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纠纷中舆论调控研究的价值

2017-09-08 07:56胡雪飞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医患纠纷传播学价值

【摘 要】社会转型期的特点呼唤大众媒介更富有社会责任感,尤其是要加强自身的守望功能。但出于大众媒介的天然本性,大众媒介关注的多是社会的非常态事件,对医患关系报道的议程设置更多地着眼于医患关系间的不和谐议题,往往将患者一方固化为医患关系中的弱势一方,容易进行带有“偏见性”的报道。本文主要探讨医患纠纷中舆论调控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传播学;医患纠纷;舆论调控;价值

社会系统运行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紧张、失调和利益冲突现象。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这种利益与利益博弈的时期,利益矛盾、利益冲突、利益博弈是常见的社会现象,社会矛盾和社會冲突也成为正常的社会现象。其中,医患关系和医患纠纷就是转型期大众最为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从传统社会至今,每个时期的医患矛盾都不同程度地反映着当时的社会发展阶段特点。

一、医患纠纷中舆论调控研究的背景

医患关系是当前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目前我国的医患矛盾也带有由市场变革引发的社会转型的鲜明特征。近年来,屡次发生“温岭杀医”、“南京护士致残”等恶性伤医、辱医甚至杀医事件,更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目前,研究医患纠纷、医患矛盾、医患沟通的文献报道很多,其中多从社会学角度开展,主要涉及到医患沟通现状及模式研究、医患沟通体系建设、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等方面。也有研究者从传播学角度展开研究,例如对医患矛盾中信息不对称研究、医患矛盾中医院媒介策略分析、网络媒体对医患沟通的作用分析等。研究者李止戈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通过对医患双方进行分析,得出医生掌握信息多、患者掌握信息少的结论,论证了医患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借助机制设计理论,指出我国现行调节医患关系的绝大部分政策和制度,都在扩大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强化医患之间的非均衡零和博弈,并论证在非均衡的零和博弈条件下,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医患矛盾爆发、医患关系恶化。研究者田玉清从媒体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出发,指出医患矛盾媒体报道的误区和媒体在医患矛盾报道中应该担负起的社会责任,并对国内部分医院的舆论平台建设经验进行了剖析,对医院做好媒介管理、正确处理医患矛盾作了一些启发性的思考。研究者施琳玲从医患双方的身份特征、医疗报道的话语特征、网络话语的传播特征等方面,深入剖析了网络空间医患话语权失衡的成因,并就网络空间和谐医患话语格局的建构提出了相应策略,包括医方要维护话语权和提升表达手段、媒体要回归建设性沟通角色、患方要理性使用网络话语权等。

医患纠纷往往源于医患沟通不畅,医患沟通有六个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尊重原则、隐私保护原则、换位思考原则、权利保护原则,这些原则没有得到很好的遵守纠纷就出现了。目前基于国内医患关系现状和成因的一般性研究较多,但对于当前医患关系中的舆论调控的系列研究还不够深入,在操作层面上可以考虑从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等多个学科角度,深入研究社会转型期医患关系紧张的深层次原因,结合新医疗改革,重新审视政府公共卫生系统在导向上的把控引导作用,深度剖析新闻媒介在医患矛盾中的失范状态,探析如何在医患矛盾中从政府、媒体、医疗机构、公众的角度分别进行有效的舆论调控和引导。

二、医患纠纷中舆论调控研究的内容

在转型过程中,国家在急于摆脱财政压力而没有提供足够制度保障和运行规则的情况下,将医疗事业推向市场,直接导致了医疗机构和医生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变迁中无奈地进行角色转型,医疗体制改革没有触及到普惠制与市场化的平衡点,而患者由于面临遭受利益剥夺和缺乏有效表达渠道的双重困境而成为最大的利益受损者,老百姓就医难依然是个普遍问题,医患矛盾成为转型期社会症结的集中体现,自然也就成为一个高度敏感的舆论关切点。社会转型期的特点必然呼唤大众媒介更富有社会责任感,尤其是要加强自身的守望功能。但同样出于大众媒介的天然本性,大众媒介关注的多是社会的非常态事件,对医患关系报道的议程设置更多地着眼于医患关系间的不和谐议题,且大众媒介出于吸引受众眼球等目的,往往将患者一方固化为医患关系中的弱势一方,容易进行带有“偏见性”的报道,这种经过大众媒介筛选后重新加工形成的拟态环境并不完全是对现实医患关系的真实反映,它有意无意地夸大了现实中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导致作为受众的医方和患方都对医患关系紧张度的认识出现偏差和误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医患矛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也助长了医者和患者这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的断裂风险。必须考虑将在深入剖析社会转型期医患关系紧张的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围绕建立和完善医患矛盾中的舆论调控机制,探讨政府公共卫生系统担负更多责任,明确医改方向和政策解读,从制度源头上把控舆论导向,建立大数据库研判突出问题、降低医患矛盾风险;大众媒介(传统媒介、网络媒介、新媒体)如何在医患关系报道中彰显新闻专业主义,构建科学专业精神,注重客观平衡,强化责任自律,以维护媒体公信、化解医患风险;医疗机构如何在医改中实现改革与宣传同行,主动搭建舆论平台、建立医院新闻发言人制度、提升一线医护人员沟通协调素养,把医患矛盾引入到公共决策的开放和良性对话机制中,回应公众关切;营造科学普遍性的医疗舆论大环境,揭示医学发展的局限性、降低社会期望值,提升社会公众的医学素养。

三、医患纠纷中舆论调控研究的价值

(一)有力的医患纠纷中舆论调控有利于促进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创造了连续几十年高速增长的奇迹,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卫生事业发展明显滞后与人群健康需求的增长。原来的医患纠纷调控研究,主要是在社会学的角度,即就是如何不出事、尽量少惹事。但是,卫生事业的发展滞后有着诸多的影响因素,也为人群健康带来了一系列影响。这一问题的长期存在不仅不利于人群健康水平维系和提升,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尽管我国在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已经启动并完成了多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但由于卫生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多重性,这造成多种改革举措仅能部分解决现有问题,甚至于有些改革举措在实施后又带来了新的问题。由于改革步入深水区,利益格局的调整造成较为严重的改革阻力,这表现在卫生体制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上掘进困难。诸如卫生事业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医疗卫生机构重复设置,无序竞争,资源浪费;卫生费用增长过快,国家财政和职工不堪重负;卫生法规不健全,执法软弱乏力,医疗秩序混乱;公立医疗卫生单位法人自主权极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缺乏活力;产权不明晰,公立医疗机构垄断市场,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卫生服务总体质量下降,效率不高等等问题。所以,有力的医患纠纷中舆论调控有助于解决基层存在的问题,达到全面促进卫生事业发展的目的。endprint

(二)有理的医患纠纷中舆论调控有利于促进实现医疗资源享有均等化。

当前,对于医患纠纷需要破解的困局是解决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难题。以往这一难题是从医疗卫生系统纵向角度来完善,而除了这一方向外,随着公平价值观的传播,强调横向城乡间、人群间或个体间卫生公平性的理念已经成为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诉求之一,而这也是目前健康发展水平、卫生服务资源和实际资源利用上仍然存在较严重不平衡状态的地方。在诸多不公平的状态中,城乡卫生发展不公平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不仅表现在城乡之间在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等居民健康水平上的差异性,也表现在卫生人、财、物和信息资源分布与增长的不公平上。从人力资本积累的角度看,健康是人力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推动因素。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缩小城乡居民享有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就必须建设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要求的医疗资源配置均等化问题。现况中存在的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公平状态已经对基层人群的卫生服务可得性、可及性等造成严重的影响,进而影响了基层人群的整体生活水平。虽然影响健康状况的因素是多样且复杂的,但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居民对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对其健康状况的影响尤为重要,所以,实现医疗资源享有均等化非常重要。由于基层医疗服务市场存在着不完全信息、道德风险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政府在宏观大局上对卫生事业的关注与投入。有理的医患纠纷中舆论调控有利于促进财政对公共卫生等公益性强的医疗卫生领域的支出,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对农村地区、边远落后地区的投入,建立政府与民间合理分工、恰当定位的医疗服务供给体系;有理的医患纠纷中舆论调控也有利于不断调整医疗机构经营的观念与思路,不断在以医疗机构为主体在操作层面巩固现有的卫生政策实施效果和实施力度,着眼于增进卫生公平性的系统化,提高国民在享受医疗卫生方面的公平性。

(三)有礼的医患纠纷中舆论调控有利于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卫生体制改革的导向是为解决人群的健康问题,而目前影響着人群健康水平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思考的解决思路既有从卫生体制改革的高度“自上而下”着手的路径,也应该包括“自下而上”的改革驱动途径,具体而言,是指在推动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不断从多个具体方面优化面向基层人群的卫生服务。一项针对医学生对于国内医患沟通认识的调查表明,86.9%的医学生担忧国内医患沟通现状,学生中的76.8%在医患沟通现状评价中选择了“非常糟糕”或“医患关系很一般”。制约基层卫生服务发展的因素里有的因素是体制性的,需要从体制与制度架构的改革来着手推进,如建立并完善广覆盖的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制度,在基层逐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等。资源配置问题是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大问题,目前困扰我国基层人群健康的问题主要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问题,在人群罹患疾病后很多患者都会面临着“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这既反映出优势医疗资源分配上存在着不合理想象,更凸显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提供乏力。有礼的医患纠纷中舆论调控有利于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促进培养结构合理、分布均衡、素质较高的基层医生以满足广大社会的需要。

基金项目:四川省卫生事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胡雪飞(1980-),女,重庆永川人,硕士、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研究。

参考文献:

[1]郭利侠,和新颖,高建民.医务人员关于医患沟通认知及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

[2]张明.转型社会医患矛盾的社会学分析:以上海市D、F医院为例[D].辽宁:沈阳师范大学,2011.

[3]刘丹,陈治,傅翔.医患关系紧张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当代医学,2013.

[4]丁宗蝉.医患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为例[D].云南:云南大学,2014.

[5]李止戈.医患关系中信息不对称分析与治理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3.

[6]田玉清.国内重大医患矛盾当事医院媒介策略分析和检讨——以10.25温岭袭医事件发生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舆论平台建设为例[D].山东:山东大学,2014.

[7]施琳玲.网络空间医患话语权博弈现象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医患纠纷传播学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