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

2017-09-11 06:21芦鹤媛许世友李弘扬徐文彬
西部论丛 2017年3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

芦鹤媛 许世友 李弘扬 徐文彬

摘 要:开放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放宽了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时间和空间,提高了自由性,有助于实验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合作,促进学术思想的交流碰撞,活跃实验氛围,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是促进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实验的重要措施。本文将简单讨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验室开放管理方法,希望能对大学生创新、高校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实验教学 实验室开放管理 大学生科技创新

目前,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多数是以课余活动的形式展开,这样虽然更加自由,便于激发学生创造性,但是如果缺少完善的制度管理,则会降低实验室的利用效果,阻碍大学生科技创新脚步。要想让实验室保持自由开放,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

一.建设结构科学合理的实验室队伍

大学生实验室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这个平台进行的实验很多,因此常常会有多个学科交叉碰撞的情况产生,如果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学生很难自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想要解决这样的局面,高校必须组织起一支高水平、多层次的结构科学合理的实验室管理队伍。但是与此同时,由于这个平台并不属于日常课程,高校投入太多人力物力财力去进行建设并不现实,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使得这个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目前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在现有的实验室队伍中进行改善提升,挖掘实验室队伍的潜力。对指导老师的行为进行规范,帮助指导老师树立起正确的指导观念,掌握科学的指导方法。通过指导老师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不断提高自己的指导水平。将指导老师培养成为多方面、与时俱进的实验人员,以满足实验室对多方位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去找寻富有创造性和实验精神的优秀学生,劝说他们自愿加入到实验室队伍中来,通过对他们进行培训,使他们有能力能够帮助实验室做一些简单的日常工作,比如日常值班、器材管理、安全卫生检查等。虽然这些学生不具备指导老師的作用,但是却可以极大地减轻指导老师承担的任务,帮助实验室管理更加完善。

二.健全开放实验室管理原则

(一)计划性原则

想要提升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效果,管理人员需要对进行实验的学生进行计划审核,只有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计划的实验项目才能够在实验室中进行,这样一来能够减少很多不具有实验必要的实验,让实验室的设施落实到真正需要的项目上去,提升实验室的效用。管理层对大学生提交的计划审核标准最好能更加具体,细化到学期目标、假期目标、季度目标、年目标等等,这样即可以督促学生更加科学有序地安排实验流程,有能够提升实验室的资源利用率、技术指导针对性以及管理效果等。

(二)时间时效性与连续性相结合原则

保持实验室开放时间的连续性,可以帮助学生在需要的时间及时进入到是要状态中去有助于实验效果趋于细致化、精准化,也有助于学生对实验更深层次的剖析,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和专注。这种措施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在保持实验过程的连贯性的情况下,也能够开发实验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但是,不合理的连续有时也会适得其反,滋生惰性和低效率等不良情况。因此,开放实验室还必须重视实效性,避免因为无限制的实验时间导致学生拖延实验进程。导师需要根据学生提交的计划表等文件对学生实验过程进行了解、跟进,保证实验有序进行。根据实验进程合理安排学生可利用时间,在保证实验时间足够的情况下又具有一定的压力。这样将时间持续性与时效性相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实验进程,取得更好的实验成果。

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一)建立奖励制度

对于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实验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学生,学校需要给予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奖励,设立专门的奖项用于奖励这些优秀学子,同时也可以授予他们一些荣誉称号。在学校日常的评奖评优中,也可以适当增加科技创新成果所占的比重,向学生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对于一些比较有发展前景、有进一步推广价值的实验项目,学校可以给予进行这些项目的学生一定的免课特例,学生可以选择免去某一门选修类课程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实验,保证他们能够在实验中全身心投入,从而取得更加优异的实验成果,成为全面发展,具有创造性的科研人才。为了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中去,学校可以组织多项围绕科技创新展开的活动,设立比较优质的奖励,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从参与中发现科技实验的魅力,提升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学校科技创新实验的发展。

(二)建立指导教师积极性鼓励制度

对于负责带领实验队伍的指导老师也需要给予一些奖励,让他们从学生的成就中也能够收获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才能给予学生更加优质的指导。指导老师在学生进行实验过程中花费的心血是非常巨大的,他们往往肩负着艰辛而又繁重的指导任务,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一方面他们承担着学生实验的指导工作,另一方面,他们还需要对实验室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任务非常繁重。而且随着高校的发现进步,学校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涉及到的学科知识也越来越丰富,这就要求指导老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和发展自己,不断打破学科限制,拓宽知识面,为此需要付出的精力也是巨大的。为了保证学生实验的积极性,指导老师经常需要陪同学生进行实验,直到最后一名学生离开实验室,与传统的教学任务相比,指导实验需要付出的心血和精力都是更加巨大的。因此,学校对于指导教师需要给予足够的奖励,研究经费必须落实到位,当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取得实验成果时,也必须对指导老师进行一定的资金奖励。根据指导老师手下项目取得的成果,适当地给予老师一些荣誉称号作为精神奖励。

四.总结

为了促进大学生科学创新实验的良好有序发展,促进高校实验室管理更进一步,高校必须针对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进行提升和改善,明确实验室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实现科技创新实验进程的合理有序性。建立健全奖励机制,促进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促进科技创新实验繁荣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徐洪珍,李茂兰.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09(28):294-297.

[2] 马彦周,孙劲松.对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31):169-171.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浪漫的材料
以人为本: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素养在实验教学中的落实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以人为本: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素养在实验教学中的落实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