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元化的语境下,一元化的社会结构逐渐被结构,人们对音乐传统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观念正在或已经发生质的变化。声乐教育的西式化,一方面给与中国传统声乐教育一科学的训练,另一方面致使民族声乐逐渐偏离民族化轨道,缺失民族个性化。在这种境况下,民族声乐艺术有必要再次审视与传统戏曲艺术的关联性,在借鉴科学训练的基础上,多元化汲取传统戏曲的艺术精髓。
【关键词】:民族声乐;戏曲艺术;借鉴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元化的社会结构形势被打破,多元结构的社会形势正在或已经形成。伴随着这种社会结构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质的变化。改革开放加剧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渗透,在音乐审美观念上,我国社会呈现出一种价值的泛化。古典乐、美声、现代流行音乐与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民族声乐交织融合发展。同时,美声艺术对民族声乐有着较大的影响和改革,使得民族声乐开始转型。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也逐渐呈现完全分离的状态,而出现无个性化的缺陷。在这种境况下,民族声乐艺术有必要再次审视与传统戏曲艺术的关联性,在借鉴科学训练的基础上,多元化汲取传统戏曲的艺术精髓。
一、民族声乐与戏曲的发展境况
民族声乐与戏曲均是植根与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血脉之中,属传统姊妹音乐艺术。民族声乐广义上包括民歌、民族歌劇、曲艺、戏曲等多种民族音乐形式,包括戏曲艺术形式在内。狭义上的民族声乐,专指民歌、民族艺术歌曲、歌剧等形式的唱法及技巧。戏曲则指融合音乐、表演、戏剧、地方语言为一体的综合舞台艺术形式,有强烈的地域特性。
本文的民族声乐艺术形式所指为狭义的民歌、民族歌剧形式。尤其是指,五四运动以来,随着留学西洋的音乐专业教育家引进的西式音乐教育,近百年的时间里,我国民族声乐已发生质的变化,最根本的是从发声方法和呼吸训练方式上进行的。这些变革得益于西方美声的发声体系,我国声乐教育家也正是从中吸取美声科学的发声方法和训练方式,运用于民族演唱上,从而使得民族声乐脱胎于一种全新的民族声乐形式。但是,随着美声、民族声乐在我国高校的专业化教育日益普及,一些错误或不明确的教育理念,导致声乐教育中对学生或声乐演员个性的漠视,使得培养出来的民族声乐歌唱者的声音识别度大大降低,出现了“千人一声”的现象,这是亟待引人反思的问题。
二、民族声乐对戏曲的借鉴运用
民族声乐艺术植根于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体系,源起于我国民间歌曲的一种艺术形式。虽然在近百年的发展中,借鉴了西方声乐的科学发声理论,但与此同时应紧抓本国的传统文化命脉,与中国戏曲紧密联系,汲取传统戏曲唱法的精髓。
1、咬字、吐字的方式借鉴
声乐艺術实则是语言的艺术。民族声乐与戏曲都建立在汉语的发声体系上。中国的语调共四声,而戏曲是极其讲究咬字、吐字的,要求通过语言准确传达思想情感。“字正”“字清”是戏曲对咬字、吐字的基本要求,注重字头、归韵。字头咬得要有力度,自腹要圆滑,字尾收的要巧,更要“以字行腔”。这是戏曲中“唱”与“念”的训练要求。
民族声乐的训练中,多借鉴戏曲的咬字、吐字的训练。在声乐发声训练中,多用朗诵歌词的方法,类似于戏曲中的念白。具体为,字头须咬准有力,特别讲究所谓“喷口”;字腹需保持腔体做延长;字尾要收声归韵。例如,演唱《白发亲娘》的“娘啊,娘啊,白发亲娘……”一定要注重字头、字腹、字尾,“娘”字要特别强调“n”,然后是“i”,接着“ang”,逐渐归韵。又如“亲”字,首先咬准“q”,在慢慢归到“in”上。
2、呼吸方式的借鉴
古人云:“气为声之帅”。在戏曲艺术漫长的实践长河中,采用的是腹式呼吸法,即常听的“气沉丹田”。深吸气致隔肌下沉和腹部肌肉收缩上提,从而压迫了腹腔,给人一种气入丹田的错觉。目的是借助于意识的作用,使小腹的对抗支点到口咽再到眉心形成一条线,声音比较集中明亮。
目前民族声乐教学中,多采用的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它强调胸腔、横膈膜和腹肌的相互配合,吸气时下降横膈膜和张开两肋的同时并用,使胸腔充分打开并加大了气息容量,使气息弹性好。这样一来减小了对声带的损害,解决了声带过于拉紧的问题,且便于喉头的稳定和打开,使呼吸均匀、深沉、通畅,解除了胸部的僵硬紧张,使音量、音域得以扩大并容易混声,声区谐和统一富于表现力。
多元语境下反思关于呼吸的问题,对于腹式呼吸或胸腹式呼吸,不应该厚此薄彼,或肯定一方而否定另一方,更不能因为西式呼吸法的教育,就全盘否定戏曲艺术腹式呼吸方法的科学性。无论哪种类型的歌唱,都需要饱满、自如的呼吸为基础,我们不应该一味地强调某一种呼吸方法。不可否认的是,戏曲艺术中“气沉丹田”的呼吸方法,在几百年的实践中仍具有活力。民族声乐呼吸训练中,应充分领略这种呼吸方法的实践意义。
3、特色唱腔的借鉴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融合有美声唱法的发声和训练方法,无论在音色表现力还是审美意识上,逐渐突破了地域性,减少了民族地方特色,而走向大众化,更倾向于美声唱法。老一辈的歌唱家屡次对目前民族声乐的发展产生质疑,其中王昆老师曾说:“现在的民歌变味现象越来越严重,现在民族唱法走了味道。”这一问题的出现,不是个体偶然性,而是一种整体现象,亟待引人深思。民族声乐艺术必须借鉴戏曲的独特性,回归我国传统文化土壤,在多元化的语境中,融合地域特色,做中国特色民族声乐艺术。
戏曲艺术按照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种,并根据不同行当,音色也有着不同的特色。戏曲突出的特点是地域性,地方剧中非常丰富,如京剧、豫剧、花鼓戏等,而在同一剧种中又因唱腔不同而分为不同的流派,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演唱风格,具有极强的地域特性和行当特征。如如旦行侧重咽(口)声区与头声区。老旦、老生多注重咽(口)声区与胸声区。净行则突出头声(鼻腔及各窦)区的共鸣等。
民族声乐艺术在这一方面较戏曲有很大的不同。民族声乐对角色和行当没有严格的划分和规定,人物和情景设置也没有严格的要求,主要是表现人物性格和抒发情感。但演唱作品时,对气息、口腔管道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类似要求。民族声乐演唱时,要求“支点”,同时保持吸气的状态,喉咙打开,所有的字要求在同一支点来转换,以求声音的统一。但是关于支点,又根据作品要求分为前支点、后支点,或上、中、下支点。不同的支点,呈现出不同的音色变化,以满足对不同作品的把握。对于地域性较浓的作品,就需要咽腔共鸣更多一些,真声多。其中,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曾说,花鼓戏中真假声的转换,正是民族声乐需要借鉴之处。
三、戏曲艺术对民族声乐的借鉴意义
民族声乐的发展终归不能偏离本土化的轨道。民族声乐对戏曲的借鉴和运用,一方面是挖掘戏曲艺术的宝藏,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另一方面是利于民族声乐在广泛吸收西方美声发声体系之后,能顺利地回归民族民间音乐的大地上。除此,民族声乐教育中个性的缺失问题,亟待解决。其中,对戏曲唱法的借鉴,便是路径之一。戏曲唱法和身段的运用,不仅有助于民族声乐演唱风格的把握,还有助于民族声乐演唱者的个性化体现。因此,要正确处理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之间的关系,在借鉴美声科学的训练方法的同时,要以突出和体现民族演唱风格为基础,这样才能让民族声乐在世界舞台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杨彩霞.传统民族唱法与戏曲唱腔的关联性分析[J].音乐创作,2016,(06)
[2]李小妹.论戏曲演唱对当代民族唱法的影响[D].武汉音乐学院,2007.
作者简介:刘艳梅(1983—),女,毕业于郑州大学,现为河南商丘幼儿师范学校在职音乐教师,助教,研究方向: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