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禹孜
鲁迅先生曾在《拿来主义》中犀利地抨击了国人对传统文化“大方送出,不求索取”的错误态度,指出“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几十年过去了,当西方的圣诞节和情人节在中国日益红火、声势浩大之时,先生深刻又极具预见性的批判,瞬间具有了现实的深意。
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的传承,已成为这片土地上最为鲜明的标志。从清明时节的纷纷细雨、苏轼“千里共嬋娟”的美好希冀,到那“胜却人间无数”的鹊桥一遇;从汪洋恣肆的翰墨书香、绵延千载的中华武学、余韵流风的京剧艺术,到精致多姿的亭台轩榭、无可比拟的古典园林、雅致不俗的琴韵笛声;从让人眼花缭乱的民间工艺、传统习俗,到让人引以为傲的中华文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同一叶扁舟,满载着许多仁人志士、迁客骚人,甚至是普通百姓的曼妙幻想、离愁别绪,热忱探索,不断前行。
睹物思人,望月思乡,独自漂泊,远离家园。诗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怀,或如清水东流,或如青草漫溯,唯有每逢佳节,或吟诗,或登高,或抚琴,以此来传递自己心中的乡情。可以说,古时的节日是诗人们的精神寄托,也是中华文化文明的积淀。
京剧、中医、爆竹、对联、武术、民俗……这些词汇已经渐行渐远,但似乎谁也没有在意过它们的存亡!也许有一天它们都会如“秦皇汉武”般,成为教科书或者词典里的一个词条。对此,我们只能感慨——没有深厚、绵远文化的民族是可怜的,但有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却不知道珍惜的民族更是可悲的。
也许是今天的物质生活过于丰富,也许是如今的科技发展过于迅猛,传统文化中的那份底蕴、那份内涵、那份意境早已日渐淡化。国人来去匆匆,已经无法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土地上。随之而来的是西方的神秘与开放、活泼与新鲜,中华灿烂的传统文化就算没有被抛弃,至少也在逐渐地被人们淡忘。
庄子认为,每个人都应有一双用来审视灵魂的身体之外的眼睛。这双眼睛不会被浮云遮蔽,不会被黑暗掩盖,是“天府”中的“葆光”,能为我们指引航向。当有识之士开始提议复兴传统文化的时候,许多人才突然意识到,我们正在淡忘的是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的“根基”,这种复兴没有丝毫商业的成分在里面,只有对民族文化的深刻救赎。
当我们仍在清明寄托哀思的时候,当我们仍在圆月下享受团聚的时候,当我们仍去登高采菊的时候,当牛郎织女的凄美柔情仍被小孩子们津津乐道的时候,我们便可以由衷地微笑,便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依旧是那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独一无二的民族,民族文化离我们依旧很近,我们现在“拾起”它还不算晚。
如今,对外来文化的恰当“拿来”已不可或缺,但我们对自身文化的“拾起”更显得尤为必要。停下我们匆忙的脚步,“拾起”我们曾经淡忘的传统文化,重新诗意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便是所谓“拾起”主义的深刻内涵。
点评
很多人说鲁迅的文章读不懂,而本文的作者不但将《拿来主义》读懂了,还由此发散写作思维,由“拿来”想到了“拾起”,进而完成了这样一篇创新佳作。很多同学常常抱怨平日生活单调枯燥,在写作时找不到“由头”,以至于无话可说。而这篇文章的作者却用文字告诉我们,其实我们手中的语文课本中就隐藏着不少写作的“由头”,只要在学习时多加揣摩、写作时发散思维,要写就一篇立意新颖、思想深刻的文章也并非难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