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秉华:井冈山精神的传薪人

2017-09-12 05:55:50
中国老区建设 2017年6期
关键词:老红军井冈山家人

□ 罗 阳

在江西省井冈山市,许多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老头儿:从满头黑发到白发苍苍,他48年如一日坚守在义务宣讲井冈山精神的第一线,荣获了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宣部“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等260多项荣誉。

有人称他为井冈山上的“活雷锋”,有人说他是井冈山精神的“播种机”,而在这个老人毛秉华眼中,自己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说:“我们的入党誓词中有这么一句‘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自己举了手,说话是要算数的。”

48年如一日,井冈山精神不离口

“当年为了这面红旗,在井冈山死了4.8万多人,刻在纪念碑上的只有15744人,许多烈士连名字都没有留下。”这段历史,毛秉华讲了一遍又一遍。

1929年,毛秉华出生在井冈山一个革命家庭,父亲是苏区干部,哥哥是革命烈士,这样的家庭背景让毛秉华从小就受到革命的教育和熏陶。1989年毛秉华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岗位离休后,就踏上了义务宣讲井冈山精神之路。

从井冈山烈士陵园,到当地学校、部队、机关单位,再到北京、上海、香港等地,毛秉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要讲上300多场,最多一年达700余场。有时上午在外地讲课,下午就要赶回井冈山,晚上还要为外地参观者讲课,他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永动机”,最多时一天讲过6场,每堂课几乎都是两个小时。

如今,尽管已88岁高龄,毛秉华依然井冈山精神不离口,走到哪就讲到哪。但毕竟年纪大了,又曾动过手术,对他的身体,家人不无担心。老伴有时会心疼地“埋怨”:“这么一大把年纪了,也不知道累,万一你累倒了我可怎么办?”

毛秉华总是笑着说:“我身体的‘零部件’虽然有点毛病,但‘主机’没什么大问题。大伙千里迢迢来到井冈山,都是带着对党的深厚感情来的,我不能让他们失望,宣传井冈山精神是我晚年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事。”

毛秉华常常带病坚持上课。有一次,他生病住院了,有几个单位打电话邀他去讲课,家人不同意。他瞒着家人偷偷溜出医院,又跑到了宣讲一线。

把井冈山精神传遍大江南北,是毛秉华最大的心愿。

辗转全国自费寻访老红军

毛秉华所讲的井冈山历史生动有趣,甚至有游客说:“宁愿少看一个景点,也要听毛老师的一堂课。”一些地方组织干部职工来井冈山学习时,也都事先与毛秉华联系,邀请他讲讲井冈山精神,毛秉华有求必应。

这背后,自然少不了毛秉华的一番心血。

1968年调任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时,毛秉华就开始收集井冈山斗争史料,为后来的宣讲积累了第一手资料。离休后的几十年里,他有了更多空闲时间,只身一人,自费跑遍了京、沪、赣、闽、湘、粤等地的城乡,深入边远地区和农村,寻访老红军和他们的亲属,搜集了不少革命文物,如今都珍藏、陈列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和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展厅,同时老红军们的故事也化为他宣讲中的生动事迹。

寻访老红军的旅程中,毛秉华吃了不少苦。有一年,毛秉华要拜访一位老红军,到达目的地后,对方因某些原因推迟了见面时间。毛秉华摸着口袋里不多的钱,找了一间当地最便宜的旅社住了下来,一连吃了好几天的开水泡馒头。

辗转全国各地寻访老红军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多年来毛秉华日子过得清贫,家中几乎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有一次过年时,家人花了几百元为他买了件新衣服,毛秉华一问价格马上逼着家人把衣服退掉了,还讲起当年红军吃红米饭、喝南瓜汤的艰苦生活。

家人常开玩笑说,毛秉华在家就是一个“抠门老头”,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用,剩饭剩菜也不准随便倒掉。他的“抠门”和“执拗”,家人都早已习惯,尤其是妻子熊瑛,看到毛秉华对义务宣讲事业的痴迷,一直默默支持他,承担起家中的一切大小事务。就连平时走亲访友的事,毛秉华也很少参与,他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在了义务宣讲的事业上。

要一直讲下去

毛秉华义务宣讲井冈山精神,给自己定下了四条原则:不接受宴请、不收取讲课费、不参加当地安排的观光旅游、不收受任何礼品。为了退回一些单位赠送的物品,他甚至还倒贴了不少包装费、邮寄费,一些实在无法拒绝的,都上交给了党组织。

有一次,毛秉华接待了60多位台湾同胞,台胞们听完报告激动不已,执意要付报酬,毛秉华坚辞不受。后来他们还是寄来了600美元,毛秉华把钱捐给了市政府,用于正在建设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并刻上了台胞单位的名称。

毛秉华常说,钱财乃身外之物。他的大部分离休工资除了用于宣传井冈山精神,就是资助贫困学生、贫困家庭。

鹅岭乡农民谢新华家境贫困,三个女儿都在读大学,生活难以维持,毛秉华获悉后,立刻送去2000元助学金;他到大山深处湘州村搞调查时,看到该村小学教室漏水,天花板一块块地掉下来,很不安全,于是拿出1.2万元维修校舍;畔田学校的尹桂萍两姐妹,父亲因车祸身亡,母亲改嫁,家中仅有70多岁的爷爷奶奶。毛秉华了解情况后登门慰问,每年资助这两姐妹学杂费和生活费750元,直到5年后两姐妹去到母亲身边……离休多年来,毛秉华上交的特殊党费、赞助公益事业和帮助贫困群众的资金累计达十多万元。

除了自己出资,毛秉华还四处“化缘”,动员社会力量资助贫困群众。有时他讲完课,一些干部群众、企业负责人问他可以为他做点什么,毛秉华总是说:“我个人讲课一分钱不要,如果你们确实想帮井冈山做点事情,就帮帮山里的贫困学生吧,还有一些孩子上不了学。”

就这样,毛秉华牵线搭桥,先后引资500多万元,解决了一些学校的危房改造、校舍扩建、交通和饮水等问题,为860多个贫困孩子圆了上学梦。

而今,毛秉华已被数所大学聘为兼职教授。2014年成立的“毛秉华工作室”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由最初六七个人扩展成现在80多人的强大宣讲团队,应邀赴全国各地宣讲1.5万多场。

有人劝毛秉华,快九十岁的人了,宣讲的事情有别人在做,是时候多休息休息了。

毛秉华却认真回劝道:“我是共产党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职责,是宗旨,要用一生来践行。”他说,只要还能说话,宣讲井冈山精神的事就会一直做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本文图片来自互联网)

猜你喜欢
老红军井冈山家人
井冈山诗五首
老红军
最好的养生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海峡姐妹(2019年9期)2019-10-08 07:49:16
致敬井冈山
当代音乐(2018年11期)2018-06-30 14:43:16
我家有个老红军
红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 09:16:44
家人不支持直销怎么力?
三任总书记哀悼105岁老红军
侨园(2016年8期)2017-01-15 13:57:29
井冈山抒怀
红土地(2016年12期)2017-01-15 13:47:05
我的家人
亲子(2014年9期)2014-10-23 10:04:11
百岁老红军 关爱谱新章
中国火炬(2012年4期)2012-07-25 10: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