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提出“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我们要促进科技同产业、科技同金融深度融合,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我们要为互联网时代的各国青年打造创业空间、创业工厂,成就未来一代的青春梦想。”
数字丝绸之路概念的提出,意味着中国将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智慧城市等领域与国际合作,同时也为传统行业走向国际舞台提供历史机遇。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近年来一直在以超越GDP增速的速度快速发展。2016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为193567亿元,同比增长7.1%;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6.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0%。尽管设计建造能力持续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也不得不面对大而不强、发展方式粗放的现状,能耗高、污染大、效率低等问题依然存在,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建筑行业作为传统行业,急需加快与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节能技术等新技术的融合,以创新带动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2016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提出“十三五”时期,全面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着力增强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增强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能力,优化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环境,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建筑业发展深度融合。
2017年5月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加大信息化推广力度,增加应用 BIM 技术的新开工项目数量。明确加快推进BIM技术在规划、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
相关数据显示,通过应用各种信息技术可使英国建筑业在 5 年内节省 30%的建设项目成本;美国招标网和建造网也都指出通过将建筑市场带入互联网可节约 30%-35%的项目成本,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足以证明信息化手段已成为降低建设项目成本的最佳途径,国内企业在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建筑市场时,也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全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的提高,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共识,给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在建筑工程中,建筑企业通过利用BIM技术可以带来显著价值。
企业通过对BIM的进一步学习和认知,已经不再追求单纯的短期效益,而开始应用BIM向提升企业形象这一更高需求转变。同时,利用BIM技术为企业管理以及项目提供技术支撑,也是企业应用BIM的主要动因。这也再次说明BIM技术能切实解决建筑企业所面临的技术、管理等难题。
目前,BIM技术仍处在不断探索的阶段,建筑企业推行BIM可先从功能性应用入手,提高某个岗位、某项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随着各点各场景BIM应用的增加,基于BIM的数据模型信息会越来越丰富,BIM应用将自然而然上升至项目级的层面。一旦项目级的管理基础比较扎实后,企业级的BIM应用将更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