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
河北省滦平县二道梁子村农民周万萍,家就在金山岭长城的山脚下。他9岁时因一场意外事故,造成左腿及右手残疾。初中毕业后,周万萍在长城上卖过汽水,为修缮长城背了4年青砖。1985年,他买了一台二手照相机,开始自学摄影。30多年来,周万萍以金山岭长城为题材,拍摄了大量优秀摄影作品。现在,他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北承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近几年来,他出版了《我的家乡》《金山岭长城》两本摄影作品集,还应邀在国外举办长城摄影作品展览,成为宣传长城文化的农民摄影家。
家在金山嶺长城脚下,起初学拍照片只是为谋生
周万萍,1965年出生在河北省滦平县金山岭长城山脚下的二道梁子村。儿时,周万萍对这段壮美的长城充满了好奇心,时常利用打柴之机,走过一个个烽火台,去感悟长城的沧桑岁月。9岁那年,一场意外事故,导致周万萍左腿及右手终生残疾。
因家境贫穷,初中毕业后,周万萍开始在长城上卖汽水补贴家用。1980年,国家开始大规模修缮长城,周万萍积极参与其中——往山顶上背青砖。一块大青砖20多斤,背一块砖可以挣一毛钱,他一个月能挣16元。虽然这个活儿很辛苦,但他觉得很满足。
在背砖的4年里,周万萍发现长城上的游客有拍照留念的需求。为游客拍照也许能挣些钱,这是周万萍学摄影的最初想法。1985年,周万萍花40元买了一台二手海鸥牌照相机。那时候,40元足够一家人生活几个月。当周万萍捧着照相机回到村里时,有人觉得花那么多钱不值得。周万萍认为,有了照相技术,就可以挣钱。
通过一段时间练习,周万萍掌握了摄影技能,在金山岭长城上支起照相摊,为游客拍照。尽管生意渐渐好起来,但他不满足于为游客照相。出于对长城、对摄影的热爱,周万萍开始以长城为“模特”,拿着相机四处练习。在群山簇拥的金山岭长城上,人们经常看到,一个腿脚不灵便的农民,手里端着一台老旧的照相机,到处选角度拍照。
那个年代,洗印胶卷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周万萍拍长城时不敢随意按下快门,多数时候只是对着取景器找感觉。长城雄姿,魅力无穷,越来越令他着迷。此后,周万萍把精力和挣来的钱,大部分用于拍摄长城照片。有时,为了拍到一张好照片,他带上干粮,连续几天吃住在长城上。
周万萍从小生长在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没有任何摄影基础。但他肯学习,善钻研,刻苦实践摸索。遇到来长城采风的专业摄影师,他总是仔细观摩,虚心请教。因此,他的摄影水平提高很快,摄影技能在当地渐渐有了名气。
爱摄影更爱长城,为拍到长城美景甘吃千般苦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万萍为了拍出长城的摄影佳作,足迹遍布金山岭长城内外。在风霜雨雪中,他与长城的影像和魅力结伴而行。
有一年夏天,一个瓢泼大雨的日子,周万萍背起摄影包,不顾雷暴危险,专注地期盼心中的奇迹出现。终于等到了天色放晴,天边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他连忙兴奋地按下快门。几分钟后,天上的彩虹渐渐消隐,周万萍庆幸自己抓住那难得的精美瞬间。当天抓拍到的这张《气贯长城》的照片,成了周万萍得意的经典之作。
周万萍觉得,拍一幅好的摄影作品,不仅仅要冒险坚守,还要有智慧。有一次,周万萍和几位影友凌晨两点多便登上长城,夜里山间升起白雾,在空气中缓缓流动,他立刻架起三脚架,进行长达10分钟的延时摄影,捕捉到迷雾缭绕中“熟睡”的长城。
一个雾霭缭绕的清晨,周万萍拍摄了一张岚烟中的长城。照片洗出来后,看到长城仙雾弥漫的样子,他喜不自禁地给这幅照片起了个诗意的名字:《云雾锁长城》。之后的一天,周万萍偶然看到《辽宁青年》杂志刊登风光照片的征稿启事,便拿《云雾锁长城》投稿,并附信一封,希望得到编辑的指点。想不到,《辽宁青年》以他拍摄的《云雾锁长城》,作为当期封面刊发。
周万萍高兴万分,同样高兴还有他的妻子李雅芬。李雅芬兴奋地对乡邻们说:“我知道,这就像是一件艺术品,我为他开心!”
李雅芬是乡亲们很佩服的好媳妇,在当年周万萍因治腿欠了不少债时,20岁的李雅芬从山下的曹栅子村嫁进周家。多年来,她不仅悉心照顾周万萍,还支持丈夫的摄影爱好。正是有了妻子的爱,周万萍的摄影之路才越走越远。
更让周万萍没想到的是,照片《云雾锁长城》刊登后,前来金山岭长城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全国各地的游客,有许多人是看到这张照片被吸引来的。而且,还吸引来许多摄影爱好者。有几位摄影家还找到周万萍,向他打听《云雾锁长城》的拍摄位置。周万萍热心地将自己千辛万苦寻觅到的拍摄点,告诉摄影同行。有时,他还一斜一跛地当向导,把最佳拍摄地点、时间及个人的拍摄经验,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周万萍的真诚,使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们深受感动。其中一位摄影家,两次帮周万萍联系北京的医院,动手术医治他残疾的腿,使他的腿疾好多了。
影友们与周万萍交流拍摄技艺,由衷地夸赞周万萍的摄影作品,同时为他提供摄影大赛信息,鼓励他将好的作品拿去参赛。
1994年7月的一天,一封电报送到了周万萍手上。他拆开一看,几行电文让他欣喜若狂:“您的作品《气贯长虹》荣获金牌,特致祝贺!”落款是第1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组委会。周万萍的辛苦付出,终于得到回报。但这不是周万萍第一次获奖。1992年,他拍摄的《金山岭晨雾》,获《摄影世界》杂志举办的第6届尼康摄影比赛三等奖。1993年,他拍摄的《长城组照》,获《大众摄影》举办的“宝丰杯”全国摄影大赛金牌奖。同年,他拍摄的《华夏风采》,获中日大自然摄影比赛佳作奖。
1994年,周万萍还有一幅摄影作品《金山岭长城朝雾》,获得“中国山水风光游”中日风光摄影大赛金奖。
在此后的获奖作品中,值得提及的是1997年拍摄的《今夜雄关》,获97中国旅游年“万事达长城杯”全国摄影大赛特等奖;1998年拍摄的 《晨曦中的中国长城》,获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摄影”大赛的第二名。endprint
每一次获奖,对周万萍来说,既是辛勤付出后收获的喜悦,同时也增添了他对长城的一份热爱,坚定了他拍摄更多长城优秀照片的信心。
出名后不改农民本色,他说拍摄长城是自己一生的夙愿
获奖多了,出名了,但周万萍不改农民的朴实本色。有人请他带路去拍摄点,他依然像过去一样,一跛一斜热忱帮助别人。
经过多年辛勤努力,周万萍拍了大量精彩的长城照片。2000年,有朋友建议他出版一本专属金山岭长城的摄影画册。周万萍把朋友的这一建议告诉了妻子李雅芬,得到妻子的赞许。为了出版这本画册,周万萍四处借钱,养蜂的爹,种地的娘,还有哥嫂们也积极支持。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他最终凑了10多万元。
周万萍的摄影集《我的家乡》,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收集了他拍摄的近百幅长城照片佳作,照片说明采用中、英、日3种文字。著名风光摄影家陈长芬先生得知周萬萍要出版摄影画册,欣然作序。当一辆卡车送来《我的家乡》摄影集时,小山村沸腾了,几乎全村人都来帮他卸货搬书。
《我的家乡》摄影集一幅幅视角独特的彩色照片,再现了金山岭长城的雄伟、险峻、奇秀;展示了金山岭长城不同季节的魅力,受到国内外游客的欢迎,在景区内非常畅销。有媒体记者宣传说,《我的家乡》是长城历史上最精美的摄影画册之一,是长城摄影艺术领域的又一新收获。此后,周万萍又出版了《金山岭长城》摄影集,同样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每两年就重印一次。这两本摄影集的出版,使外界更加直观地感知长城的美丽,对宣扬长城历史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拍摄长城,让周万萍结识了国内外摄影界的一些名人。有一年夏天,摄影出身的著名导演张艺谋到金山岭长城拍片。那天,张艺谋打算下午拍片,但中午一直下大雨,他有些着急。焦躁之时,张艺谋想到了周万萍,便让助手去请周万萍。两人见面后相谈甚欢。期间,张艺谋玩笑地问周万萍,这场暴雨什么时候能停。周万萍却十分认真地眯起眼望了望乌云盖顶的天空,根据自己多年的拍摄经验说:“这雨下不长,40分钟后准是晴天。”“真的?”张艺谋认真地问。“当然,这可不是天气乱报!”周万萍幽默地说。40分钟后,天空果然放晴,光线十分适合拍摄。见此情景,张艺谋由衷地向周万萍竖起了大拇指:“不得不说,你真的不简单!”
在周万萍结识的名人中,有不少是国外著名的摄影师。徕卡摄影大师、美国职业摄影师路易斯·卡斯特涅达就是其中之一。路易斯到过几次金山岭长城,每次都邀请周万萍陪摄。有一次,路易斯欣赏了周万萍拍摄的长城照片后,指着周万萍对翻译说:“拍长城,我拍不过他。”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著名摄影师史蒂夫·麦凯瑞,有一年来中国采风,到金山岭长城后,也专程拜访了周万萍。
除了以摄影作品会友,周万萍还成了宣传长城文化的民间使者。2012年,美国布莱恩特大学从众多中国摄影师中,选中了周万萍,专门在该大学为他举办了长城摄影展,并颁发了“推广中国文化”特别贡献奖。
至今,周万萍拍摄的长城照片获奖无数,其中不乏国际和国内的摄影大奖。2011年6月,中央电视台专门采访报道了他的事迹。虽然他出名了,但他依旧过着属于自己的平凡生活。周万萍说,他是在长城脚下长大的人,最该做的,就是无怨无悔地将长城现存的景况好好记录下来。
周万萍的理想,正如他在出版的摄影集的最后一页所写:“我是长城的后代,无论春夏秋冬,我要始终坚守在长城上。拍摄长城是我一生的夙愿,是长城给了我智慧与力量。我要为赞美自己的家乡——金山岭,为弘扬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