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振龙
摘要:通过永定资源、区位等研究分析,探寻永定小城镇发展与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制约因素,应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探索永定小城镇重点发展的类型,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从而实现小城镇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關键词:小城镇发展规划建设研究
“小城镇、大战略”,这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先生对我国小城镇发展地位和作用的一个生动概括。小城镇在联结城乡,实现城乡统筹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转移了部分城市功能,改善了城市内部环境,还缓冲了城乡差异所造成的城乡矛盾;另一方面推动了农村产业化进程,起到辐射农村市场,加快农村要素集聚,提高农民收入的作用。
永定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西南毗邻广东省大埔县接壤,西北与上杭县相连,东北与新罗区毗邻。境内山峦起伏、雄奇峻秀,溪河穿山切岭,山清水秀,温泉喷溢,气候温和,人杰地灵,造就了众多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革命胜地。全区拥有丰富的矿产、林业、水利、地热和旅游等资源。
2010年高陂镇被列入福建省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下洋镇、湖坑镇被确定为龙岩市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龙潭镇被确定为区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
1、发展优势独特
1.1区位优势:永定地处福建西南部,东邻厦门,西南接珠三角,龙梅铁路和双永高速公路把永定和厦门、梅州等连成一线,永定至厦门机场仅2小时、至梅州机场和连城机场仅1个半小时。龙三南铁路的提升改造,进一步加强了永定与三明、南平、福州等地的交通联系。
厦漳泉地区产业向内陆转移,给永定小城镇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010年,龍岩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落户高陂,拉开龙岩中心城区南向拓展的序幕,高陂、坎市、培丰三镇凭借独特区位优势,逐渐成为龙岩中心城市卫星城。
1.2 政策优势:2009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支持海西、原中央苏区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
2010年2月,福建省政府颁布了《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的实施意见》。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实施意见要求,出台了相应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支持小城镇建设。
2012年7月,国务院制定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2014年3月,国家发改委制定了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1],为永定小城镇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2、存在的不足和制约因素
永定小城镇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
2.1部分规划编制质量不高,规划的编制与实际衔接不紧密。规划编制过程中充斥领导意志,规划人员唯领导马首是瞻,无法充分发挥规划人员的专业技术优势。此外,规划编制单位良莠不齐,规划人员在编制过程中只顾不切合实际的纸上谈兵,导致编制的内容、深度与实际不符,地方特色不突出,产业定位不明确等问题,与实际衔接不紧密。
2.2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规划执行度差。永定区大部分乡镇村镇规划管理站处于缺员状态,洪山、仙师、峰市、西溪四乡镇和湖坑、高头、歧岭、陈东四乡镇仅配备2名技术人员,乡镇村管站力量的薄弱,必然导致规划的执行成一纸空文,“两违”愈演愈烈在所难免。
2.3规划修改频繁,两张皮现象仍存在。规划频繁修编背后是各方利益的博弈,修编后的规划很难实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加之领导因素影响,部分规划建设项目中途夭折,方案一改再改,大大浪费财政资金。
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各机构各自为政、相互扯皮、相互攻击时有发生,高陂镇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4大部分乡镇工业难以形成特色,小城镇缺乏产业支撑。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建材、交通运输、农副产品加工等虽已成为该区主导产业。但该区产业发展仍面临着诸侯多困难和问题:资金紧缺;产业、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技术含量低,优化结构的任务非常繁重;产业化经营体系不健全,特别是缺乏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2.5小城镇的聚集和辐射能力不强 多数乡镇基本没有工业,且产业关联度不高、带动力弱,农村劳动力难以向非农产业转移,第三产业难做大,新兴产业难拓展,产业与人口难聚集,小城镇发展步伐不快。
2.6可用土地资源少,基础设施落后,制约工业的规模开发。一是永定属丘陵、山地地形,地势从西北、东南向永定河倾斜,可利用土地资源少,工业用地“三通一平”的成本较高;二是各乡镇(集镇除外)的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主要体现为:给水排水没有完全解决,除凤城镇、坎市镇外,建制镇没有建立相应供水处理系统和排水处理设施,排水以明渠排放为主;道路建设状况差,断头路多,对外交通方式单一,以公路为主。三是缺乏生产生活配套设施,这不利于吸引大型企业和人才的进入。
2.7资源开采浪费巨大,环境污染严重。众多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将稀土、铁、锰、锌等次生矿及含煤矿渣任意丢弃,造成了矿产资源的巨大浪费。大量的煤渣、次生矿置于露天中,大雨过后,黑色的煤渣、次生矿等流入永定河中,严重污染了河流。
3、永定发展小城镇的模式选择[2]
结合各乡镇实际,永定小城镇应重点探索六种发展模式:
3.1综合型。凤城镇系区政府驻地,以打造“山水园林式宜居旅游城市”为目标,突出工业、旅游两大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以旅游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建设永定工业园南部园区和旅游集散中心服务设施。
3.2交通-集贸型。主要指永定城区近郊,如湖雷镇、西溪乡、金砂乡等。应依托良好的交通条件,以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林业及其延深加工业和农产品贸易为主,成为集贸型小城镇。
3.3旅游服务型。此类型的小城镇,通过挖掘、整合得天独厚的自然、历史及人文资源,如“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村民居建筑”的永定客家土楼、龙湖、王寿山、茫荡洋、仙湖洞、燕子岩、东华山等,建设旅游特色镇和历史文化名镇,湖坑镇、高头乡、仙师乡、峰市镇等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3.4工业型。抚市、龙潭等镇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石灰石资源,应通过大力发展采矿、资源深加工等,打造成区域建材物流中心。
3.5工業-旅游-集贸型。此类型小城镇应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利用跨省边界优势发展边界贸易,形成以工业、旅游、集贸为主的县域东南部中心城镇。下洋镇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3.6产业主导型。此类型小城镇,如高陂、坎市、培丰,应在整合提升现有工业项目基础上,依托永定工业园区和龙岩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以产业为龙头,着力打造汽车工业园、龙工配件园、光电产业园、仓储物流园等四大园区,把高坎新城打造成为连接龙岩中心城市和县域中心城市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产业发展、特色鲜明”的现代工贸新城[3]。
4、解决小城镇发展与规划建设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4.1 明确定位,科学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一是从有利于推进科学发展进行规划。规划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是从有利于发展优势产业进行规划。积极依托优势产业,发掘新经济增长潜力,不断培养新经济增长点。三是从有利于提高规划水平和质量进行规划。取缔一切弄虚作假行为,确保规划编制单位具有相应的资质、实力,高起点、高标准地完成各项规划的编制,实现规划设计与实施的有效衔接。
4.2坚持产业优先,夯实发展基础。一是加快构建小城镇发展产业体系。使之成为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支撑。二是做大工业项目。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力度,做大、做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社会资源的有效、集约利用,推动小城镇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三是做优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各乡镇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的状况,要着力于打造一批精品、放心、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市政工程,其中,道路工程建设尤為重要,它是小城镇的交通脉络,也是小城镇空间拓展的骨架。
4.3坚持机制创新,用好优惠政策。一是建立领导协调机构。必要时,对现有机构进行有效整合,既保证小城镇顺利进行,又确保产业平稳发展,杜绝机构间各自为政的“两张皮”现象。二是破解用地少问题。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将土地利用率低和不符合安全生产、生态环境要求的工业用地以及布局分散、条件差、配套不完善、不适应发展要求的城镇和村庄建设用地列入“三旧”改造范围,提供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三是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投融资新路子。着力把一批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推向社会,吸纳民资参与建设和经营。
4.4坚持综合整治,注重长效管理。坚持建管同步、建管并重的方针,持之以恒,严格管理,长期巩固,不断提高城镇管理水平。一是加强规划管理。注重建管并举,建立并严格执行规划绿线、黄线、紫线、蓝线的“四线”管理制度,严格实施规划强制性内容和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制度。二是加强规划队伍建设。招录一批专业对口、作风过硬、经验丰富的规划管理人才,充实到村镇规划管理站队伍中。三是加强环境监察,杜绝环境污染。环保等职能部门要加大监察力度,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坚决关停高污染、高能耗及不适应生产发展要求的小企业,同时,发动公众参与监督,坚决与污染行为做斗争,为小城镇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中国赣州网.2014,3.
[2]谢健.民营经济发展与温州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2004,11.
[3]《永定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永定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