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义文+杨新宇
[摘 要]随着“单独二孩”政策与“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新生儿的增加势必会增加对孕婴童市场的需求。文章针对“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母婴医药市场容量的影响展开研究。文章以孕婴童医药市场为切入点,对孕婴童市场容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二孩政策”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经检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能带动国内母婴医药市场容量的显著增长,同时,“二孩政策”的放开也能带动国内母婴医药市场容量增加。对此文章提出建议,以期提升国内生产总值,促进经济增长。订立相关配套措施,推进“二孩政策”的全面落实。
[关键词]全面二孩;母婴医药市场;多元回归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7.105
随着2013年国家“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的不断放开,有专家人士认为此举会大大促进我国经济的再次腾飞,预测孕婴童企业会大幅度受益。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政策因素对孕婴童市场容量的影响的探讨大多是基于定性分析的,因此笔者以孕婴童医药市场为切入点,通过借助统计数据,尝试建立带有政策虚拟变量的计量经济模型,从而揭示政策因素对孕婴童医药市场容量的影响,把握政策因素对孕婴童医药市场的依存关系,得出一定的结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1 相关文献综述
在该研究主体层面上,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主要研究成果集中于国内,多存在于二孩生育意愿及生育人口预测的模型建立,以及“二孩政策”实施的经济后果的定性分析上。在生育意愿及生育人口预测研究方面,风笑天 (2010) 利用全国五大城市已婚青年调查数据,对双独夫妇的“二孩”生育意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描述和比较分析,发现希望生育“二孩”的“双独夫妇”在30%~40%。翟振武(2014)利用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我国独生子女的规模,并从独生子女的角度估算立即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目标人群,进而测算年度出生人口规模的变动;发现,妇女生育“二孩”的意愿仍处于较高水平,我国年度出生人口将在政策变动后急剧增加。谭雪萍(2015)以938个已生育“一孩”的适龄家庭为数据,对“二孩”生育意愿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二孩生育意愿为61%。而“二孩政策”实施的经济后果方面,汪淼(2014)从经济学角度对开放“二孩政策”的有利影响进行了分析。洪新星(2015)以资本市场为切入点,对“二孩政策”实施对相关上市公司的影响进行了描述与分析,认为其会利好相关上市公司。孙超逸(2014)认为“全面二孩”政策将会带来新的“二孩经济”热。
上述文献主要预估了我国适龄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并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全面二孩”政策开放对经济及相关产业的有利影响。本文在其基础上,试图通过定量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全面二孩”政策开放对经济产业的影响。
2 影响因素的选择
为了研究影响我国孕婴童医药市场容量发展的因素及其依赖关系,首先需要确定有关的影响因素。影响我国孕婴童医药市场容量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可归结为宏观经济增长、人口生育率以及人口生育政策这三大因素。故本文选取影响市场容量的三个主要因素分别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生育率和人口生育政策,它们分别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一孩生育率、二孩生育率和政策变量来代表。其中GDP、一孩生育率、二孩生育率是数值型变量,而人口生育政策则属于定性变量。因为经济现象不仅受到一些定量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受到诸如政策等一些定性因素的影响。如果研究对象的变量确实受到这种定性因素的影响,那么仅用定量变量对研究变量进行解释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本文通过引用虚拟变量来解决此问题。
虚拟变量即哑变量或名义变量,是对定性变量进行一个量化的过程,通常对定性因素赋值为“0”或“1”。其中“1”表示具备某种属性或受到某种因素影响,而“0”表示不具备某种属性或不受到某种因素影响。通过此种办法,从而将定性变量纳入到所建立模型中,使得对问题的阐述更加明确。
3 计量模型的构建
本文选择全国重點儿童制药企业的营业收入(平均值)作为被解释变量Y,并根据以上影响因素选定4个解释变量。
其中,选择国内生产总值(X1)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选择一孩生育率(X2)与二孩生育率(X3)来反映新生儿人口增长数量;用虚拟解释变量D1来表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自2013年的变化,即“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D1如下式所示)。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是影响孕婴童医药市场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该因素难以量化,没有相关的数据,因此本文不讨论消费观念对国内儿童医药企业营业收入的影响。
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如下:
Y=C+aX1+bX2+cX3+dD1
4 数据的来源
本文所引用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一孩生育率、二孩生育率来自2007—2016年国家统计年鉴,12家公司2007—2016年营业收入来自于Wind资讯,12家上市公司分别为康芝药业、健民药业、合生元、济川药业、山大华特、通策医疗、人福药业、仁和药业、白云山、华润三九、达安基因、长春高新。
5 参数估计与模型检验
5.1 参数估计
用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OLS回归,得到如下结果:
Y=1240921+4.3634X1-119957X2+180372.4X3+1373641D1
(0.609) (0.0632) (0.970) (0.2517) (0.0594)
在该模型中,White检验P值为0.5942,不存在异方差;LM检验P值为0.2023,不存在自相关;其R-squared为0.977907,样本可决系数接近于1,说明其拟合优度较好,给定显著性水平a=0.05,查F分布表可知回归方程显著。但是对于t检验,X2、X3、D1均不显著,故猜测存在多重共线性。endprint
使用逐步回归法,可得以下模型:
Y=-514651.5+6.429847X1+1721289D1
(0.5080) (0.0090) (0.0196)
5.2 经济意义的检验
经济意义检验即根据经济理论所阐述的基本原理,对模型参数的符号和取值范围进行检验。本模型中a=6.429847,表示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孕婴童医药市场容量不断增加;d=172189,表示随着二孩政策的不断开放,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放松,孕婴童医药市场容量不断增加。这两者符合一般的经济意义,因此模型通过经济意义的检验。
5.3 统计学上的检验
统计检验的目的在于考察所求参数估计值的统计可靠性。R2统计量表示回归方程对数据的拟合优度,在该模型中,R2=0.9549,这表明该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可以解释模型中95.49的变差,拟合优度较好,通过检验。F检验是从总体上对模型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否显著进行检验,本模型中,k=3,n=10,给定显著性水平a=0.05,F=74.16241>3.71,通过F检验,表明该模型在总体上线性关系显著。t检验则是从每个解释变量上检验其是否显著,本模型中,解释变量GDP和D1的回归系数的t检验分别为0.0090和0.0196,都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通过t检验。
5.4 计量经济学检验
计量经济学检验是对统计学检验的再检验。在参数的估计过程中,我们已经剔除多重共线性,因此该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检验,White检验的P值为0.1386,不存在异方差;自相关检验,LM的P值为0.7526,不存在自相关,因此,计量经济学检验通过。
5.5 参数意义解释
本模型中解释变量GDP的回归系数a=6.429847,表示GDP每增长1亿元,孕婴童医药市场增长6.429847万元;由上述t检验可知,虚拟变量D1是显著的。D1系数为正,表明国家开放二孩政策使孕婴童医药市场得以增加,其回归模型具体可表示为:
Y=-514651.5+6.429847GDP 2007—2012年
1206637.5+6.429847X1 2013—2016年
6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本文引入了国内生产总值和制度虚拟变量D1这两个解释变量,构建了一个线性回归型,以“单独二孩政策”的实行作为界限,分析了二孩政策开放和母婴医药市场容量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能带动国内母婴医药市场容量的显著增长,同时,二孩政策制度的开放也能带动国内母婴医药市场容量增加。该模型经过检验,能够较好地拟合我国国内母婴医药市场容量的实际情况,能够为有关部门及相关母婴企业在实际工作和政策把控中提供理论指导。当然这个模型还只是我们的一个初步研究结论,在研究中未引入全部的母婴医药企业。同时,不同时期内影响被解释变量的主要因素不一定相同,因此在进行趋势外推时需谨慎。另外,该模型是对部分市场份额较大的母婴医药企业市场容量的研究,针对不同企业则不一定适用。
6.2 相关建议
第一,发展经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稳健发展是根本。只有促进了经济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得到提高,生活得到保障,人们才会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消费层次,从而促进孕婴童市场的全面发展。
第二,加速出台相应的二孩配套政策。废除或修订过去制定的关于计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取消对独生子女的优惠补贴政策;简化办理准生证程序,缩短办证时间,快速地解决人们在生育中所遇到的问题;延长或实行女方二孩产假政策,适当开放男性“护理假”;适当减免二孩父母的个人所得税,并适当给予补贴,以减轻二孩家庭的经济压力。真正地使二孩政策及其相应的配套政策落地,使人们“敢生”,“能生”。
第三,不斷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加大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力度,使需要赡养老人的适育夫妇减轻压力,无后顾之忧;出台相应的教育政策,完善教育体系,使我国大多数的学前教育达到优质水平,使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保证受教育的公平;提供充足的公共物品和服务,提高大多数人群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风笑天.生育二胎:“双独夫妇”的意愿及相关因素分析[J].社会科学,2010(5):58-66,188-189.
[2]翟振武,张现苓,靳永爱.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分析[J].人口研究,2014(2):3-17.
[3]谭雪萍.成本—效用视角下的单独二胎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徐州市单独家庭的调查[J].南方人口,2015(2):1-12,22.
[4]汪淼.基于经济学视角下对开放二胎政策的分析[J].中国市场,2014(52):219-220.
[5]洪新星.全面放开二胎时机成熟资本市场闻“机”起舞[N].证券时报,2015-10-15(A09).
[6]孙超逸.政策落地催热“二胎经济”[N].北京日报,2014-02-27(006).
[7]邓爽,刘杰,贺雪娇.我国实施“全面二胎”生育政策的利弊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4):7-8.
[8]张伊娜.浅析全面二胎政策下的儿科医疗行业现状[J].继续医学教育,2016(7):92-94.
[9]叶银丹.国内旅游收入的计量经济学分析[J].企业导报,2012(4):98-99.
[10]张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187-1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