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颖+袁亮
一、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含义
现行的贷款形式主要有p2p、分期购物网站和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而有着严重安全隐患和居多负面新闻的则是p2p贷款平台。p2p,person to person的简写,个人对个人,又称点对点网络贷款。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网络信贷平台及相关理财行为、金融服务,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民间小额贷款模式,是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一种。p2p网贷平台最早成立于2006年,直到2010年才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并逐渐以其便捷、高效、不受地域限制等特点被广大消费者和投资者看好。
二、p2p网络贷款平台特征
(一)贷款门槛低,对象范围广,交易程序便捷
相比传统金融模式下严格的贷款条件和繁杂的程序,p2p平台显得更加容易。这些平台通常设置较低的门槛,提交身份证或学号等基本信息即可申请到分期付款或直接提现,不需要父母或老师提供任何担保。并且无论拥有多少资产,只要是符合条件的自然人,都可以申请贷款。在互联网+下,p2p借贷交易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方便快捷,简单的几个步骤便可申请到贷款。很多同学便被铺天盖地的广告所蒙蔽,在消费需求的刺激下误入贷款这个无底洞。通常一步两步三步便可完成整个流程,拿到消费品。享受了当下,也为以后的人生带来了灾难。
(二)无担保无抵押,信息高度透明
在p2p借贷模式下,申请者无需提供任何担保。一方面确实为贷款者降低了门槛,减轻还款压力,但在我国金融发展配套措施还不够完善,法律的滞后性和信用体系还存在很大问题的情况下,这种贷款模式存在较大风险。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个人信息的价值不可估量,但在商业化过程中,用户的个人信息成为了不法分子的谋利手段。过度的信息收集,数据买卖使得个人信息安全受到了很大的威胁。互联网+下的借贷模式正是这一漏洞的具体体现,用户在申请贷款的过程中填写个人的隐私信息,使得交易程序透明度极高,个人的信息暴露无遗。
三、p2p网络借贷平台盛行的原因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毫无疑问,网络带来的是革命式的加速裂变,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好证明。各类网络购物平台,线上支付系统,以及高度的资源共享,网络为人们的生活学习提供了便利,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科技的创新,农业信息化、工业数字化、服务业智能化,传统的经济金融发展模式在网络的冲击下不断革新。“互联网+”下,足不出户,钱不出卡,便能享受高效便捷的服务。在新的时代,网络贷款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二)传统金融的局限性
早在p2p盛行以前,便有某行发布了针对学生的信用卡,同样,这些银行也很快将发行目标锁定在校园,但学生逾期还款的情况也随着持卡人数的增长而增长,在增长银行坏账风险的同时也为学生及家长增添了许多麻烦。银监会便发文禁止银行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信用卡,若给已成年学生发卡,需经由父母等第二还款来源方的书面同意,经过试水后发现学生严重缺乏还款能力,各大銀行纷纷叫停了大学生信用卡业务。从而使得互联网借贷趁虚而进入了校园消费金融市场。
(三)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及消费需求
在p2p发展模式下,消费贷款主要集中在80、90后身上。尤其是在校大学生,这类群体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而随着网络消费的盛行,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消费观念逐渐追求个性化,并且快速的适应了网络消费的模式。脱离了学业繁忙的高中生活,许多大学生从初入校便开始尽情玩乐放纵。但通常也缺乏必要的金融安全知识、缺少社会经验。据调查显示,除去基本的生活学习费用,大学生在服饰、外出游玩、电子产品等各方面开支均不容小觑。大学生在网络消费方面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网络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较大。而学生的经济来源无非是父母定期提供的生活费,但大多数家庭能承担的费用都是有限的,很多同学都是月光族甚至还有负债。身边的同学都身着最时髦的衣服,追求潮流品牌,手机握着最新的iPhone手机,谈恋爱,结交朋友;而自己,没有钱没有华丽的外表也没有任何天赋,整个一三无产品。在缺少恰当的引导下,心理冲突不断凸显,薄弱的思想随即不堪一击。于是很多同学感到迷茫,感到自卑,感到焦虑和孤独。加之各种享乐主义,奢侈浪费的不良社会风气盛行。贷款平台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空虚,分期亦或是贷款使他们的消费更加省时省力。
(四)社会环境的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商品经济多元化,人们的物质消费和精神产品逐渐丰富。出生于九十年代的大学生,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满足程度较出生在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有很大程度的不同。互联网的发展,新的消费方式的出现,使得当今大学生成了“幸福的一代”。他们有着敏锐和活跃的思想,他们充满活力,引领潮流,近乎是一切新事物的体验与领导者,他们主动参与并享用网络发展所带来的便利。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在面临更大机遇的同时,也需要迎接各种挑战。环境的变化滋生了许多同学的攀比心理,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做一个假设,倘若贷款平台出现在20年,30年以前,还会有这么学生选择贷款吗?经济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可不断倒退的却是我们这些做为主体的人,从不思考,一味接受。20年以前,学术氛围浓厚,我们能看到能感受到的是前人刻苦勤奋,崇尚节约,理性消费的精神。追求新奇事物固然不错,有理想有目标也同样是我们这一代应以为自豪的,但是那些优秀的传统道德品质,怎么就快丢失了呢?
四、p2p网络贷款平台发展现状
(一)虚假的广告信息
这些贷款平台将目标瞄准学生,不断向高校伸出魔爪,他们通过地推团队招聘校园代理,通过发放传单,扫二维码送礼品等各种形式诱导大学生注册,在分期平台消费。“无担保、无抵押、无利息”、“分期买手机,日还款额低至xx元”。不知何时起,校园的各个角落都随处可见各类分期贷款的广告,教学楼、食堂、甚至宿舍楼道,寝室门底下,都成了商家投放广告之处。打开搜索引擎,输入校园贷款,展现在眼前的不是大学生被骗的新闻“大学生欠60万自杀,“无息”校园贷何以成为高利贷?”、“揭秘校园贷,合肥大学生校园贷款两千两个月欠七万”,就是“校园XX贷—安全的大学生贷款平台”这类“虚假”广告。endprint
(二)变相的高利贷模式
“零首付”“零利息”“最快3分钟到账”,首先大多数贷款平台打着安全低息的宣传口号,模糊甚至隐瞒实际收费标准。看似标价普通的原有价格,以及所分的期数,每一期所交的钱,但是它实际每一期都会存在的利息和服务费以及逾期违约金,买了之后,实际加上手续费和利息,要花费出更多的钱。。到了催款的时候,高利贷般的账单呈现,瞬间傻眼。恐吓,上门催债,各种想得到的想不到的方式都能被商家用上。出于面子不愿告诉同学,迫于压力不敢告诉家长,又缺少基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畏惧和黑暗势力斗争。一条条年轻的生命便是这样逝去。
五、对于规范校园網贷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互联网+下的法律法规制度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互联网+”下,更应该彻底的整治网络促环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早在2015年,央行等十部委便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意见,同年确定了行业适度监管的原则。在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了“规范互联网金融”,可见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重视程度之高,可针对P2P网络借贷行业的监管细则迟迟没有出台,缺乏完整的、有针对性的制度,平台的一些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很多旧的法律体系并不能适应新的经济;旧的法规、制度不能生搬硬套到新的互联网案件中。面对新事物,我们应该理顺新的关系,研究新的方法,构建互联网时代下新的法律体系。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同时,借鉴其他国家好的经验,不断探索出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治理格局。促进校园网贷规范化同样需要整个社会共同的努力。国家相关的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及时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及时引导P2P平台强化利率定价机制建设,建立监测和预警机制;并联合其他部门对校园贷中涉及违法的现象展开彻底的调查,严厉打击非法平台。
(二)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完善市场准入与退出规则
大多数p2p网贷的资金来源于民间,市场中存在的社会问题也加大了这个行业的法律与市场风险。在信用体系建设不够完整,客户信息的收集具有局限性的情况下。加快p2p网络借贷平台与央行征信系统的共享与对接。在加强民间信用体系建设的同时,更应注重保护客户隐私,完善相关隐私权保护法律,明确采集信息范围及使用范围,避免个人信息在网络中大规模流传;其次,可建立黑名单机制,制定信用惩罚规定,将信用信息与居民日常生活相联系,起到一定约束与威慑作用。市场中的借贷平台大多良莠不齐,在准入门槛较低的情况下,一些不法分子趁虚而入,可结合国内外经验,在考虑行业生存底线的同时,从市场许可、资金实力、公司高管从业资格与技术水平等方面设置一定门槛。
(三)提高行业自律水平
p2p平台也应主动接受调查,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及管理措施,保障业务的合理合法,防止大学生各类身份信息的泄露,适当提高整个行业的规范程度。在办理业务时,应主动告知借贷者监护人其借款数额、借款期限等相关信息,并明确借款存在的真实风险,尤其是真实的利率及附加的各种费用等名目,以免学生陷入过度借贷困境。网贷平台中的各种领军企业,可联合建立行业组织协会,进一步制定从业人员行为规则,开设公众监督热线,加强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教育;与监管部门协同配合,整顿行业内不规范现象,对违法犯罪企业进行查处和注销,从而规范和引导行业健康全面发展。
(四)提高学生主体自身素质
学生主体也需树立合理的消费理念,勤俭节约,提高自制力,合理控制消费。加强提高辨别能力,更主动的去了解互联网安全,去学习金融知识,了解金融风险,在借贷面前保持清醒。学会自我理财,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收入。要学会合理使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应加强金融知识及互联网安全方面的教育,从多种途径展开有效果、有意义、有参与度的教育活动。将合理的消费观念合理的融入到各种文化活动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加强学校自身制度建设,加快培育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家庭成长环境也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老师,家长应重视教育孩子的消费观念,在做好表率的同时通过合理的方法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合理引导孩子的消费观念。社会各界都应积极主动配合,制造良好的媒体环境,使大众媒体对学生的影响发挥到有效层面。
参考文献:
[1]王英姿: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及风险现代商业[J]2016,(28).
[2]高芳放: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调查中国青年研究[J]2015,(02).
[3]高红莉:“90后”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现状及其引导研究[R].成都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4]黄良夏:我国p2p网络借贷法律规制问题研究[R].硕士论文.
[5]张哲:论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法律规制.
作者简介:李思颖(1997-),女,武汉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互联网金融;袁亮(1980-),男,职称:讲师,毕业于美国大河谷州立大学,金融专业,研究方向:网络化教学与价值投资。
(通讯作者:袁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