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解
【摘 要】“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赞美和鼓励,也需要批评和指正。本文浅析了小学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批评教育时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批评教育的策略和艺术,为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批评教育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处在成长阶段的小学生而言,犯错误更是不可避免,教师对学生实施批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批评教育是教师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批评教育能够让学生从根本上意识到自身的错误,从而积极改正,避免再犯。
一、实施批评教育时存在的问题
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教师的出发点往往是好的,但有时方法不当,不仅无法让学生改正错误,反而可能引发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事与愿违。
(一)情绪激动式的批评。小学生年龄小,思想发育不成熟,自控能力也较弱。在学生犯错、尤其是屡教不改的情况下,教师有时会情绪激动,大声指出学生的不当行为,进行批评教育。面对情绪激动的教师,学生往往会默不作声,然后承认错误。这样的批评方式看似有效,实则不然。学生当时的改正在很多情况下是基于对教师威严的害怕,而非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这样的改正是一时的,教师严厉一下改正一会儿,在教师不严厉的时候则会继续犯错。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会习惯教师情绪激动式的批评方式,只有教师情绪激动才能让他们暂时改正错误,这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无疑是不利的。
(二)“贴标签”式的批评。在学生犯错的时候,教师有时会“恨铁不成钢”,给学生贴上各式各样的“标签”: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批评学生“笨”,学生做事情慢了一点批评学生“懒惰”,学生偶尔忘交作业批评学生“态度不端正”等等。“贴标签”式的批评也许是教师的有口无心,也许是教师希望通过夸大犯错的后果来督促学生改正,但殊不知,这种“标签”对学生自尊心的打击是巨大的。有些心思敏感的学生会因此产生自卑心理,逐渐認同甚至通过无意识地纵容错误的发生来强化自己身上的“标签”,产生“我就是不行”的无力感。也有学生会“破罐子破摔”,对教师产生抵触心理,对任何批评都无动于衷。
(三)不分时间、场合的批评。在校园生活中,学生可能会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犯错,然而,教师如果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地批评学生,则常常适得其反,起不到教育的效果。例如学生一早来到学校就对他进行批评,可能会影响他一天的学习生活,让他无法心神安宁。小学生的自尊心很强,特别在意自己在同伴中的形象,教师如果在大庭广众下不留情面地批评学生,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造成僵局。有时学生在心里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但是在同伴面前就会拒不认错,甚至和老师顶撞。这样的结果和老师批评教育的初衷完全是相悖的。
二、批评教育的策略和艺术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相对于赞美和鼓励,教师在实施批评教育时更需要有艺术性,用一定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信服,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关心、亲近学生。教师批评教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学生对教师的亲近程度。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如果亲近、信任教师,就很愿意听教师的话,即使是在教师批评自己的时候,他也能够感受到在这背后是一颗关爱他的心,而没有抵触情绪。小学生对教师有一种崇拜和依恋,特别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真切的爱,然后内化为自己对教师的爱。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出发,全方位地关心爱护学生。教师爱生,学生尊师,这样师生关系处在一个良性的轨道,教师就容易进行批评教育。
(二)把握批评的情感。北风和南风比威力,谁能让行人把身上的大衣脱掉?法国作家拉封丹在一则寓言里探讨了这个问题:北风首先来了个寒风刺骨,结果行人反而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感到暖意,纷纷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于是南风获得了胜利。教师在批评教育时也可以借鉴这个“温暖法则”,在正面批评之外,化作“南风”吹一吹,常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有时候可以不正面点破,而通过表扬其他同学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给予学生一定的激励。例如有学生在课上开小差,教师可以微笑着说:“我们很多小朋友上课都很专心,真棒。”开小差的学生听了教师的话,就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过来。
(三)用期待代替指责。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非常期望得到大人的赞扬,期望达到大人的期待来获得肯定。因此,教师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可以用期待和鼓励来代替指责,以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面对学生潦草的书写,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老师非常期待看到你整齐的书写,老师相信你能做到。”面对学生不理想的成绩,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老师相信你有这个实力,老师非常期待看到你的进步。”这样的批评方式,学生也更乐于接受,做出改变。
(四)多问一句“为什么”。教师有时候将所有的情绪和关注点都放在错误这个表象上,强调错误的严重性,指责学生的不是,而忽略了错误背后很重要的一点——为什么?而面对教师的怒气,学生很可能不知所措,一言不发,关闭上自己的心门,教师也就错失了一次与学生谈心的机会。相反,教师如果能够冷静应对,耐着性子多问一句“为什么”,表现出自己对学生的关切,学生就很有可能向教师展开心扉,坦白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不仅利于教师弄清学生犯错的根源,对症下药,同时也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李某有一次在音乐课后大力推到了一个小朋友,我一开始气恼地质问他是怎么一回事,他面露悔意却一声不吭。想到他平时还是一个懂道理的孩子,认错态度也一向良好,再联想到他的妈妈正在美国生二胎,我就试着问了一句:“你是不是想妈妈啦?”没想过这个高高壮壮的男孩立刻别过头去,抹起了眼泪。原来在他反常的行为背后,是一颗思念妈妈的心。也许是因为孩子太小,不知道如何排解这种情绪,竟以一种极端的方式释放了出来。如果我没有多问他这一句,可能永远都没法发现他心中这个柔软的角落。
三、结束语
批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育环节,但教师做好批评教育却并不容易,需要从关爱学生的初心出发,不断地探究批评的艺术,灵活多变地运用各种策略和方法,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