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石材厂的兴衰

2017-09-12 05:55:44
中国老区建设 2017年6期
关键词:石材村庄补偿

□ 邱 婷

这是一片古老的山体,漫山遍野的马尾松下,是坚硬无比的花岗岩石,深深地埋在山林之中。连绵千余公里的大别山脉中,松林深处的山里人家,分散而居,世代不息。

2016年腊月的一天,一声巨响,打破了这个山村的静寂。随之而来的是一顿谩骂声,回响山间,但没多久就停下了。不多久,一辆警车开来了,从里面下来几个警察,走进村里。又过了很久,另一辆闪着警灯的公务车进了村。

两辆白色的汽车,停在萧索空旷的村口,格外显眼。一时间,村内村外的人,见状闻声,无不围观而立。

山脚下的人家,靠山吃山,本来最多福气,如今似乎也多了几分怨气。

原来,村里杨家的女婿买的新车,刚开进家门就被山上石材厂爆破的飞石打坏了,家里的太阳能热水器也被飞石撞破。这可气坏了一家老小,杨家老人当时就气急败坏地走到村口,破口大骂,引来四邻张望。

还是年轻人机灵,立即打电话报了警。镇派出所的人来了,勘察过后发现没有人员伤亡,总算是舒了口气。他们拍了一些照片,然后安抚情绪激动的老人家。

县安监局的人随后也来了,勘察一番后,立即找到石材厂的负责人,勒令其立即停止生产。

这石材厂的负责人,不是别人,正是村里的干部。村里的其他干部能来的也在第一时间赶来了,了解事故经过后,便开始进行私下调解。

当公家的车离开山村,围观的人散去,这件事似乎就这样私下和解成功了。

不知从哪传出的消息说,这次杨家的损失全由石材厂的爆破队负担,石材厂暂停生产,进行调查整顿。

然而,村里许多人并不满意这样的结果,他们的意见是,不允许石材厂继续生产。

争吵不断,但生产一直在继续

石材厂主要开采和加工花岗岩及副产品。15年前,山村里一位村民申请了在集体山林开采石材的营业许可,成立了个体经营的石材加工厂,成为了石材厂的老板。

然而,不久就出现了问题,矿场选址靠近山脚村民房屋,一次爆破,震坏了村民的房屋,老板上门赔礼道歉,赔款平息。虽如此,其他村民却甚是担心,说不定哪一天,飞石砸中的是自家房屋,因此经常阻扰石材厂生产。石材厂便开始周旋,通过协商,在石材厂生产影响程度大的范围内的3个村民小组中,石材厂每户每年补偿1000元钱,以此平息村民怨气。同时,石材厂在山的西北侧,也就是远离山脚人家的位置,重新选址开采,并开始寻找新的合伙人。

但是,正是这个避免纠纷的新矿坑的开采,反而引发了更严重的问题。

原来,新选的矿址,位于山谷,接近村庄河流源头,甚至直接毁坏了附近3个村小组的水源地。

随着石材厂生产逐渐开展,除了原先的碎石噪声外,村民发现自家的饮用水变得浑浊不堪。于是,几位村民找到村里年长有威望的人,一同去找石材厂谈判。最终,关于水源的问题,石材厂又通过补偿与村民私底下达成了协议:一是,石材厂参与并负一定责任,尽快修缮或寻找新的水源地,改善饮用水质;二是,在原来受影响的3个村民小组中,补偿每人250元,按户计算,年尾补偿到位。

这样处理之后,在新的水源地修缮,管道铺就到位,年末补偿到户后,村民便不再有任何话说。

石材厂继续开采、进行加工生产。坑洞在不知不觉中扩大,向上伸延,直到没有极好品质的花岗岩石开采。老板似乎预见石材厂的前景,他将自己的股权全部转手卖给了他的合伙人。

第一次停工

从此以后,石材厂的生产便不再稳定。既是源于山体矿石开采潜能穷尽的趋势,以及近年乡村石材需求市场萎缩;也是因为不再有一个像原来老板这样的具有极广人脉和强大执行力的管理者。

更关键的原因是,前任老板的离开,原来与他有关联的家族成员不再会因为碍于情面而与石材厂公然“作对”。

石材厂转让股权给了一个江西商人经营后的2012年,村庄与石材厂的矛盾激化了。村民们有的把石材厂的机械零件强行拆掉扣押,有的扬言要在网络上曝光,甚至有的去县城进行上访......

这次人们反映的问题不仅仅是噪声,是水源,还是因为载运石材的重型汽车轧坏了村庄公共路基,甚至是部分农地,更是因为陆续扩展的矿洞,在进行爆破时产生的强大声波,破坏了村民的房屋,并且一年比一年严重,村民的房子里,裂痕越来越多。

一方面,村民疼惜自己多年努力才修成的房子,另一方面,他们愤怒这种莫名奇妙的意外伤害。有人说,“本村本族人可以顾着情面,外乡人开采着小组的东西,把钱放进他们自己腰包,最后,自己人上着哑巴当”。

于是,在那一年的春节,几经商量,几家房屋因爆破有损的户主带头跟当时的石材厂老板谈判,希望对房屋损伤有个说法。从那一年腊月到新的一年的正月底,经过多次寻找和协商,最后,石材厂允诺分别给几户人家房屋修缮费2000元,另外,把每人每年的补偿费增至350元,提议村民可以进行监督每次爆破的炸药使用量等。

自那次与石材厂长达一个月的协商后,村民照旧生活,石材厂依旧生产,只是,经营者再次变换。江西人生产了一年又走了,本地一个有背景的人成为大股东。这个人极为通晓人情世故,也是原来跟石材厂闹得最厉害的一户人家,他请了附近几个村小组里常年在村的有威望有脸面的人一起,进行沟通,一来二往,可以私底下解决的事情,再也没有进入公众视线里。

只可惜,事情总不是这样简单地可以结束。前年,不知是谁向上面举报,结果就是,环保局来人勘察,各项指标不达标,最后叫停了生产。投资人果断撤资,石材厂停工了一年。尽管不知道是谁举报的,但是村民们无不暗自窃喜,无不感叹着“这个石材厂就不该开,只是,当初是自己人搞出来的,否则……”

再一次被叫停

这一年的停工,似乎在实质上并没有给村民带来多大的影响。人们仿佛习惯了轰隆的机器,习惯了空气中的粉尘;习惯了依然浑浊的饮水。那些因骤然停工积压的碎石堆积成山,那些处理不掉的石粉填满湖塘,那些昔日运转的机械生了红锈,那些贴满安全章程的工房逐渐积满灰尘......

当生活回到最初平静模样时,人们却早已经习惯了嘈杂。

眼看这样一个运转了十多年的碎石场,终于停工了,许多人嘴角露出了微笑。有人说,本是大好河山,如今,山无山貌,水无水容,不能回到开始,总不至于没有将来吧!可是,这个曾经创造财富、或许依旧孕育着财富的大山,总有人是不愿意放弃的。

在停工一年中,尚未处理的石材,村干部或是以集体的名义进行变卖,或是用于村里“村村通工程”和池塘整修。好歹是取之于山、用之于民,村民仿佛是第一次感受到这个已经开办了十几年的石材厂,给村庄公共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福利。

这一次,村干部赢得了村民的好感,不久,村干部将这个将近停工一年的石材厂再次办了起来。

与15年前相比不同的是,这次石材厂不是私营企业,或是股东合作的股份制企业,不再有强大的家族关系支撑,也不依靠某一个人的头脑经营,而是成为了为村庄创收的村集体企业。它由村干部领头,村两委班子支持着,依靠着一个集体的智慧来运转。于是,仅仅停产一年的石材厂里,机械再一次动了起来。

然而,本文开头发生在今年腊月里的这一次爆破事故,石材厂再一次被叫停了。开办了十几年的石材厂,几经波折,在与各方的力量斗争中,维持基本运转;但在目前的境遇中,它是否还能重新开张?◀

短评

山上的石材是村民共有的集体资产,石材是这个贫瘠山村的唯一可观财富,在各方的利益争夺和算计中,成为每一位村民关注的焦点。但村民对于石材厂的感情是复杂的。

生产的停滞无一不是因为村民对石材厂生产或明或暗的反抗,而生产的持续,则是源于石材厂对村民情绪进行了安抚,对利益进行了补偿。但是,就像反抗是暂时的,妥协也是暂时的。只要有一个村民领头,一致团结叫停石材厂的阵营就形成了;可是,也只要有一个人领头,因为受惠妥协了,这个脆弱的阵营也就立即瓦解了。

开与不开,或是谁人来开,村民并没有注意太多;他们在意的是,起码不损害自身的利益,否则必须发声;倘若有福利,即便默认伤害也未尝不可。伤害时抗议、谈判,恩惠时感激、纵容。而这一切都只是围绕着自己的小家庭、小村庄而来,仿佛难以有更多、更深的忧虑,更难有精诚的团结。可见的物品损失虽然补偿了,由此带来的山体的破碎,还有村庄人关系的裂痕,又如何弥补呢? (邱婷)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猜你喜欢
石材村庄补偿
2020年《石材》目录
石材(2020年12期)2021-01-15 00:16:34
我的小村庄
为何石材难以大量飞入寻常百姓家
石材(2020年7期)2020-08-24 08:27:54
石材洞采风险预防
石材(2020年6期)2020-08-24 08:26:52
2019年中国石材贸易仅86亿美元,再次表现深幅下挫——中国石材贸易已经失去多个世界石材第一
石材(2020年5期)2020-07-27 01:50:06
村庄,你好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5:08
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应用
山东冶金(2019年5期)2019-11-16 09:09:38
解读补偿心理
村庄在哪里
植物补偿和超补偿作用
现代农业(2015年1期)2015-02-28 18: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