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时机的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效果

2017-09-11 07:35赵学梅张丙芹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8期

赵学梅+张丙芹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时机的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4月收治的88例盆底肌力≤3级产妇,根据产后不同时间段盆底康复护理分为观察组66例患者(其中A组22例、B组22例、C组22例)接受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照组(D组)22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A组患者产后6~8周实施护理,B组患者产后8~10周实施护理,C组患者产后10~13周实施护理;D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各组患者产后盆底肌电生理指标及动力学。结果:观察组66例患者盆底收缩压力、静息压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中不同时间段各组盆底收缩压力、静息压力比较(P>0.05)。结论:临床中对产妇早期不同时间段实施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产妇盆底功能及提高盆底肌力,但不同时间段相互间差异并不显著。

【关键词】 盆底康复护理;不同时机;盆底功能;盆底肌力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8-111-01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是临床中常见产后并发疾病,其临床症状为尿失禁、盆底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等,若无法得到有效治疗,则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心理健康[1]。本次研究,对2016年11月~2017年4月收治的66例盆底肌力≤3级产妇实施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取得显著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4月收治的88例盆底肌力≤3级产妇,根据产后不同时间段盆底康复护理分为观察组66例与对照组22例。对照组中,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5.7±3.24)岁,孕周37~43周,平均孕周(39.0±0.58)周;观察组中,年龄19~35岁,平均年龄(26.5±4.1)岁,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38.5±0.56)周。比较两组产妇临床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收入标准:(1)产妇接受康复护理后未发生异常症状;(2)分娩过程中产妇盆底肌肉无撕裂伤;(3)患者分娩方式为自然分娩;(4)患者自愿參与本次研究,且知情。

1.2 方法:

对照组(D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包括:健康宣教、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干预,A组患者产后6~8周实施护理,B组患者产后8~10周实施护理,C组患者产后10~13周实施护理,具体方法如下:由专业治疗师对不同时间段三组产妇实施针对性护理,生物反馈训练、低频电刺激、盆底肌训练等。生物反馈训练及低频电刺激采用PHENIX USB 4型号低频神经肌康复仪,使产妇取平卧位,分开双腿,将电击棒置入阴道,对腹肌收缩、盆底肌电活动进行测定,通过图像反映出产妇肌电图形式,每次持续治疗20分钟,共治疗10~15次,2次/周。盆底肌训练方式为主动缩紧肛门、单次收缩不少于3s,随后放松,反复持续25min左右,3次/d,持续治疗1周为1疗程。并对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宣教。

1.3 观察指标:

对比各组产妇护理后盆底收缩力(MVCP)、静息压力(VRP),检测方法:采用高密度压力传感器检测,将气球放置阴道内侧并充满气使其与传感器链接,取其最大自然收缩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使用%表示,采用x2检验,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差异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各组产妇护理后盆底收缩压力MVCP、静息压力VRP情况,A组盆底收缩压力(61.5±9.1)cmH20、静息压力(52.2±7.3)cmH20;B组盆底收缩压力(58.9±8.7)cmH20、静息压力(49.9±7.0)cmH20;C组盆底收缩压力(56.2±9.3)cmH20、静息压力(54.3±6.6)cmH20;对照组(D组)盆底收缩压力(35.6±7.4)cmH20、静息压力(39.3±9.8)cmH20。 观察组66例患者盆底收缩压力、静息压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2例患者,(F=56.570,P=0.000)、(F=26.870,P=0.0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中不同时间段各组盆底收缩压力、静息压力比较,(F=1.940,P=0.151)、(F=2.190,P=0.120)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产妇分娩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根据流行病调查研究显示,临床中造成女性患者发生FPFD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分娩与妊娠,早期对产妇实施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提高其临床疗效意义重大。现目前,临床中主要采取预防治疗为主,其防治手段包括:生物反馈、低频电刺激训练、盆底肌训练,其中生物反馈联合低频刺激是临床中最常用治疗方法[2]。该方法作用机制是对盆底神经及肌肉实施低频电流刺激,促进盆底肌肉功能的快速恢复。并配合生物反馈结果,具有针对性的对特定肌群实施康复训练,进而促使达到最佳疗效。该方法可充分发挥其优势,有效合理利用医疗资源,避免浪费,且具有显著临床疗效[3]

此次研究发现,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个体化产后康复护理患者盆底收缩力、静息压力得到显著提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研究显示不同时间段使用个体化康复护理,患者盆底收缩力、静息压力组间差异不显著。且本次研究中发现,产妇分娩后其盆底具有自我恢复能力,但作用甚微,对患者实施产后康复护理,可有效激发其自身恢复能力,该护理结果不受时间阶段影响[4]

综上所述,临床中对产妇早期不同时间段实施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产妇盆底功能及提高盆底肌力,但不同时间段相互间差异并不显著。

参考文献

[1] 张燕, 田丽君. 不同时机的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临床应用研究[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 37(3):67-69.

[2] 马喆, 李环, 张薇颖,等. 不同时机的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肌作用分析[J]. 生殖医学杂志, 2015, 24(1):32-36.

[3] 沈国美, 刘海燕, 邬开会. 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的效果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13, 14(20):1842-1843.

[4] 王慧丽, 李小红, 翁佳丽. 阴道分娩产妇不同时间行盆底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价[J]. 护士进修杂志, 2017, 32(7):643-6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