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拓
摘 要:根据以往地质工作情况及实地考察,对桑家卢比铜多金属矿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实地考察从区域地层、区域构造、区域矿产及采集岩石标本进行系统的综合整理分析,对以后地质找矿工作提供有力基础。
关键词:区域地质;岩浆岩;侵入岩;岩脉;物化探异常(矿化体)带特征
中图分类号:P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25-0183-02
1 交通位置及自然情况
桑加卢比(Sangkaropi)铜多金属矿区位于印度尼西亚南苏拉威西省北托拉雅县(Kab.Toraja Utara)境内北东部,距离县城所在地兰德堡(Rantepao)约20km,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19°56′55″~119°57′45″,南纬-2°50′56″~-2°52′04″。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层
区域内最古老的岩层是前第三系的多相变质的基底杂岩和超基性岩,主要由片麻岩,片岩和超基性岩组成。第三纪俯冲作用形成的深槽主要分布基岩,区内沉积层主要呈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基岩之上,并且第三纪俯冲作用过程中伴随有多期的火山作用-深成作用。中新世普遍发生海底火山活动。第四纪的火山岩覆盖在山峰与沟谷的表层,花岗闪长岩质侵入岩侵入中新世及较老的岩石中。
其岩石地层主要有:Q第四系沉积岩(主要包括湖泊沉积和珊瑚石灰岩)和QV第四系火山岩;Ts第三系沉积岩、Tv第三系火山岩及Ti第三系侵入岩;Ms中生界沉积岩及Mi中生界岩浆岩;Pm古生界变质岩;及Gs-S年代未知的片麻岩、片岩为主的基底杂岩和U超基性岩。
2.2 区域构造
苏拉威西岛位于澳大利亚板块北侧,处于印度-太平洋海沟岛弧带的东端,即澳大利亚-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结合部位,呈K字型展布,地质构造复杂,包括了由大陆架、火山链和深海槽组成的复杂构造系统,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发育。受大规模构造岩体和逆冲断层分割,苏拉威西岛的地质格架主要分为4个构造地质单元,即西苏拉威西第三纪火山岩浆弧、中苏拉威西变质岩带和东苏拉威西蛇绿岩带以及大陆残块增生带。
桑加卢比铜多金属矿区所在区域位于环太平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和斑岩型金铜多金属矿成矿带上,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澳大利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及其夹持的多个微板块相互作用的复杂构造区。中新生代发生强烈的构造-岩浆作用,新近纪还有地幔柱活动,为成矿作用提供了巨量成矿物质和能量,并为成矿作用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及赋存空间,造就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印度尼西亚已识别出6个晚第三纪岩浆弧,它们是重要的浅成低温热液型和斑岩型铜-金多金属矿成矿带,苏拉威西拉岩浆弧是其中之一,具有优越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2.3 岩浆活动
区域内出露的岩浆岩主要是有多期的火山岩和侵入岩,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分布于南苏拉威西和中苏拉威西地区。
2.4 区域矿产
本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矿床类型繁多,主要有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也有金、银等贵金属。其中由于地处东南亚红土镍矿带上,赋存有众多的红土型镍矿床,矿石平均含镍品位1.5~2.5%,主要分布在群岛的东部,集中了几乎全印尼的主要镍矿生产矿山。
3 岩石分布情况
3.1 岩浆岩
3.1.1 喷出岩。火山喷出岩中的火山角砾岩主要分布在矿区东南部,呈不规则团块状、星月状、葫芦状展布,与凝灰岩共同组成东西向透镜体,火山角砾岩与凝灰岩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岩石组合有玄武质火山角砾岩、安山质、英安质、硅化岩屑晶屑火山角砾岩等,岩石成分及岩石矿物成分复杂,含贝类生物化石,为海底喷发沉积成因。
凝灰岩主要与火山角砾岩共同展布在矿区南部,呈东西向的透镜体,长3000m,宽850m,组成矿区最大火山喷发碎屑岩堆积区,岩石组合与火山角砾岩-样从基性到酸性均有,主要岩石组合为含砾凝灰岩、岩屑晶屑凝灰岩、蒙脱石化海绿石中基性凝灰质砂岩、岩屑晶屑流纹质凝灰岩等。这些火山碎屑岩为火山爆发产物,属火山喷发相。
角斑岩为矿区分布最广泛的岩石,几乎占据整个矿区的北部或北偏东部地段。矿区内角斑岩分为灰黑色和浅灰色两种,前者不含石英,岩石坚硬,气孔发育,多为绿泥石充填,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浅灰色角斑岩,斑状结构、霏细结构,块状构造,基质由细小的长英质组成,石英含量大于25%,长石定向排列,具绢云母化,黄铁矿化。
3.1.2 侵入岩。辉长闪长岩,主要分布于矿区内的南西部和北东角,南西部岩体呈向南西突出的不规则弧形带状,北东角岩体也呈向南西突出的弧形。从岩石颜色、矿物成分与灰黑色角斑岩大同小异,辉长闪长岩为全晶质,似斑状结构与角斑岩相区别。岩石普遍绿泥石化和纤闪石化,大多出现褪色现象呈淺绿色;花岗闪长岩呈不规则的块状主要分布在矿区西部和北东角,东南角有零星出露,与辉长闪长岩在同一构造环境中,布于其外围呈侵入接触关系。
3.2 脉岩
矿区脉岩十分发育,从基性的煌斑岩、闪长玢岩到酸性的花岗闪长岩均有出露,特别在矿体及矿化体周围均见上述脉岩侵入。主要脉岩有煌斑岩、拉辉煌斑岩、闪长玢岩、中细粒英云闪长岩(由闪长玢岩蚀变而成)、石英闪长玢岩及花岗闪长岩脉等。
4 物化探异常(矿化体)带特征
根据物化探测量成果,矿区内可以划分四个矿化异常带(四个成矿靶区),前人对其编号分别为Ⅰ、Ⅱ、Ⅲ、Ⅳ,下面就四个矿化异常带特征分别叙述。
4.1 Ⅰ号(矿化体)异常带
Ⅰ号矿化体产在角斑岩中,由物探和化探异常圈定,物化探异常相对吻合。物化探异常平面上反映矿体走向呈南北向,等值线西密东疏反映矿体向东倾。矿化体在平面上根据物化探异常呈银锭状,通过矿区实地考察综合分析在北东较低部位形成的化探次生晕异常应为矿化体风化碎屑经搬运坡积而成。endprint
Ⅰ号(矿化体)异常带南端有一北西、南东向的铜矿石采坑,现采坑采深大于10米,未揭穿矿体。从采坑揭露情况看矿体上部1~2m见铜蓝为次生氧化矿;下部为原生矿,肉眼观察矿石多为致密块状、浸染状及稠密浸染状,金属矿物有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褐铁矿。赋存于火山角砾岩中,矿体东侧有断层角砾,破碎带宽约20m。围岩具黄铁化、硅化、绿泥石化现象。地表顶部具有薄层褐煤及粘土岩层。其围岩主要为花岗斑岩,围岩蚀变为黄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等围岩蚀变。
4.2 Ⅱ号(矿化体)异常带
Ⅱ号异常带分布于矿区北东角,从局部物化探异常看矿化体呈南北走向。该物化探异常带处在辉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体圈闭的弧形构造的内侧,有北西、北东、南北向断层穿插,是断层的交会部位,推测矿化属构造控矿的热液类型,这些构造是热液的良好通道,是找大而富矿最有利的地段。其围岩主要为石英斑岩,主要蚀变为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
4.3 Ⅲ号(矿化体)异常带
Ⅲ号(矿化体)异常带分布于矿区中部,异常带由三个物探扫面视幅频率Fs异常区组成,物化探异常吻合性差。异常带呈北东向排布,长1100m,宽350m,面积约0.3km2,该(矿化体)异常带北东端化探显示Cu、Pn、Zn异常,也是成矿有利地段,从异常带由三个物探异常组成分析,矿体连续性差。其围岩主要为石英斑岩,主要蚀变为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硅化。
4.4 Ⅳ号(矿化体)异常带
Ⅳ号(矿化体)异常带分布于矿区北西角,相对规模较小,但沿穿过异常的河沟两侧观察发现许多褐铁矿化和铜的氧化线索,正是物探激电高异常分布区,异常带及异常带外围是后期地质找矿工作的重点地段。
5 综束语
通过此次踏勘工作及综合分析已有资料认为矿区内铜多金属矿为海相火山岩型铜矿,或称为块状硫化矿(物)型,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海底火山喷发口到海陆边缘,铜矿物(黄铜矿)和大量黄铁矿,并伴随数量较少的伴生闪锌矿与中酸性的长英质火山熔岩、凝灰岩液化后在重力作用下沿断裂破碎带次生裂隙熔结、沉积,交代形成富铜具有垂直分异现象的块状黄铁矿矿石。矿区内矿体特别是Ⅰ号矿化体有良好的垂直分带,块状矿化之下为浸染状或网脉状矿化,上部块状矿石富Zn+Cu,下部富Cu,构成明显的成矿组合分带。
本区矿化体或矿石主要产于酸-中酸性的次生石英岩化流纹岩(主含矿岩层)-英安岩及同质的凝灰岩(为主要围岩)中,伴随着矿化的形成,同时产生围岩的绢云母化及部分青盘岩化,形成与矿层紧密联系的围岩蚀变。
参考文献:
[1]何熙琦,刘应忠,陈金法,等.印尼中苏拉威西波龙骨金矿地质特征[J].贵州地质,2011,28(4).
[2]池祥成,罗峰.印尼北苏拉威西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J].四川地质学报,2012(S2).
[3]翟裕生,彭润民,邓军,等.成矿系统分析与新类型礦床预测[J].地学前缘,200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