感到疲惫时,当我们陷入烦恼时,当我们遭遇痛苦时,难道不希望从中解脱吗?难道愿意让疲惫、烦恼和痛苦继续下去吗?
我们通过娱乐来转移目标,通过发泄来加以对抗,通过毒品来麻痹心灵,甚至有人通过自虐来让身体分担内心的痛苦。所有这一切,其实都是为了寻求解脱。但这些方式只能带来暂时的安慰,而且是一种充满副作用的安慰。就像落水者把希望寄托在一根稻草上,最后只会沉得更深,更难浮出水面。
在其他宗教中,通常将天堂视为解脱。但佛陀通过对生命的追溯发现,天界虽然比人间安乐,但不代表究竟解脱。因为天堂只是生存环境的改变,并非内在品质的改变。即使我们因为善业得生天道,但只要烦恼未断,业力未尽,一旦天福享尽,最终还是要沦落六道,流转生死。
佛经中就有很多这样的记载,所以生天也是不究竟的,是暂时而非永久的福报,更不是真正的解脱。
没有对比就难以确信
对佛法的信仰,从迷信到智信,从初信到深信,从信仰到实践,从入门的皈依三宝,到最终于自身成就三宝那样的品质,信仰程度会随着修行不断加深。很多时候,我们越学,越会觉得佛法广大无边。随着你眼界的提高,佛法也在不断展现其浩瀚、无限、高不见顶的那一面。
因为佛陀所揭示的是心的本质,宇宙的本质,不仅如此,他还阐明了万法的差别。可以说,世间没有一种智慧可以与之比拟。或许有人会觉得,这只是佛教徒的自诩。那么,我们不妨通过对其他宗教或哲学、科学等领域的了解,在探索过程中进行对比,加以确认。
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虽然铺天盖地的资讯带来了很多干扰,但也为我们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关于这一点,我自己就深有体会。
我是受到家庭影响,从小就学佛、出家,此后一直在佛学院成长。虽然觉得佛法说得很好,但这种好,只是因为你从开始就在接受这种教育,属于默认模式下的好,其实并没有太深的感触。直到走上弘法道路,开始和社会各界人士有了接触,对不同学科有所了解之后,我才越来越体认到,佛法真是究竟圆满的大智慧。
所以我觉得,虽然信仰本身强调专一性,但要全面提升信仰,可以把眼界放宽一点。
当然,有些人本身已经在社会上受过很多教育,是在有对比的情况下选择了佛教,就可以深入经藏,不必到处涉猎,浪费时间了。此外,也不要在信仰之初过多接触其他宗教或学科。因为对比和选择都是需要一定能力的,如果信仰尚未稳固,还不知道佛法究竟说的是什么,就容易被一些似是而非的知见带跑。所以,对比也是要有前提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