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爸爸,恐慌的儿子

2017-09-08 08:18胡运玲
家教世界·V家长 2017年12期
关键词:盒子儿子爸爸

胡运玲

周六下午,儿子写完了当天计划完成的作业,拿出一纸盒子模型拼装,玩了起来。边玩还边哼着儿歌,一副放松而惬意的模样。见他开心,我也为他开心。想着平日里学习也挺紧张和辛苦,难得周末在家,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我一直主张孩子要有玩的時间,不能成为学习的机器。

不一会儿,传来门锁转动的声音。我知道,是孩子爸爸回来了。我没当回事,继续该干嘛干嘛,反正他有钥匙嘛。这时,我却发现儿子行为的异常,他慌里慌张地,赶紧把手里拼了一半的飞机模型,哐当一声扔进盒子里,又急忙把摆在地上的已拼好的模型往盒子里捡,慌乱地把盛拼装的盒子往床底下塞。

看着他这一系列恐慌而敏捷的动作,看着他眼里露出的怯意,我很是疑惑。好像他玩拼装模型,成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生怕被人发现似的。

儿子准备站起来时,发现还有一个拼装坦克车忘了放回去。他急忙捡起来,拉出拼装盒子,准备放回去。这时候,孩子爸爸走进来,他一转脸,看到儿子手里拿着玩具,当头喊道:“你怎么又在玩拼装?作业写完了吗?整天就知道玩!有时间看点书不行吗?”

此刻,我忽然明白了儿子刚才的异常举动。是的,他爸爸平时对他要求很严,对他期望很高。他自己常说,儿子是他这辈子的希望,一定要把他培养成才,不能让他成为碌碌无为的人。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希望,我们对孩子寄予厚望并没有错,但也要有个度。

孩子爸爸还在继续教育儿子,儿子低着头,抿着嘴,一副闷闷不乐、胆怯惭愧的神情,真好像他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跟刚才那个阳光、开朗、快乐的孩子,瞬间判若两人。这种情景,触痛了我为娘的心。我很为儿子心疼!心疼这么小的人儿,就会识时机、看脸色,在本该痛痛快快玩的年龄,却连玩都不敢光明正大地玩。想到这,我眼泪都快出来了。可想而知,儿子一直生活在对他寄予厚望的爸爸的高压下,承受了多大的心理压力?

想到这,我当时就气上心头,忍不住为儿子鸣不平:“你看你把孩子吓成什么样?他就玩个拼装而已,听到你开门的声音,吓得赶紧收拾拼装。这都是你平时总管他的后果。你就是见不得孩子玩。童年时期不就是玩的嘛?他的作业写完了,玩会怎么了?再说,他又不是只知道玩的孩子,学习成绩不是一直很好吗?也就是小学低年级这两年还能玩。等到将来孩子上初中,上高中,学业多了,或许你让他玩他都不玩了。我看你就是对孩子的成长恐慌!自己焦虑,就死盯着孩子的一言一行,把孩子弄得整天慌慌张张、神经兮兮的。”

孩子爸爸听了我的话,语气软了下来:“我这不是怕他只顾玩,耽误了学习嘛。也是为他好!你都不知道现在社会上的压力多大。昨天我一个同事还说了,他一位朋友的儿子,去年考大学没考上,现在在麦当劳端盘子呢。”

看看,果然如我所料,他肯定又是受什么刺激了,内心的焦虑感又爆棚了,就由人家的孩子,联想到自己的孩子。他生怕自己家的孩子将来不够好,不够有出息,就步步紧逼。连儿子玩都看不下去。

我又跟孩子爸爸理论了一番,最后商定在孩子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的前提下,请他允许儿子痛快地玩。学习就好好学,玩就好好玩。临了我还半开玩笑地劝说:“这就对了,对孩子的未来,别这么早杞人忧天地焦虑。放轻松,放过孩子,也放过你自己。”

我拿出儿子的拼装,递到他手里,让他放心地玩,开心地玩。儿子这才又坦然玩了起来。

其实,身边有很多像孩子爸爸这样,对孩子的成长过度恐慌的家长。他们总怕孩子未来不够好,就想未雨绸缪地把孩子逼得很紧;总想让孩子一直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认为孩子玩,就是在浪费时间,就会把未来玩完了;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周末赶场似的去学习,弄得孩子周末比平时还忙。很多孩子,在父母的这种高期望、高要求的高压教育下,过早失去了童真童趣,过早承担了成长的烦恼。

记得我曾经跟孩子爸爸说过,退一万步讲,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不成才,不成为佼佼者,但必须成人,必须是个身心健康的正常人。不能把孩子逼成心理问题儿童。因为每个孩子的天赋不同,他不能完全按照父母期望的样子去成长。

测试:你将自己的焦虑转移给孩子了吗?

测试1:当你工作压力大,不顺心时,不由自主地对孩子发脾气。孩子稍微有点表现不好,就对他大吵。

测试2:见不得孩子玩,一看见孩子玩就反感,一见孩子学习就欣慰。

测试3:给孩子制定过高的目标,每次考试完,看到孩子失分的地方,就再也不能平静了,喋喋不休地指责。说些“现在不用心,丢一分,将来,一分就决定你考不上大学……”诸如此类的话。

父母把焦虑转移给孩子的不良影响

父母焦虑,自然就容易情绪失控。孩子和家长同处一屋檐下,难免就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孩子就成了受伤害的可怜的小鱼。这样一来,弄得孩子也很紧张、敏感。一见家庭气氛不对,就处处小心,看你脸色行事,连玩都不敢玩,生怕自己犯错,惹得家长更不开心。让孩子早早失去童年该有的快乐。

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这种拔苗助长的言行,无形中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如果长期在这种压力下学习和生活,孩子更容易出现厌学的情况,从而反感学习,甚至反感父母,反感呆在这个家里,反而弄僵了亲子关系。

快节奏的生活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先对自己提出要求,而不是先对孩子提出要求。眼睛不能光盯着孩子,也应该反观自己,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明白,孩子不是我们的复制品,也不是替我们圆梦的继承者。他有自己的禀赋和属于自己的未来。而孩子的未来,我们是无法把控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尽可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坚实可靠的后方,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温馨的家庭港湾。至于孩子的未来,放心地交给孩子。要相信我们的孩子。陪伴孩子过好这段最珍贵的童年,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可以高一点,比现实高一点。但是,孩子能不能做到,孩子做到什么程度,我们要学会接受那个结果。也就是说,高期望,低预期。只要孩子尽力了,就不要过分逼孩子。给孩子一个高目标,引导他向着这个既定的高目标去努力,如果孩子没有达到目标,不要过多指责。学会接纳孩子的不足和不完美。

再者,家长要学会一种本领——自我解压。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快餐化、快递化、快速电子阅读化、快速交通化,什么都是快的。越是如此,越要学会慢生活。手脚快,心速慢。把自己遇到的工作等压力,及时科学地解压,不要把这些压力带回家庭,转移给孩子,让孩子无辜受责难。

快节奏的社会大环境下,有一种焦虑叫“家长焦虑”。焦虑的家长,更应该反观自己,调节自己的心态,而不是用焦急的目光,紧紧盯着孩子的一言一行。自己放轻松了,也就能心平气和地面对孩子的成长了。

猜你喜欢
盒子儿子爸爸
打儿子
称盒子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我和爸爸
爸爸
爸爸冷不冷
寻找神秘盒子
可怜的爸爸
张小盒Office异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