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2017-09-11 17:34刘畅
中国科技博览 2017年28期
关键词:国家补贴新能源汽车节能

刘畅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以及新能源汽车的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联系国家补贴政策,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目前发展的现状以及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节能、新能源

中图分类号:T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8-0300-02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GDP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从奢侈品普及成为老百姓的日常代步工具,从而深入到千家万户。路上行驶的大多是燃油汽车,大量的燃油消耗以及尾气排放,导致环境的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人们愈发意识到保护环境的的重要性,所以新能源汽车1作为环保的重要手段来到了我们身边。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呈爆炸式的增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也一跃成为全球第一,面对这可喜的成绩,我们不禁好奇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是怎样的?

2.研究分析

2.1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历程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21世纪初,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处于萌芽阶段,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2006年我国政府开始着手于制定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政策,相关标准等。《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正式開始实施。2008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元年,早期新能源已经研发成功,进入量产阶段。2008年新能源汽车销售899台,同比增长117%,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在各大国际车展上频频亮相,新能源汽车如雨后春笋,纷纷崭露头角。2014年在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车呈现高速爆发增长,同比增长可达数倍之多。

2.2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是人口大国,我国经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呈现持续繁荣的景象,并赶超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持续繁荣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身边的环境也在不断恶化,碳排放的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2不断加剧,日趋增多的汽车尾气也导致了我国北方地区冬日的重度雾霾天气。根据公安部数据表明,截至2016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9亿辆,其中汽车1.94亿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环境的不断恶化与汽车的尾气排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的石油消费国,对石油的消费十分惊人,但是我国的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不到2%。我国却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并且我国的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于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伴随着世界石油储量的不断减少,油价也会日益上升。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涉及四十多个行业,关乎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就业机会,反映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开始发展起来。

2.3 产销情况

根据汽工协3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的汽车产销总量在2016年增长的十分迅速,达到历史新高度,全年的汽车生产量达2811.9万辆,全年的汽车销售量达2802.8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1.2和9.0个百分点。

去年12月,生产汽车306.3万辆,销售汽车305.7万辆,单月销售量第一次突破300万辆的大关,产销量比11月同比增长1.7%和4.0%,比2015年同时期分别增长15.0%和9.5%。

面对这样喜人的增长成绩,让我们对明年的汽车销售行业即为看好,那么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情况又是如何,让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2016年,新能源汽车生产51.7万辆,销售50.7万辆,同比增长51.7%和53%[1]。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41.7万辆,销售40.9万辆,同比增长63.9%和65.1%;

2.4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障碍

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是否成熟持有怀疑态度。目前市面上新能源汽车的可选择性远不及传统燃油汽车,而且外观等方面往往不尽人意。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来源主要来自于电动机,而目前电动机的可输出功率也远不及内燃机4,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足。新能源汽车是新兴产业,各车企走的发展路线各不相同,这也就导致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标准不统一,甚至某些的汽车的充电接口都不相同,这无疑加大了充电桩(站)的建设难度。虽然我国有出台一些相关的标准政策,但都是针对于安全和性能的测试,但是对于电池的规格,充电桩的功劳,充电接口的标准等问题一直没有颁布,这也造成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大障碍。

2.5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优势

节能环保是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和最大优势,在环境不断恶化,温室效应不断加剧的今天,环保节能似乎是人人都不陌生的的常见词汇,而且绝大多数消费者也都大多开始注意到环保的问题。而无需承受油价也是新能源汽车的优势之一,面对国内石油价格不断上升,而且政府又制定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这似乎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又是一个良好的机遇。

2.6 碳积分的实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影响

2016年年底,《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也就是俗称的碳积分的政策落地,这有利于利好持续发展,单辆电动车的碳积分根据此车的电池容量和能够续航的里程决定的,类比加州的核算方法,东风日产每销售一辆Leaf能够有3分的碳积分,特斯拉每销售一辆60kWh的Model S能够积5分,仅2015年特斯拉就销售五万多辆Model S,单凭碳积分交易的净盈利可达1.68亿美元。我国新能源车企在碳积分政策的引领下,业绩将显着提升。

2.7 政府补贴的分析

碳积分是政府针对于车企的利好政策,而由于新能源车企的骗补风波,国家持续缩紧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2015-2016年月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变化情况》可以明显的看出由于国家针对于车企骗补核查,2016年下半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不断下降。陈清泰5表示:“对于新能源汽车要保持头脑冷静,行业的发展还有很多短板和瓶颈,如果不慎,行业可能会出现断崖式下跌。”在2017第十三届中国(临沂)新能源汽车、电动车及零部件展览会中,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低端新能源电动车占据了半壁江山,而真正属于新能源汽车范畴的车辆却是少之又少。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缺乏竞争力,关键技术瓶颈凸显,我国目前在电机、电池、电控等核心技术上尚未取得重大进展,与国外产品差距过大。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面临一种没有补贴就没有销量的局面。新能源车企过于重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扩张上,在产能方面倾注了过多的资源,而对于技术的研发却不怎么热情,因为研发耗时又耗力,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可观的利润,因此过于依赖国家财政的补贴,这无疑使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国际竞争力大打折扣。我国于2015年2月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全球第一,但这是产量和市场的第一,而并非技术的第一。

2.8 其他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态度

美国同我国一样也是能源大国,对此美国政府制定了减少能源消费的发展战略,国会为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为此专门制定了法律,并且政府十分重视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采购。新能源汽车车主享有美国政府减免的数千美元的税收抵扣,美国政府同时加大了对于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日本也计划大力发展充电基础设施,日本政府计划在2020年前建成200万座普通充电桩,并且实现下一代汽车的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50%。对于下一代汽车实行绿色税制,免除重量税和取得税,对于新能源汽车日本政府还有金额不菲的补助金。

德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态度较美国日本就比较谨慎,走先研发技术,再市场销售的道路。德国将电池的研发,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基础设施建設并为三大重点研发范畴。新能源车企和消费者在德国并不能直接获得补助,因为德国将财政资金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降低上。欧盟也是对于能源的消耗政策不断进行调整,加大对于节约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

3.结论分析与建议

3.1 针对新能源汽车发展障碍的解决方法

新能源汽车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6,虽然市场增速可观,而电池问题仍待提高,配套充电设施仍需加快推进建设。在《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指出,积极推进充电基本设施建设和大力开展充电设施关键技术研究。把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带动新能源汽车创新项目,电池研发创新项目的积极发展。这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转型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我国自主品牌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进入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的就有比亚迪、吉利等自主品牌。这是我国产品“走出去”战略方针的又一次实践,同时“走出去”的不仅有产品还与我国的技术和服务。尽快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相关基础设施的标准,统一的标准涉及技术规范甚至关乎产业的未来,也有助于国家资源配置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保障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于普及。

3.2 新能源汽车依赖政府补贴的解决办法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只能使新能源车企在的技术研发和创新上下功夫。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实施制造业升级改造重大工程的通知》中将核心技术的发展列为新能源汽车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借骗补核查风波,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将会持续出现下坡状态,倒逼车企进行技术创新。随着骗补风波的落幕和新的补贴政策出台,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逐渐回归平稳发展,科技创新才是发展的主路。

3.3 其他国家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对于我国的启示

我们从美国、日本、德国三个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鼓励政策来看,三个国家都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同我国一样,美国政府和日本政府都对新能源汽车的车企和消费者进行补贴或免税,毫无疑问这一举措能够使企业得到直接的利润来源,使消费者得到直接的利益好处,增加了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积极性,也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是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过于薄弱,在一些三四线城市甚至没有充电桩,这大大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此我国要像日本一样大力发展基础充电设施。德国先提升技术再发展消费的发展模式也值得我们借鉴,这对于我国面临的市场第一而技术不到位的局面有彻底的改善作用。

3.4 结论分析

新能源汽车在近几年井喷式发展的背后也蕴含着诸多问题,由图表3.9我们能够看出在环境不断恶化的将来新能源汽车将会是一个发展趋势,在国家补助退坡之后,新能源车企只能将发展的道路转归到科技创新上,只有科技创新才能解决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弊端,才能提高消费者的认知,伴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终将会有大的作为,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 王小峰,于志民.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科技导报,2016,(17):13-18.

[2] 张乐婷.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J].重型汽车,2016,(02):40-41.

猜你喜欢
国家补贴新能源汽车节能
关于做好本市可再生能源发电国家补贴清单项目确认工作的通知
广州发布新能源地方补贴标准通知纯电/插电式车型无地方补贴
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中国家补贴的政策组合选择分析
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中国家补贴的政策组合选择分析
浅谈新能源汽车的概况和发展
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思考
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暖通空调的恒温恒湿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