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越
在一个重视成功的社会,一些没有太多技能的年轻人,被各种勤奋努力的励志故事打着鸡血,却侵犯着别人的私人空间。
1
本来我觉得,所有努力的人都值得尊重,直到一个西装小哥晚上11点半出现在我家门口。
那天因为一个聚会,我晚上11点半才到家。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男子在我家门口迎上来,说:“姐,你是504的嗎?你能把房东的电话给我吗?”
我说:“我没有她的电话,她在国外。”
我初步判断,他应该是一个地产经纪人,对我没有太大威胁,就开始用钥匙开门。
他在我身边问:“那你有她的微信吗?可以给我吗?”
我把门开了一条小缝迅速跳进去,准备关门时他居然顶着门不让关:“姐,我在门口等了三个小时呢!”
幸好阿姨在家,帮我一起推着把门锁上。
说他疯狂一点不为过。这种人似乎有一种“这个世界并不负我”的自信。为了赚取中介费,不惜在夜里11点半骚扰别人的生活。
2
我渐渐发现,身边有不少这样勤奋而让人讨厌的人。
有一个自称“理财顾问”的人加了我的微信。我非常礼貌地告诉她,近期没有理财需求。她也非常礼貌地说,好的,有需求咱们再聊。可是,她却从此每天给我发各种短信。
还有一个招聘机构人员,每隔几天就给我打个电话。我听她表达得非常专业,还专门找时间和她聊了一下,后来发现收费太贵,我就说目前不考虑。安静了几天后,她继续每隔几天就给我打个电话。
据说,一个卖劳斯莱斯的电话营销员,每年给客户打36000个电话,就有18单成交,能赚200万元。我对这个数据至今将信将疑。每天我接到电话的90%,都是对这种“数据成功学”执迷不悔的人拨打的。他们有的推销保险,有的问我要不要贷款,有的推销信用卡。
有半年时间我经常和童模经纪人打交道。几乎每个周末出去,都会有几个童模经纪公司的人跑过来,仔细打量我女儿,然后递过来印刷精美的名片。因为他们态度诚恳,我总是不好意思拒绝和他们交换微信号。尔后,他们就不停地给我打电话、发微信。我由于太忙而无暇回复,总觉得自己耽误了女儿“星途”。
后来,我从一篇文章中了解到:不仅仅我女儿,不少这个年纪的孩子都被经纪公司在街上“发现”过。然后,每位小朋友的父母都觉得自己的孩子确实有天分。原来,这也是一门产业,经纪公司专门赚那些望子成龙的父母的钱。
3
经历了这么多,我已经对“勤奋努力”这个词产生了极大的恐惧。
我想起以前很多关于“努力”的事例:一个女记者为了采访到采访对象,直接跟他到了男厕所;某位女性为了得到一个职位,每天早上站在公司门口等一位老总,就是为了给他鞠一躬;甚至有人为了得到一个肯定,每天给不同名人发一封邮件……那个时候,我总觉得自己没有成功就是不够努力。
现在,我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你确定,这么做没有骚扰对方吗?对方愿意吗?这样算不算一种强迫?
某出版社的一位图书编辑从2005年到2008年,一直给马尔克斯的代理人写信,每年写3封到4封信,3年之后才收到代理人的回信。最后,这家出版社拿到了《百年孤独》在中国的正式版权。
我觉得这样的努力是一种精神。这位编辑并没有每天给人家写信,也没有每封信都直接提出“我要代理你的版权”。最主要的是,她的通信礼貌而尊重,没有过度打扰人家生活。
4
我们生活在一个重视成功的社会。很多没有太多技能的年轻人,被各种勤奋努力的励志故事打着鸡血,时刻侵犯着别人的私人空间。
他们在地铁上,他们在沿街的拐角,他们无处不在……每次我看到他们递过来的小广告,递过来的二维码,总是心生恐惧。
我们小区一位送水师傅对我说:“你不应该拒绝那一张传单,因为我也曾发过传单,每当一个人把我手推开,我都觉得脊背一寒。”
我反问他:“那你怎么做呢?”
他说:“走到下一条街,再找一个垃圾桶扔掉。”
我明白,他们也有尊严,他们也渴望被重视,尤其是他们在努力拼搏的时候。这些“努力”的年轻人应该有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机会以及更好的方式来学习生存,学习和这个世界交流。
我相信,这些并不是他们的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