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芳
摘要:梵高的天才之处在于力求以真相穿透现实,并使其具有非凡美感,同时也以它一个人的抵抗昭告世人:苦难永无止息。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人都是梵高。他是这个世界最深处扎根最高处开花的大画家。
关键词:悲剧性;天才
隔段时间浏览美术史或翻阅画册,会发现看法和兴趣是不断转变的。而梵高却一直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对象,无论是其身平还是画作。
梵高,这个悲剧性的天才绝没想到不过百年时间,他的画从一文不名到今天的数千万美元,也绝想不到“梵高”二字已时尚到人人以不知为耻的地步,更惊讶于同行和评论家们的交口称誉。因为,曾几何时他们还不以为然,百般挑剔的。在商业、大众、艺术的三界影响恐怕也只有毕加索与之相提并论。同样名满天下,但运气却大相径庭。毕加索身前集盛誉、富有、长寿于一身,梵高则穷困潦倒,英年早逝。他苦,他穷,绘画似农夫,暴躁郁闷似病人,悲天悯人似圣徒。说性格决定命也罢,说造化弄人也罢,反正这个外在笨拙的人被闲掷闲弃,一再误读。家人亲戚当他是个大孩子,人们觉得他行为怪异,朋友们苦于他的生硬,叫他“会画画的公牛”,我们也一直只当他是个天才而已,只有塞尚形容他“是个灵魂”。现在,面对他了不起的作品,和他交交心吧。
习惯上,人们把梵高视作表现主义的先驱,也有人将其归于后浪漫时期的句号。在思潮转轨时段,他兼有两边的印迹,时代越往前走,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自身的问题便愈加突出。艺术家更是敏感的一群,他们的不安、燥动与追求透过其艺术的方式,抚慰伤痛化解情绪,也净化心灵,释放出虚质的“自我”,构成人类精神镜像的天空。有时,人类历史中某个人物的出现对大众和时代所产生的影响,就像传说里渔夫的瓶子:小小的瓶胆儿冒出一股烟雾,飘飘摇摇升往空中。烟云越冒越多,天一时都暗了,梵高想象即属此类,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身上除了其杰出的艺术天赋之外,心灵深处还另具一种人文情怀的高贵和柔软,对底层民众有着深层的爱。
梵高出身于荷兰一个中产阶级牧师家庭,有着良好的文化艺术的修养。虽快30岁才开始专门从事绘画。但在短短的8-9年的绘画生涯中,成就惊人。他矛盾的性格决定了他悲剧性的人生,现实世界的麻烦使他颇多苦恼。与生俱来的不安伴随他的成长不断积聚,遇事时表现为执拗、坏脾气甚至失控。早年,他做小职员,传教士等工作非常努力,责任使每件琐事变得神圣,小责任构成大责任,没责任感能心安理得吗?我们要能够成为具有充实,坚定心灵与性格的人,成为生命中有纯金的人,使命感便奕奕生辉。但与人沟通上,他为自己的障碍感到困扰。显然,他高远的内心追求与外在行动能力的落差甚大,1“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失败而带来沉重的压力,我听到感到不绝于耳的谴责”。听到,好理解,“感到”就有点不妙,这使得他的献身精神和对社会有用的意愿不被认同。这种冲撞次数多了造成他经常性的情绪不稳,他只好自我勉励和对弟弟倾述。而此时,诗人情怀已于不自觉间开始为他分流能量舒缓压力。绘画的心之眼也渐至苏醒:他看到美丽的天幕悬挂在草地上面,岩石上盖着绿草、海、天、古船和海港。好像是“杜比尼的油画”······连教堂里老婆婆也使他想到伦勃朗的铜版画。一切晦暗滞重的现实,在他那儿焕发出动人光辉。他认定绘画可以使他振作,并希望自己能画出包含人性的图画,他一生都为这样的画着迷。只要是有关绘画,他就会表现出直透一切的见地:某人的作品特别够劲,因为与那些造型准确技术熟练的素描相比,作品中有人的灵魂,一种说不清的忧伤。这是一种爱的能力。梵高曾这样描述他作画的状态:2在画一棵柳树时当它是活的生命,把自己的全部都集中于它,不放松注意,贯注给它以生命,那它就是活的。要是不能像对人一样来画树,那我们就是笨弱之人。注意这个顺序,先是面对树,当它是活的,然后进一步贴近像对人那样,最后则“那它就是活的。”这是梵高的认识论。正是这种生命的倾述,才有他惊世成就。
梵高一生比较重要的作品都是在后面的几年,但作品之间的差异很大,像《躺着的裸女》和《吃土豆的人》画面色彩沉闷,很显然,画中的人体有着习练技法的痕迹,有点被对象障住似的,怯生生的味道。模特摆的是学院训练用的经典姿势,发呆,而且是很实实在在的一块有重量的肉体。《阿尔及利亚的民兵》气势是起来了,但还是有写生痕迹。摆脱不了现场感的制约,能感到画家和模特面对面的尴尬和不自在,表现上,人物的上身和背景之间也处理得很生硬,难受地僵在那里。但下半部,手、衣裙、脚、地砖的关系从形到色,效果就非常有画意。《保姆》已经有点形式研究的意思了,阵势效果都不错,只是还有股硬板板的劲儿,整个人物的边缘刀切般锐利,大概是对日本版画有好感时期的创作吧。但到了《吃土豆的人》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色彩倒还闷在那儿没醒,可人物已是神气毕现与以往相比得了仙气似的活活泼泼的,她们长的是梵高赋予的模样,相互肖似,却又不显概念而又烟火气十足,“散发着火腿味,烟味和土豆的热气,有一股成熟的庄稼或土豆或粪肥的气味”,我们只能佩服这人有着在质朴凡俗中超凡拔俗的能耐。应该说此画是梵高的一次“觉悟”,完全摆脱了他以往的习作感和写实的桎梏,完成了一次形态上的蜕壳,是艺术上所谓的“这一个”,找到了表现语言上的自我。当然,这种蜕变的前提是高超的见地和极大的化解再塑事物的能量,以及非凡的表现能力。对一般人来讲,苦上一辈子也不见得会有这种可能性。但对梵高,一切只是开始而已。
梵高的天才之处在于力求以真相穿透現实,并使其具有非凡美感,同时也以它一个人的抵抗昭告世人:苦难永无止息。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人都是梵高。他是这个世界最深处扎根最高处开花的大画家。而所有这一切:美好的画作,了不起的天才,还因为有了梵高的好兄弟提奥对他无比的爱心和守候,才使我们得以拥有这样的瑰宝,他们是艺术天空中的双子星座。
参考文献:
[1]荷兰·梵高著 平野译《亲爱的提奥》海南出版公司 2005 第14页
[2]同上 第15页
[3]同上 第17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