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对比解读
山川之美永在,千古明月永恒,但知音难觅。陶弘景将山川之美收入笔端,自觉“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之景是“欲界之仙都”,陶醉其中,享受美景带来的快樂,并感叹“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方面将自己与谢灵运相比,表达出了欣赏山水之乐的自豪感,另一方面为“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感到遗憾,如此美景,如此仙都,竟然没有人能参与欣赏!美景,缺少知音啊!
苏轼用一个神奇的比喻,将清朗的千古明月洒落在了幽幽的庭院,一片白茫茫的清辉恰似一潭空灵澄澈的积水,竹柏的影子则像水藻一样在水中漂浮、晃动,恍如仙境一般。和张怀民一起赏月的苏轼心头一喜,忘却了往日的烦恼,不禁感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一感叹,一方面,将郁积在心中的苦闷、自我排解的达观和赏月的欣喜倾泻而出,另一方面,也为感慨“无月”“无竹柏”者感叹,世上不是缺少美景,千古明月夜夜在,只是“少闲人”而已!美景,缺少知音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