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荣久庵的设计理念对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具有推动性作用。尤其是其“道具主义”的艺术设计思想。目前日本工业设计已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而我国工业设计虽从萌芽初期转入发展期阶段,研究与分析荣久庵的设计理念,可从中汲取经验并实践到我国的工业设计里去。
【关键词】:荣久庵、艺术设计、道具主义
工业设计是以美学、工学、经济学、心理学等为基础对工业产品的设计。简日本工业设计大师荣久庵宪司是日本工业设计领域的领头人,他设计了许多深入人心的作品,并提出“道具主义”、“扩展的设计素质”等设计理念,他对设计品牌概念的建立独具一套。
一、荣久庵及其设计理念
榮久庵宪司出生于1929年9月,1955年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部图案专业。他是日本第一位工业艺术设计师,也是享誉世界的艺术设计大师。1957年他建立了GK设计集团,是第一个参加日本二战战后重建的设计团体。他的主要著作有《道具考》、《幕之内便当的美学》和《不断扩展的设计》等。他参与的主要设计有万字酱油瓶、东京国际机场和东京市中心快车、日本子弹头火车、雅马哈摩托车系列、北京三里屯太古里标识、上海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公园标识及公共设施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标识及公共设施等。
荣久庵五十多年的設计实践活动让他对工业艺术设计的理念构建和对产品的文化建设都独到的观点。他提出来“道具主义”、“第四代商品”和“扩展的设计素质”三个主要观点是值得共同分享且具有借鉴意义的。
二、对“道具主义”的提倡与运用
要了解“道具主义”,就必须先了解“道具”的含义。荣久庵对“道具”一词做过如下的定义:“道具是用来增强人的力量、提高文化和社会能力的所有加工品。”[1]其实一般意义上的“道具”就是人手的延伸,是人们在某种用途中所使用的工具,它们包括武器、生活用具、盛食物的容器等存在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从古到今一直到支撑着各个地区人群的生活史。荣久庵认为设计并不只是让一件商品具有漂亮的外观或形式,重要的是让其具备文化特性和社会意义,从而给用户带来深远影响,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道具”,他曾说“道具是人们意志的产物,这其中的智慧成为技术,接着制造道具,并通过道具发挥的作用,创造生活,构筑社会。”[2]工业设计就是通过设计让“道具”更适应消费者的生活。“道具主义”理念具有深刻的含义,这就需要工业设计师在其以后的设计生活中进一步挖掘和探索。
“道具主义”的运用主要是在形态学角度上来说的。如上所述,一个简单的“道具”往往具备多种功能,将这些功能细化又有主次之分。当商品的开发达到了停滞程度时,就需要对产品的功能进行重组。重组的重要途径是让道具的次要功能挑战主要功能。道具的重组分为加法和减法两种方法。加法是在商品设计时,以某个道具的主要功能为基础,增加其次要功能,会使该“道具”具有复合功能。瑞士维克特公司设计的军刀是复合功能最典型的例子,它是将剪刀、起子、挖耳勺、矬子等多种功能整合到一个小小的军刀里,非常方便实用。反之,减法是为了突出道具的主要功能,例如功能较多的录音机,将其多种功能减化为单纯的放音功能,从而设计出MP3(随身听)。这种单一功能的设计,在市场上出乎意料的受到广泛的好评。
道具主义并非空谈,在我国的设计实践中已经发挥出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手机市场是一个新陈代谢极快的领域,手机的功能较多且运用广泛,一般性认为在设计手机时应尽可能的增加“道具”功能,但减法也会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oppo手机在2013年发表的N系列手机,它主要突出手机的拍照和翻转摄像头功能,深受一批爱好手机摄影的消费者追捧。再如,美的空调以节能省电著称,它在2013年广告语为“一晚一度电”,迅速在国内空调市场取得巨大反响。
“道具主义”理念不止如此,它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挖掘和探讨。在日本,在日本,对“道具主义”的深入探索促使工业设计师加大了对日本文化中的价值发掘。纵观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通过深入探讨“道具主义”,会使我国设计师从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中探寻创造源泉,进一步挖掘我国设计文化价值。
三、三、艺术设计师应具有“扩展的设计素质”
设计,在现代成为一种专业知识和专业职能。设计师是设计的主宰,好的设计师是整个工业商品好坏与否的决定性因素。荣久庵认为好的设计师应当做到“将人们的某种需求、愿望、理想,通过创造某一物件而加以具体的实现。”[3]如今,随着市场需要,设计师已成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重要的沟通渠道,所以对于设计师的设计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艺术设计教育首先要注重设计师的设计素质,荣久庵认为设计师的设计素质应是“扩展的设计素质”。这种素质包括三个层次:“首先,设计素质是具备对客观及主观的形态认知的能力和体会,即“有眼力”。其次,设计素质就是具备理解形态差异所传达的意义和功能的知识。第三,设计素质就是追求自我实现和达到期待的社会目标的一种能力。”[4]
“扩展的设计素质”是值得我国设计师学习的。目前,我国经济逐渐走向小康社会,人民对于物质的文化要求越来越高。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消费者开始诉求符合自己个性的商品,希望从中寻找真正的自我需求。我国的设计师应注重消费者的这种消费心理,将设计由单纯考虑工业技术因素转为考虑消费者个体相关的心理、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在设计产品时不光追求某项性能指标的先进或外观美观与否,而应在考虑价格、市场、资源、美学、环境和安全等多方面影响,以满足消费者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从而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商品。
注释:
[1]韩洁慧.解读日本GK集团“道具学”设计理念[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工会论坛.2008(03)
[2] (日)荣久庵宪司等..不断扩展的设计[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3](日)荣久庵,杨向东译.振兴工业设计的三要素[J].郑州: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2年12月
[4](日)荣久庵宪司等著,杨向东译.不断扩展的设计[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第14页
参考文献:
[1]BK.GK集团发展史(上)、(下)[J].设计,200(09)
[2]陶云.日本工业设计崛起的若干因素[J].美与时代,2004(08)
[3]韩慧洁.解读日本GK集团“道具学”设计理念[J]公会论坛,2008(03)
[4](日)荣久庵宪司著,杨向东译.振兴工业设计的三要素[J].郑州.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2年12月
[5]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1995
[6](日)荣久庵宪司等著,杨向东译.不断扩展的设计[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张莹璐(1992—),女,河南人,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