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安神、疏肝解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时效性观察

2017-09-08 04:42王永田宋书昌王月莹章艳茹周素苓卢智刘春龙王利春
关键词:针刺

王永田++宋书昌++王月莹++章艳茹++周素苓++卢智++刘春龙++王利春

【摘要】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对比,明确“醒脑安神、疏肝解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最佳留针时间。方法 将1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四组:针刺不留针组、针刺留针0.5 h组、针刺留针1 h组、针刺留针1.5 h组。统计治疗前后HAMD抑郁量表评分及相关副作用,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四组患者抑郁症状均有明显减轻,针刺留针1 h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最佳。结论 “醒脑安神、疏肝解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针刺留针1 h临床疗效最佳。

【关键词】针刺;留针;脑卒中后抑郁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9..02

脑卒中后抑郁是指脑血管疾病患者在躯体功能障碍后所表现出来的情绪低落及兴趣缺失,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高、机制复杂。针刺作为传统中医常见疗法,近年来在脑卒中后抑郁治疗上应用较多。在临床应用上[1],针刺留针时间的掌握是针刺治疗的重要环节,对留针时间的认识目前缺乏统一性。“醒脑安神、疏肝解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同样具有时效性[2],留针时间与疗效密切相关,为此我们围绕针刺留针时间对患者的影响,作了大量的对比观察,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沧州中西医结医院、任丘市人民医院2015.01.21~2016.03.20期间住院及门诊患者,共计160例,年龄18周岁~65周岁,平均年龄(58.4±1.5)岁,其中男87人,女73人,出血性卒中48例,缺血性卒中112例,病程1~4个月,平均病程(1.8±0.5)个月。脑卒中的诊断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第3版,《神经病学》有关诊断标准。抑郁症的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的诊断标准,而且既往无其它严重躯体疾病、精神病病史,无意识障碍、智力障碍、失语等影响情感交流者。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在7分以上。

1.2 研究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将160例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四组,1组为不留针组,2组为留针0.5 h组,3组为留针1 h组,4组为留针1.5 h组,每组各四十名。统计四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各组每天治疗一次,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末,进行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评估,并统计相关副作用,以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1.3 治疗方法

针刺操作:采用醒脑安神、疏肝解郁针法,主穴选取四神聪、合谷、神庭、太冲、期门、百会,随症配穴,均以补虚泻实原则施以针刺手法,每日1次。1组针刺得气后即刻拔针。2组每次留针30 min,期间行针1次。3组每次留针60 min,期间行针2次。4组每次留针90 min,期间行针3次。共治疗8周。

1.4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疗效以汉密尔顿(HAMD)量表总分的减分率作为评价标准,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采用4级评定,痊愈:减分率≥75%,神志清楚,抑郁症状基本消失,情感、情绪恢复正常;显效:减分率50%~74%,抑郁症状基本消失;有效:减分率25%~49%,主要抑郁症状有所改善或部分消失;无效:减分率<25%,生活不能自理,主要抑郁症状无改变或病情有发展。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对比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四组病人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3组及4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1及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四组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

1组总有效率为84.6%、2组总有效率为85%、3组总有效率为97.29%、4组总有效率为97.36%。分别比较1组与2组,3组与4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3组、4组与1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1组、2组、3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4组患者不良反应4例(10%),其中疲乏2例,烦躁不安2例,与其他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留针,就是在针刺治疗各种疾病过程中,将针体刺入体内后,施以必要手法,将针在体内留置一定的时间,从而发挥最佳疗效,是针刺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否建立客观可行性的留针时间标准是针灸发展的方向之一[3]。目前临床上对留针的最佳时间缺乏统一的认识,总体来说留针时间有逐渐延长的趋势。有关留针的首次记载见于《内经》,如《素问.离合真邪》篇说:“静以久留”。《灵枢经.始终》篇说:“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间日而复刺之”。可见不同的疾病留针时间也是不一样的,现代医学研究也将留针时间、针刺深度作为针刺量大小的衡量标准[4],病程时间久者留针宜长,病程时间短者留针宜短[5],针刺时间的长短与疗效密切相关。本文针对具体病种就留针时间进行探讨,以期明确最佳留针时间,提高疗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能是通过提高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达到治疗目的[6],针刺留针时间与脑血管血流速度之间有一定的时效关系,以60分钟最佳[7],可见单次治疗中脑血流容积及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于留针时间密切相关,留针时间不足必然影响治疗效果。但留针时间过长,则耗气动血,副作用增加,使患者易出现紧张、焦虑情绪,不利于治疗。总之,“醒脑安神、疏肝解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针刺留针1 h临床疗效最佳,针对不同疾病制定单病种个体化留针时间,更具科学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饶明俐.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8):3,477.

[2] 宋书昌,卢 智,王润云,等.针刺辨证取穴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8):542.

[3] 左 政,姜云武,汤晓云,等.云南中医学院学报,近十年来留针的研究概况,2005,28(2)88-89.

[4] 张海峡.关于针灸文献中对留针的论述.陕西中医,2014,35(10):1388.

[5] 柳 芳.浅谈内经中有关留针时间的的论述.上海针灸杂志,2008,

27(12):46.

[6] 孙培养,储浩然,李佩芳,等.通督调神针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针灸临床杂志,2013,29(11):33-36.

[7] 李海峰.关于留针时间的探讨,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10,1(23):43.

本文编辑:王 琦endprint

猜你喜欢
针刺
调神宁心针刺法治疗静脉滴注后呃逆验案
针刺疗法治疗失眠1则
独取“内关”针刺临床验案
以“四天穴”为主针刺治疗颈源性耳鸣验案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针刺治疗踝部扭伤136例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