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乡村旅游是我国近年来广泛兴起的旅游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城市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基于红橘旅游资源的开发视角推进乡村旅游创新,通过打造特色旅游项目,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乡村旅游;创新过程;红橘资源;保护开发
一、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近几年围绕乡村旅游提出很多原创新概念和新理论,如:游居、野行、居游、诗意栖居、第二居所、轻建设、场景时代等,新概念和新理论的提出使乡村旅游内容丰富化、形式多元化,有效缓解了乡村旅游同质化日益严重的问题。以往乡村旅游是到乡村去了解一些乡村民情、礼仪风俗等,也可以观赏当时种植的一些乡村土产(水稻、玉米、高粱、小麦等)、果树、小溪、小桥及了解它们故事。
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基于红橘旅游资源的开发视角推进乡村旅游创新,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实践意义,能有效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打造创新旅游文化。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是有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使其成为农村地区发展旅游业中的重要渠道,并为第一与第三产业的结合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切入点。随着生态旅游的展开,农家旅馆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悄然興起,并成为乡村度假的重要承载。乡村旅游实现了从观光到度假旅游方式的升级,并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发展第三产业的一条重要途径。伴随着我国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和大众观光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发展进程,尤其是国家旅游局将1998年确定为我国生态环境主题年的举措,极大地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兴起。
我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发主要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为主,目前正向以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其中国内游客参与率和会游率比较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和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等几个方面。
二、红橘产业发展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一)红橘产业发展
首先各种水果的竞争压力和替代就要求红橘不仅要品种丰富还要质量过硬,酒香不怕巷子深就是这个道理,最好区域性种植吸引顾客例如苏州东山枇杷模式,广东红橘模式,能引起头果上市,抢购一空的状况。其次炭疽病等各种病虫保护,需要加强栽培管理,防止偏施氮肥;春、夏梢抽发期和果实成熟前,可选用代森锰锌、松枝酸铜、代森锌、百菌清等喷布树冠,15天左右喷一次,连续3-4次。此外,要防止脚腐病。及时排水,改善园内透光通风条件,加强对天牛和其他树干害虫的防治;选用枳、枳橙、香橙等抗病砧木,对已感病植株,可用抗病砧木接换砧。药剂防止:刮除病斑后涂药,常用药剂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二)相关产业的开发
开发乡村红橘旅游资源应该充分现代信息手段和互联网平台。红橘照片宣传广告可用微信链接,向消费者们广泛的介绍红橘分哪些分别什么口味,可以借鉴其他农作物和花卉产业的发展的思路,例如大家所熟知的葡萄分夏黑什么口味,无核翠宝什么口味,雄宝什么口味,醉金香什么口味等等,依次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提高红橘的市场关注度。
三、红橘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一)重点打造自驾游
开发乡村红橘旅游资源要结合目前的社会现状,很多城市家庭都有自己的私人汽车,因此,自驾游已经成为广泛普及的一种重要旅游形式。在自驾游的过程中,顾客自己可以自驾游开车采摘,试吃,充分感受自然的风情,能够有效实现旅游的目的。
(二)塑造特色风景线
种植红橘的地区应充分结合自己所在地域的优势和当地的风土人情,结合乡村文化特色,打造风景线,比如近年来,有的地方结合婚恋习俗,开发爱情长廊作为相亲角,供人们在上面挂自己的联系方式,成为当地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能够的一个特色和亮点。
(三)注重配套设施开发
红橘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不仅仅就是看看橘子、采摘橘子,必须形成一体化的娱乐设施,便于远道而来的消费者放松度假,另外为了增加家庭的乐趣,可以增加儿童牧场,小牛羊亲情互动喂胡罗卜等富有儿童特色的各种活动,增加消费者旅游过程中的亲子互动和家庭情感交流。
农家乐散养放养鸡鸭在此地开设饭店供人吃饭,旁边农家卖些自家种的蔬菜。
(四)注重旅游品牌推广
品牌效应对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而言尤为重要,消费者的口碑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命。因此,注重产业规划,形成品牌力量,例如某某某红橘庄园,是有效发展乡村红橘旅游产业的重要思路之一。
四、结语
我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发主要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为主,目前正向以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以红橘为特色,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创新开发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江苏大学第16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一般项目“乡村旅游创新过程中红橘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项目编号:Y16C219)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亚光(1994.10-),男,江苏镇江人,本科,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市场营销系,主要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参考文献:
[1]尤海涛,马波,陈磊.中国人口.乡村旅游的本质回归:乡村性的认知与保护[J].资源与环境.2012(09).
[2]黄震方,陆林,苏勤,章锦河,孙九霞,万绪才,靳诚.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J].地理研究.2015(08).
[3]张树民,钟林生,王灵恩.基于旅游系统理论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J].地理研究.2012(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