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兴起的原因分析

2017-09-10 13:41艾雨浩
西江文艺 2017年15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民众新媒体

【摘要】: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作为新媒体技术发展和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表现特征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政府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舆情监测的一种新的尝试。新媒体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质量得到了飞跃提升。民众利用新型媒介向政府机关咨询相关事宜、传递诉求、曝光社会不平事件,各国政府通过网络舆情来了解民生信息、引导舆论正确发展、为民解忧。网络舆情利用新媒体自身具有的高效、精准、便捷等特点,在我国迅猛发展。本文旨在对网络舆情相关概念及发展状况进行概述,从而对其兴起原因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网络舆情;新媒体;政府;民众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

舆情二字在《辞源》中的翻译是指“民众的意愿”。历史上的伟大政治家张居正曾经说道,“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当前,有学者从社会学视域的角度出发,将舆情定义为“社会各阶层民众对社会现象所持有的情绪、态度、看法、意见和行为倾向,尤其是对社会管理者和社会公共事务所持有的情绪、态度、意见等”。[1]网络舆情是我国社会舆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我国社会舆情信息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大。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载体,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社会空间内,通过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手段围绕社会各项事件的出现、发展与变化,民众对社会事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产生且秉持的关注性的态度、信念和相应价值观的体现。

网络舆情一般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门户网站,网络新闻跟帖,贴吧论坛,网络型社区,以博客、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电子邮件,移动互联网终端,搜索引擎,网络线上调研,网络线下相应活动等。②

二、网络舆情的发展现状

当前,随着互联网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舆情的发展从最初的社区论坛、新闻跟帖、博客Blog,到如今的微博、微信、QQ空间、贴吧等,其传播技术手段也不断在进行着更新。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人数约为7.31亿,使用手机移动客户端的网民群体达6.95億人次,我国全国范围内互联网普及率约为53.2%。[2]自1946年《人民日报》所刊文章中首次出現“舆情”二字以来,我国媒体对其所用频率日渐增多。截至2017年8月,以“网络舆情”为关键词,利用CNKI搜索引擎进行主题搜索,共搜到相关文献20,672篇,且其数量每年程递增趋势。

作为服务型产业,目前为止,网络舆情主要涉及四类领域:一是以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为代表的媒体新闻领域;二是以重庆市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动态研究咨政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等为代表的高校与社科院所领域;三是以阿里云、百度云等提供相关信息监测、收集行业型数据的服务公司;四是以重庆网络问政平台、大渝报料台为代表的党政机构相关舆情处理部门。目前,网络舆情在我国正出现了“燎原式”的火热发展。

三、网络舆情兴起的原因分析

(一)互联网时代为媒介传播技术带来巨大变革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据统计,2016年我国网民人数为7.31亿,而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网民群体为6.95亿人次,约占全国网民人数的95.8%,我国国民平均每天阅读报纸的时间为13.15分钟,阅读期刊的时间为6.61分钟,阅读图书的时间则为20.20分钟,而上网和使用手机、平板电脑及电子阅读器的时间为151.01分钟。[4]由此可以看出相对于使用传统纸媒进行的阅读方式,我国国民目前更多的是将时间用于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电子阅读方式。与传统纸媒相比,移动互联网具有更加快捷、高效和优质的服务,同一条信息在不同发布平台、载体上可以呈现出不一样的内容观点,相关信息也可以利用手机等移动客户端进行搜索查询,这为当今国民的阅读带来了极大的裨益,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潮流所在。

(二)民众社会诉求的最佳平台

在互联网出现以前,我国民众有关个体民生、社会突发事件、民怨不满等信息要向执政部门传递,只能通过写信举报、异地上访等方式,这类传统诉求方式不仅效率低下,同时伴有部分安全隐患。例如:我国曾经多次出现上访群众尚未表达诉求之际,便被相关部门予以扣押处理的事件;或是将某地不法违规事件进行信箱上报后,部分腐败分子私自将信件进行截取、销毁,并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等恶劣行径。此类事件曾在我国民间造成了极大的愤慨情绪,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极大的损伤。现今,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出现大大方便了民众对相应事件进行网络匿名诉求,同时微信、微博等手机软件可以及时将社会突发事件发送至网上,并可配上相应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进行说明。这不仅提升了民生诉求的时效性,也大大简化了政府相关能职部门对信息的收集、取证、处理环节,既可及时为民排忧解难,又能极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三)方便政府职能部门布政,正确引导舆论发展

网络舆情借助新媒体技术手段,不仅增强了政府和民众的互动,也为政府职能部门进行相关布政带来了极大好处。传统时代的治政手段,领导阶层都是依靠下级官吏进行布政,对国计民生的了解主要是依靠下面各级领导层的层层上报,而舆情很多时候都会受到某些人员为维护自身利益而进行选择性的向上报送,这类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不利于正确引导民间舆论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国家发布的相关政策和行文规定,可以令民众通过手机、电脑进行直接摄取,让民众直观清晰地了解国家近期的方针政策,不再受到部分人员对于视听的混淆糊弄,同时政府借助网络可以第一时间对社会突发事件进行舆论引导,避免事态的恶化发展,增强国民凝聚力。

四、结论

网络舆情是时代的发展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潮流,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部分。在当今时代下,我国执政部门与时俱进,大力促进新媒体科学技术的发展,重视网络舆情事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通过新型媒介技术,让民众充分解读党和国家机关发布施行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增加了与民众的互动,更加深切地了解民生事项,同时对社会突发事件进行高效的处理,对舆论及时进行正确疏导。网络舆情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展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增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爱国之情。

注释

[1]王宏伟. 舆情信息工作策略与方法[M]. 北京: 中国人事出版社,2012: 6.

[2]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 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理论与实务[M]. 北京: 学习出版社,2009.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 3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 /OL].[2017-01-22].http: / /www.cnnic.net.cn.

[4]2016年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作者简介:艾雨浩(1990—),男,汉族,籍贯:四川乐山,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方向:新媒体经济学。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民众新媒体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爬绳子上船(环球360°)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
谁造成了不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