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舟
很多人以为,美国记者斯诺于1937年10月出版的《西行漫记》,是最早向世界介绍井冈山斗争的文字载体。实际上,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苏联《真理报》就对井冈山的斗争进行了几次宣传,比斯诺对井冈山的介绍早了九年。
从1927年10月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了井冈山这个中国革命史上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那么,为中国革命奠定了坚实基础的井冈山斗争,是从什么时间开始被世界所了解的呢?
1928年2月25日结束的共产国际中央执委会第九次扩大会议,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基本纠正了对中国革命现实的错误认识。
3月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机关报《真理报》在刊发“共产国际执委会全会讨论中国问题”这一消息时写道:“在湖南省,除南部以外,茶陵、永兴和酃县地区也都举行了农民起义。在江西省,根据地方同志的来信,永新、莲花和全南县组织了苏维埃政权。”而文中写到的茶陵、酃县、永新、莲花等县,就是井冈山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929年7月2日,《真理报》登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统一的“假象”》的社论。社论指出:“彭德怀、方军敏(方志敏)、王佐、袁文才,特别是朱德和毛泽东的红色游击队运动……在两年之间辗转战斗于许多地区和省份,占城夺池,到处闹起了革命……它必将引来数以百万计的新生力量加入新的起义大军。”社论所预言的革命前景,不久就被红军逐步发展壮大、各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的现实所证明。
7月24日,《真理报》刊登了一篇署名阿·伊文的稿件,再次重点介绍了井冈山和红军指挥员:“朱德、毛泽东、彭德怀、黄公略、王佐、袁文才……他们的名字却是江西、湖南、广东名流绅士地主们的心腹之患。”“彭德怀去年率军队来到朱毛工农红军一边。今年1月,朱德和毛泽东撤离井冈山时,彭德怀与王佐留下继续战斗,进行顽强抵抗,直到敌人重炮将山上的工事全部破坏时,他们才开始撤退。”不难看出,这篇稿件对彭德怀率部在井冈山坚持留守斗争的情景进行了重点描写。
从《真理报》的报道来看,井冈山根据地所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一开始就得到了包括苏联在内的全世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