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双创”型人才越来越重要。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在教育,教育的关键体现在的教师方面,本文对“双创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更好的为 “双创型”人才的培养服务。
【关键词】:双创型;教师队伍;对策
一、前言
创新是创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创业基于創新,创业推进创新,培养融创新与创业为一体的“双创型”人才是当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双创型”人才的培养,首先是在优化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明确“双创型”人才的目标导向,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双创型”人才的基础在教育,这就需要一支具有“双创型”特征的教师队伍与之相配套,所以针对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提出解决对策至关重要。
二、“双创型”人才培养中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对创新和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尚未真正到位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1],学校开始盲目扩招,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能够维持正常运转就不错了,许多高校教师并未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觉得现在学生质量逐渐下降,传统意义的教学都难以保障,何谈创新创业,久而久之慢慢的创新创业的教育就被搁置了。
(二)创新和创业教育缺乏合格的师资。
培养“双创型”人才的基础在教育,关键是需要有一支具有“双创型”特征的教师队伍。“双创型”教师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健全的人格特征、创新创业的教育观、完备的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较高的教学监控能力和较强的管理艺术;能吸收最新教育科学信息,创造性地发现和提出现实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计划、组织与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有独到见解并发现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新规律和新方法,能实践运用教育科研成果,善于把教学工作与科研课题的实证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高校的师资在知识更新和学历层次上已经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在新教师队伍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做过真正意义上的科研,没有经历过实际工作的锻炼,没有直接参与具体的实践工作,因而他们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没有多少心得体会,自然难以适应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三)高校对于师资发展支持力度不够
目前很多高校逐渐开始注重培养“双创型”人才的培养,但是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支持力度不够,没有完善的教师进修、访学、公派出国等相关制度。另外,在人才引进和教师教育培训方面做得不够完善,没有相应的奖励机制,所以很难促进“双创型”人才的发展。
三、解决对策研究
“双创型”人才培养中教师队伍的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急需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高校师资队伍一般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但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相对较为薄弱,这源于现有高校教师的职业特征,但这一特征是可以改变的。本文对“双创型”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一些解决对策[2]。
(一)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体现在教育,所以建立一支“以专为主、專兼结合”的“双创型”师资队伍至关重要。一是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并使部分教师成功转型。加大对中青年教师培养的力度,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逐步形成高学位、高职称、高水平、低年龄的“三高一低”群体优势,完善教师进修、访学、公派出国等相关制度,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访学、进修,奠定坚实的知识根基和完备的知识结构,并追踪学科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前沿,建立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团队;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多渠道、多途径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
(二)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师资培训
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师资培训,聘请创业教育专家开设创业师资短训班,传授创业理论、知识、技能及创业教育方法;鼓励教师到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实践或挂职锻炼,特别是一些实务类课程的教师;对一些模拟仿真系统的实践教师,应鼓励其与企业、证券公司、社会中介等联手,从实际工作中提取研发适合教学要求的模拟仿真系统。对有条件的教师,允许其进行社会兼职或创业实践。
(三)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逐步实现师资队伍的多元化。
采取特殊政策引进国内知名的高层次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和学科建设方面的领军式高级人才,积极引进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努力形成一支符合学校定位和学科专业建设需要的学术团队,提升学校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大有实践经验人才的引进力度 ,以快速提升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逐步建立新进教师的实践制度,要求新引进的教师具备数年的社会实践经历,并作为应用型师资的必备条件。加强与企业家的合作,充分吸收、利用社会创业资源,特别是建筑类学校,更可以聘请一些施工人员、设计人员、项目经理等相关专家担任学校兼职教授,或不定期地到学校进行演讲、开办讲座,使“双创型”师资队伍多元化。
四、展望
随着社会和建筑业的飞速发展,社会需要大量优秀的“双创型”人才,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校培养“双创型”人才的关键,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促进“双创型”人才的发展,以期更好的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办发〔2015〕36号.
[2]李鑫.我国高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现代妇女(下旬),2014,(8):25-26.
作者简介:闫海燕(1988-),女,蒙古族,籍贯:内蒙古赤峰市,讲师,硕士研究生,单位:山东协和学院,研究方向:道路与桥梁过程、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