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双转型背景下东莞人才引进的现状与问题

2017-09-09 06:52钟晴伟徐泉海
科技资讯 2017年22期
关键词:引进东莞市政策

钟晴伟++徐泉海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7.22.252

摘 要:通过对东莞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双转型背景下的人才引进政策进行分析,较全面地分析东莞市人才引进的现状,在比较中发现当前东莞市人才引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东莞人才引进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东莞市 人才 引进 政策

中图分类号:C9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8(a)-0252-02

1 东莞市人才引进的背景分析

东莞,毗邻香港澳门,北接广州、南临深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东莞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凭借着“天时、地利”,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从一个无名的农业县一跃成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新兴城市和著名的制造业基地,成为享誉全球的“世界工厂”。加工贸易业界甚至曾有这样的说法:“东莞塞车、全球缺货”,可见东莞在加工制造产业链上的重要地位。

但不期而至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东莞上了深刻的一课,订单大幅减少,利润率持续走低,缺少自主品牌、严重依赖外需的东莞加工制造业陷入窘境。时任东莞市委书记的刘志庚将这种现象概括为“双边缘化困境”,即东莞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处于边缘位置、在国内生产体系中也处于边缘位置。同时,城市功能跟不上工业化的步伐,社会治安及相关管理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东莞市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双转型,即推动资源主导型经济向创新主导型经济转变、初级城市化社会向高级城市化社会转变,竭力把东莞打造成现代制造业名城、创新创业热土、宜居生态城市、和谐幸福家园。

但是,人不升级,产业就无法升级、社会也无法转型。据调查显示,东莞的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完全匹配。东莞市的决策部门也意识到,东莞未来的经济、产业转型迫切需要人才的参与、支持。正如徐建华所指出的,当前东莞市经济发展进入了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新常态,要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实现创新发展,迫切需要人才的支撑。因此,必须将人才引进提上日程,优化东莞市的人口结构,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转型。

2 近年来东莞人才引进政策概况

自2011年起,东莞市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以建设人才强市为目标,全面启动“人才东莞”工程,着力打造“人才型城市”,先后出台《东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东莞市高层次人才代表列席市重要会议暂行办法》《东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东莞市的人才引进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第一,人才总量稳步上升。2009年东莞市人才总量仅为116万人,在2011年全面启动“人才东莞”工程后年均引进人才数量超3万,到2013年,东莞人才总量为127.8万人,位列全省第三,2015年年底已超过130万人。2016年东莞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放在首位,先后举办欧洲招才引智推介会、东莞名企名校行、“千人计划”专家、高层次人才东莞行活动高层次人才活动周等活动,人才总量继续增长。预计到2020年,东莞全市人才总量将达204万人。

第二,高层次人才的数量明显增加。2009年,东莞市的高层次人才仅有4.9万多,2013年为5.5万人,2015年猛增至7.5万人,其中留学归国人员6 000余人,省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44名,累计招收博士后119人,中央“千人计划”专家26名,2016年一年间东莞就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3 000多人,“万人计划”也实现了零的突破,截止到2017年第一季度,高层次人才增加至7.8万人,省市领军人才55名、中央“千人计划”入选者37名,特色人才也从2015年的156名增长至204名,高端人才的数量在全省位居前列。东莞人才发展研究院的陈亮院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东莞市各类高层次人才未来有望以每年10%增长,2020年高层次人才可望达17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21万人。

第三,高水平研究团队不断增多。2015年,东莞拥有省市创新科研团队44个,截止到2017年5月,东莞拥有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26个、市创新科研团队27个,居广东省地级市的第一名。2020年前,东莞计划重点引进50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科研团队,100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第四,各类人才平台建设扎实推进。2015年,东莞全市已拥有全市仅有新型研发机构31家,市级院士工作站9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5家,博士后工作分站10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4家,博士后工作平台数量规模位居全省第四。2016年,新增首批5家科技金融工作站,2017年第一季度再增三家科技金融工作站,并将广东福利龙复合肥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列为东莞市第三批院士工作站。这些人才平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稳步发展,基本覆盖东莞重点发展的产业和领域,为东莞企业的转型升级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第五,人才服务工作持续优化。2014年,公办学校将为新莞人子女提供22 497个学位,相比2013年增加2 276个。2016年,向随迁子女提供增至3.36万个学位,仅松山湖就为人才子女提供学位5 400个,而长安镇为留住人才,推出了“优才卡”制度,目前已发放“优才卡”1 100张,凭卡可享受十项公共服务和优惠政策,还为32人发放购房补贴,合计达60万多元。此外,在探索中东莞市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才服务品牌——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人才活动,市领导带头深入企业,嘘寒问暖,问计于专家,各镇(街道)、园区领导干部也定期走进联系对象企业,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据统计,2016年东莞领导干部走访联系高层次人才272名,共收集問题145个并由相关部门分别跟进处理。

2 双转型背景下东莞人才引进现存的问题

(1)人才引进工作针对性不够强,缺乏全面清晰的规划。2011年,东莞全面实施“人才东莞”工程,这些年人才引进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人才引进是一个系统工程,东莞的“引智”工作还存在针对性不强、缺乏整体规划的情况。虽然不少镇区都分别出台了一些人才引进政策,但都比较零散,给人“各自为政”的感觉,无法形成合力。因此,东莞市应该在考察调研各镇区的情况后,对全市的人才引进工作做出统一规划,形成“全市一盘棋”的“引智”思路。比如,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的背景下各镇区分别需要哪些行业、哪些领域、哪些类别、哪些层次的人才,如何吸引这些不同层次的人才来莞,有哪些针对性的措施,如何为引进的各类人才配置更好的生活工作条件,如何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引进更多人才等。同时,在人才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应引导各镇区在“引智”的过程中采取“稀缺资源互补,紧缺人才共享”的方针,并根据东莞最新发展状况及时调整人才政策,逐渐形成系统性人才引进政策。endprint

(2)人才引进实际完成进度与预定目标差距较大,政策执行力有待增强。在《东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中,东莞市计划人才总量2015年力争达到157万人,2020年力争达到204万人,但实际上2015年人才总量仅为130万人左右,2017年第一季度尚未突破140万,原计划用10年时间,引进10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培育1 000名“东莞千人计划”人才,但现有情况与预定目标差距较大。此外,在《纲要》中东莞市明确列出10年间需要重点引进的各类人才,但除了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增长较快之外,在党政人才的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育、社会工作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挖掘和引导等方面的工作还比较薄弱,有待加强。“东莞市高层次人才服务IC卡”也还没完全落实到位。此外,人才结构不够合理的现状仍未根本改变,在《纲要》中所提到的拔尖技术人才引进难、中层人才缺乏等问题仍没能很好解决。

(3)人才激励与评价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近年来东莞的人才引进的力度大,总量增长明显,但全市对人才的激励、评价方面的机制还没有建立完善,不利于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发展壮大。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变革传统的人才管理制度,引进和建立健全的人才激励与评价制度,是各镇区需要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东莞市可以学习参照其他地区的经验,建立统一的人才信息数据库,以利于各单位选拔调用各类人才;建立人才考评制度,完善奖励制度,定期按照业绩奖优罚劣,大力宣传和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积极探索人才内部流动机制,向上举荐工作能力突出的、获得广泛认可的人才等。

(4)人才引进政策过于侧重于物质留人,应充分重视文化留人、环境留人、事业留人。在人才引进的初始阶段,优厚的物质待遇、必要的优惠政策上固然重要,这往往能打动、吸引大量人才。近些年来,东莞市为吸纳人才,不惜重金揽才。从2011年起每年投入10亿元,连续五年投入50亿元专项资金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全市的人才发展资金每年规定不低于5 000万,豪掷1 000万重奖1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东莞的这些人才政策确实吸引了不少人才,但是只提供优厚的待遇是远远不够的,有部分高端人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我们真的不缺钱,政策很给力,但平台更重要。因此,在引进人才后,要充分重视人才的个人成长和事业平台的搭建,让他们有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和舞台,让他们有愿意为之留下的视野,并在全市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营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良好氛围,有利于人才成長的宽松环境,用心关怀人才,用情打动人才,用文化留人、环境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1] 徐建华.在东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4月18日)[EB/OL].http://dg.wenming.cn/wmbb/201604/t20160419_2495326.shtml.

[2] 东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endprint

猜你喜欢
引进东莞市政策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关于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思考
东莞市果菜副食交易市场
广告学著作引进与广告学的发展
“电视真人秀节目”引进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深圳特区新定位:从“引进”到“引领”
东莞市果菜副食交易市场近期价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