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 薛珊 孙凯
无疑,衰老是我们的宿命,而死亡,是每一个人的终点。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忙于赶路,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不知老之将至”。但仿佛一夜之间,我们身边突然涌现出来为数众多的老人,老龄化突然成为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个严峻的现实是,根据国际通行标准,我们国家从2000年开始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年人口数字和比例正在以领先世界的水平在快速上升,到2025年,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近3亿;到2050年,我国将有4亿老年人,也即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一贯以“年轻的特区城市”自居的珠海,亦没有幸免。资料显示,珠海自2010年起60岁以上户籍老人已迈过10%红线,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5年底,珠海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4.74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13.11%。到2020年,珠海60岁以上户籍老人将达到20万人。更为严峻的事实是,这一数字并没有统计到每年跟随子女们常住但并未入户珠海的候鸟式老人,和越来越多因为珠海得天独厚的环境气候,选择在珠海购房养老的老人们,专家们估算,这些老人们的数量保守估计在10万左右,并且还在快速上升。
“老了”意味着什么?“老龄化”对珠海又意味着什么?
数据总是刻板和枯燥的,相比其他老龄化严重的城市,30万这一数字比例对于珠海似乎并未显得过于严峻,加之对于生的贪恋和对衰亡的本能恐惧,我们往往更注重于新生的生命,乐于讨论生之意义和乐趣,对于衰老,我们却一直处于“未准备”状态。我们习惯回避,不愿承认“老”离我们真的已经这么近,不愿面对老龄化带给我们的一系列问题,就像不愿承認我们自己也会老。直到终有一天,我们被迫与衰老正面遭逢:或者是我们的父母、长辈,或者,就是我们自己,会告诉我们,什么是“老了”。
“衰老是一系列連续不断的丧失”,全球畅销书《最好的告别》试图告诉我们,衰老是每一个生命个体必须面对的苦涩的过程,伴随身体机能退化的,是一场生命状态的全面剥夺和衰退,无论来路如何,无论之前有过多少名利和荣耀,时间会把之前给予的,一件件都拿回去:渐渐佝偻,渐渐两鬓斑白,生活圈越来越小、失忆、行动不便、看不清,听不见,吃不动,最终,不能自理……在生命的终点,我们终于又回到生命的初始状态:两手空空,一无所有。
并且,伴随着科技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人的寿命将越来越长,以未来理想寿命100岁计算,意味着退休后还将有40年与生命衰退拉锯的过程,我们会“老”很久很久,我们是否已准备好,在这一场占据生命历程40%的漫长的告别中保持优雅与尊严?更为关键的是,整个社会是否已准备好,让每一个生命在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仍然能够“安然向老”,在离开这个世界时心怀平静与感恩?
生命的两端是不平等的,好在,我们终于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着手准备我们每一个人正在面对和终将面对的“老年”。刚刚过去的2016年可算是珠海“养老新政”元年,这一年,珠海人大和政协不约而同把“养老”作为头号提案和议案,引发政府高度重视,一系列事关养老的纲领性保障性文件密集出台,财政保障到位,9大养老模式试点同时推开,一批新的养老机构正在兴建改建,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心理需要正被日益关注……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老年人待遇将明显改善,老人们各种福利保障将越来越好,这将让我们终于可以对未来有所期待,免于对老年的恐惧,安住于现在,并坦然向老,毕竟,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们的未来。(文/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