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涿州市大邵村中心学校 杨子雨
有趣的一堂课
河北省涿州市大邵村中心学校 杨子雨
语文课上,慵懒百态:有的抓耳挠腮,坐立不安;有的匍匐在桌面上,百无聊赖;有的窃窃私语,聊得火热……突然,语文老师提问:“杨煊赫,请你来说一下《笨笨童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杨煊赫慌乱之中,歪歪斜斜地站起来,吞吞吐吐地说道:“‘我’……从小学习……不用功,成绩……不好,父母没有……没有责怪。有一次,‘我’想……为父母做一个……一个……”杨煊赫突然停了下来,把脑袋凑近书本,然后又把书放到桌子上,俯下身子去看,随即又用左手把书拿起来,右手一根手指横到嘴边,最后两手拿书,终于挤出了一个词:“花圈?”
一时间,全班都静了,没人说小话,没人翻书,没人出怪声……似乎一片树叶落到地上的声音都听得见!“花圈!”老师惊叹道,最后的一个“圈”字是伴随着独特的“沈氏”笑声发出来的。
还是寂静,终于,不知是谁轻轻地笑出了声。这就像是导火索,紧接着全班“炸”开了——此起彼伏的笑声冲出了教室,闯入了走廊,滚下了楼梯,回荡在操场上空,经久不息。
此刻,丑态百出:有的仰头大笑,嘴巴故意张得大大的,好像是要把谁生吞了;有的则用手捂着嘴笑,不敢出声,使劲儿忍着,全身都颤抖起来,跟触了电似的,不过也没忍多长时间,手拿开了,笑声“破口而出”;还有的身子趴在桌子上,双手捶着桌子,“哈,哈,哈……”作“嚎啕大哭”状……全班只有老师还一副端庄的姿态:一只胳膊撑着桌子,腰却弯了下去。
笑声变低了……渐渐消失了……同学们也进入了《笨笨童年》的世界。
点 评:
本文构思巧妙,语言幽默,匠心独具。语文课上的一个“口误”引得哄堂大笑,进而扭转了原本慵懒的听课状态。小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收到了引发读者共鸣的效果。
(指导教师:杨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