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孔子之前,“孝”就是一个重要的德目。但是《论语》作为儒家伦理的经典,开创了儒家孝道作为家庭伦理重要德行的源流。本文以《论语新编译注 孝道篇第十二》为基础,梳理了以孔子为代表的的儒家“孝道”基本思想内涵。
【关键词】:孝道;不违孝;养敬孝;哀祭孝
“孝道”文化最早见于《尚书》,提纲挈领于《论语》。作为一种思想,“孝道”已经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在相关的论述中,有人认为孝道的本初含义具有二重。“一是生命的繁衍;二是祭祀祖先的尊祖意识和敬老意识。从孝道观念的发展来看,‘善事父母是孝道的后起之义,是孝道的狭义化。春秋时期,以‘善事父母为核心的孝道观念日渐成为中国传统孝道的核心内容。”[1]先秦诸子百家中论及“孝道”的不止一家,但这里我们仅对以孔子为代表的的儒家“孝道”基本思想内容作一梗概。
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作为周礼根基的宗法制自然受到破坏。而作为伦理道德表现的“孝道”也开始动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2]孔子虽然说“述而不作”,但他在一定程度上对旧制度框架下的制度文化进行了变革,而孝道文化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孔子不再过分注重祭祖敬祖,而是将“孝”从宗法制度上转变到人性伦理上。故根据《论语》,参照富金壁《论语新编译注 孝道篇第十二》,将直接关涉孝道的十六章内容根据“孝”的体现方式划分为三部分,即“不违孝”,“养敬孝”和“哀祭孝”。
一、首先我们来看“不违孝”。
顾名思义,“不违孝”就是子女不违背父母的言和行,“善事父母”。如富金壁《论语新编译注 孝道篇第十二》选段[3]:
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于礼,祭之以礼。”
2.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我们发现孔子所提倡的孝道中有“不违孝”的思想内容。结合《论语新编译注》及其孔子的主要“仁义”思想。我们会发现孔子主张“不违孝”应该是个人发自内心的行为,是个人真情实意的自然流露,并且使行孝和受孝之人身心愉悦。与孔子相反,曾子认为孝子“无私乐”,以“父母所忧忧之,父母所乐乐之”。曾子抹杀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互动性,这种形式的“不违孝”违背了亲子间的互动对等性。“不能生养人者,人不亲也;而善生养人者,人亲之,”[4]故父母子女之间的相爱是相互的,對等的。“不违孝”体现了子女对父母的爱,有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一面。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为了让父母开心快乐,你必须放弃一切你喜欢他们却反对的事物。试问,父母一直让你顺着他们的心思走,还谈得上了解你吗,而至于前几年中国社会上流行的一个话题“你幸福吗?”更是荒诞。下面我们来看“养敬孝。”
二、“养敬孝”。
这个观点很多人都提过,但他们都说的是“敬养孝”。比较“养敬孝”和“敬养孝”这两个词,区别只在于“养”与“敬”的排序上。汉语词语意义精深。作为以“百善孝为先”而立意的“善父母”首先要从物质和精神方面给予父母全面赡养和满足。“养”是物质,是第一步的,“敬”是精神,是第二步的。没有基本的物质赡养,谈何精神上的满足。故“无养何以敬?”。如《孝经。纪孝·行章》“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其亲。”[5]《论语》有言亦如下:
1.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撰,曾以为孝乎?”
养和敬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二者都不可缺。没有养的敬是虚伪空洞的,没有敬的养是机械无情的。重视对父母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照顾,就做到“孝”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空巢老人”的现象越发严重。很多家庭的子女忙于工作,疏忽对老人精神上的“赡养”,没有经常性的“常回家看看”。为此,我国也出台了相关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9条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住父母的义务》。”而 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其中明确的规定了子女“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人”,给予其精神上的“赡养”。“养孝”思想是合二为一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把两者很好的结合,以取得“养敬”的优化。
三、最后是“哀祭孝”。
“哀祭”即慎终追远,丧葬祭祀之礼。简言之,子女对父母的“孝”不仅体现在生前的“不违”和“养敬”上,还体现在逝世后的丧葬祭祀之礼上。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如《论语》言: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以久矣。君子三年不违礼,礼必坏;······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通丧也。”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这些选段也说明了孔子对“哀祭”之孝的看法。当然这部分与“礼”的关系特别紧密。除此之外,好的“哀祭”对于培养淳厚的民风也有很大影响。如“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我们慎重地办好父母的丧事,追念远代祖先,百姓的品德就趋向淳厚了。) 除此之外,尊敬兄长,也是孔子所认为的“孝道”。如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四、孝的影响
儒家思想文化赋予的“孝”,经历了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走过了五代十国的动荡低潮,接受了宋明理学的洗礼,迎来了新时代新儒学的崛起。当代社会,物欲横流,人们忙碌于工作,疏忽对老人的照顾,以此为代表的“空巢老人”现象也向我们敲响了警钟。虽然“孝”也包含了迷信尊神,过分强调丧礼,丧期等落后狭隘的观念,但那并非主要,扬弃就好。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正如我们在论语中看到的一样,孔子认为自己对以往的思想文化只“述”不“作”。我们暂且不讨论他是否“作”了,仅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子的思想文化并非他自己开创,而是对以往的传承发扬。当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孝道基本思想内容”也借鉴了前代,依旧影响着现在。
注释:
[1]王长坤. 《先秦儒家孝道研究》[D]. 陕西:西北大学, 2005.
[2]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09.
[3]富金壁. 《论语新编译注》[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4]荀子, 安小兰译注. 《荀子·君道篇》[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7.
[5]胡平生. 《孝经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 1996
参考文献:
[1]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09.
[2]富金壁. 《论语新编译注》[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3]王长坤. 《先秦儒家孝道研究》[D]. 陕西:西北大学, 2005.
[4]胡平生. 《孝经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 1996
[5]北京中醫药大学.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形成》[J]. 安徽文学, 2015, (382): 32-33
[6]荀子, 安小兰译注. 《荀子·君道篇》[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7.
作者简介:郭小娟(1992.12—),女,甘肃天水,西北大学文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古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