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学华++高亚峰
【摘 要】本文通過对钱松喦革命历史题材绘画作品的深入分析,得出其在解放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绘画作品创作一般规律及其绘画风格、特色。同时,对于《红岩》《泰山顶上一青松》《长城起点老龙头》等多幅革命历史题材佳作进行了详细研究,再次梳理了先生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精髓,也使得新金陵画派中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特征和技法得到传承与提升。
【关键词 】革命历史题材;新国画;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配画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3-0170-02
中国画的美学特点之一便是时代与绘画的有机结合。而在20世纪活跃于中国画坛的艺术大师中,钱松喦的艺术创作轨迹对于这一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新金陵画派”的创建者之一,先生形成了新国画的创作风格,推陈出新,用革命历史精神为魂,贯穿创作过程,构思独到,画风醇厚朴茂,内涵深厚。
一、革命题材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革命题材的创作集大成者首推钱松喦先生。在他的画作中,既表现出古代文人画缔造意境的种种可贵经验,又勇于推陈,不断出新,用勃勃向上和欣欣向荣的画笔,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精神创作出一批批新时代画卷。
(一)画作《红岩》。该作品是先生的一次大胆尝试。在构想到创作的整个过程中,他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遵循形式与内容相一致的原则。①1960年9月,他瞻仰革命纪念地红岩村,进行实地写生,在长沙整理写生稿并初次创作一张“记录稿”(曾在北京“山河新貌”会展中展出),画中所吸取的素材是坡脚的大黄角树、纪念馆、绕馆的芭蕉、馆侧的一株大树和一株柏树,还有礼堂和侧屋。这些都是此画取材于事实的根本。
这一题材,前后历经两年,期间数十次修改,最终把黄角树割爱,扩大了红色岩石的原有面积,使革命气象豁然显露。在创作中,画家着重表现出了一个“红”字。把原本种满芭蕉的土坡改成赤色的岩石。全幅只用红黑两色构成。将纪念馆的体积缩小,推得更高,使画面有高山仰止的崇高感。馆旁两棵树合成一株大柏树,意味着坚毅的革命气节。远山在创作上压低,让古柏直穿天际,葱郁茂盛之感跃然纸上。这样的处理,在构图、色彩、素材上的取舍都紧扣现实基础,又发挥了浪漫主义的新国画艺术特征(如图1-1)。
图1-1
(二)画作《泰山顶上一青松》。用松柏来比喻精神的高洁,在几千年来的汉文化中早已被人们所熟知。这么一个古老的题材,如何能创作出新的内容和形式感,先生在他的名作《泰山顶上一青松》中做出了充分诠释。
一株郁郁葱葱的青松,像英雄一样屹立在山顶。其下一株经霜的小树,是先生在现实之外另加的,用来陪衬主树和点明霜降的节气。泰山一直以来就是高大坚固的象征,在此幅作品中,为凸显泰山的高耸,把无数远山压在画面的左下角,泰山越高越能体现青松饱受严霜烈风的考验。金顶日出,是泰山的胜景,远处的群山层峦叠嶂,披上了一层动人的朝晖,显示出青松斗争的胜利。整个画面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主松的造型从现实而来,取材于泰山著名的古松——望人松,独立山头,与风霜斗争,这是在泰山玉皇顶上看到的景象,用浪漫主义手法移植主景,充分表达了作品所要传递的坚贞不屈、浩气长存的主题思想(如图1-2)。
二、诗文底蕴画图中——诗配画
众所周知,画是空间的再现,诗是时间的延续,在艺术的长河里,它们是最璀璨的两颗明珠,互为光芒、相得益彰。画上题诗将诗画两者结合,成为传统中国绘画的一大亮色。钱松喦先生淋漓尽致的画作再配以自己创作的诗文,使作品显示出整体的艺术底蕴与诗画合体的魅力。
(一)画作《长城起点老龙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钱老有了创作一幅以长城为主题的诗配画的迫切愿望。在此之前,他先后创作了与长城有关的作品,如《古塞驼铃》,配诗“担登一笑快平生,皓首奋飞万里行。北国风光怡老眼,雁门关外过清明。”《密云水库》,配诗“白登河边遍青苗,绿透云门山更娇。万里长城遮不住,梯田级及上苍霄。”
1981年初冬,先生来到长城的制高点采集素材,老龙头向南延伸到悬崖,高临大海,向北是山岗残垣,城根之处,坚硬如铁,是传统的灌浆建筑。这里是海陆要冲,高处丰碑镌刻“天开海岳”四个大字,举目四望,气象万千。壮丽的景色给了先生最强烈的创作灵感,从老龙头的一角为特写开始,用自东向西的角度,南绘海天,浩瀚无际,北写天下第一关沉落脚底,再一路蜿蜒,城墙断断续续,最终一条巨龙般的长城飞舞直奔燕山,随着峰峦高低,曲折西没云中,使人无限神往。不可见的终点嘉峪关,含蓄存在于画纸未尽之处。
通过这次创作实践,先生深切感受到艺术的创作要借景生情,拨开事物平凡的外表,以艺术性表达思想性,通过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获得较好的效果。画上题诗可以将画家的所思所想和画作所要表达的意境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在《长城起点老龙头》这幅作品中,先生创作新诗一首,挥洒在作品的最左边:“山海关联嘉峪关,老龙飞出怒潮间。长城万里蜿蜒去,一砖一石肇此湾。”(如图2-1)。
(二)社会主义丰收田——《常熟田》。先生曾说:“诗如画,一个规律,两种形式。形式上各有范畴,各有局限性。诗所不及画能之,画所不及诗能之。”千年历史,万里疆域,诗摇笔即来。而形与色只能用绘画的形式来表达,但画又突破不了空间的束缚,只限于一个固定的角度,所以用画配诗,相得益彰。
山在江苏不突出,却有平畴千里的水田。“田”是民之本,常熟县的田年年熟,水稻丰产,“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先生根据毛主席的这句诗词作为画眼,以喜悦的笔调,勾勒出轰轰烈烈的广袤场面。第一步,用透视的角度,画出远连天际的大片稻田。阡陌纵横、成片方形的稻田规律而又自然,变化而又统一。由尚湖分出的河道蜿蜒曲折延伸至远方,消失在地平线的云雾中,和天空连成一片。endprint
鸟瞰式的布局,不单单是咫尺千里,而是画外有画。河道与土地的配合,有虚有实,江南水乡传统交通工具舟楫的加入,使画面感静中有动。从高处俯瞰,高下、远近、深浅、大小、详简,画幅左下方用概括的手法画一巨石,表示观者所在的位置,山脚下有江南民居的白墙黑瓦沿尚湖而建,在湖泊的港汊之上由多座拱桥毗连着两岸,逐步虚化。湖泊河流的空缺画法既成为画面的意象,又在构图上起到了透气的妙用。设色以石绿色调表达自然生命的原色,又以赭色晕染,与其相呼应。先生题诗画上:“常熟县境,平畴万顷,岁岁丰收,常熟常熟,真乃名实相符。余登虞山,目极天际,田禾油油,一绿无边,让湖琴川,交织期间。美哉常熟,腴膏之区,常熟年年熟。”(如图2-2)。
(三)画作《黄山人字瀑》。黄山一直以来是历代文人骚客的必游之地。黄山原名黟山,因山峰上的岩石呈青黑色,远远望去苍黛一片。后由于传说中轩辕黄帝曾经在此修炼,故更名为黄山。黄山的景观有“四绝三瀑”之说,“四绝”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三瀑”为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②其中人字瀑古时名为“飞雨来”,形似“人”字而得名。又因背后就是高耸入云的天都峰,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天都瀑布”。先生就曾经在1961年用心绘制过以人字瀑为主题的画作。
画面中左上方是一片淡淡的群山,上有一源二流的人字瀑,飞流直下,气势磅礴。右下角各种植被、大树林立,仿古的建筑依山而建,瀑布的下方汇成小河,蜿蜒而下。一架石桥飞架而上,玲珑有致。淡黛色的群山,银白色的两条巨龙,形态各异的树种,深红、浅绿、嫩黄、苍翠,点缀其间。画面右上角有自题诗:“双瀑飞人字,小桥锁玉龙。探源登木末,一览豁心胸。”可见先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心中有丘壑,画中有意境,而画之未完处则在自题诗中娓娓道来。所谓诗画一体,此为典范之作(如图2-3)。
图2-3
三、结语
优秀的画家永远属于他生活的时代,而他的作品则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钱松喦先生在革命历史题材的画作中开辟一代新风,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创作了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佳作。用稳实而善变的画风,一扫旧时代国画中荒寒、孤独之气,焕发出勃勃向上、欣欣向荣的面貌,以革命的、历史的眼光去再现一个伟大时代的方方面面。在画作中结合诗文,使画面的主题得以升华,让作品洋溢着浓浓的诗情画意,把革命历史题材的畫作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形成独特的个人国画风格,成为新金陵画派的代表人物。
注释:
①庞国达.图画江山写新意[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5):143-144.
②王晖.山志体例章法的继承与创新[J].中国地方志,2008,(02):20-25.
参考文献:
[1]钱松喦.顽石楼画语[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2]徐改.中国名画家全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钱松喦,钱心梅.砚边点滴[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邓学华(1977-),女,江苏无锡人,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硕士,讲师,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书画研究。
第二作者:高亚峰(1970-),男,江苏无锡人,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硕士,讲师,全国百名优秀室内建筑师,研究方向:室内设计、书画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近现代书画家钱松喦书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SJD3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