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彩香:绿满山林,爱在心中

2017-09-08 04:15张宇昕
现代妇女 2017年9期
关键词:静宁工作

张宇昕

在向我们介绍当地林果业发展情况的时候,可以从刘彩香的眼眸中感受到一种认真与用心并存的神情,在我们看来很繁杂的一些数据却能被她脱口而出,谙熟亲切且准确自信,仿佛她几十年倾心耕耘的葱郁林木正一棵棵浮现在眼前。她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各项资料和图表,这些随时需要处理的工作已然成为陪伴她27年的亲密“伙伴”。回忆起历经的种种点滴,她的讲述温柔而细腻,似乎那曾经的困难与汗水早已入梦心底,而留下的却是一段充实而美好的林果岁月……

“坚守梦想蓝图,初衷铭记于心”

头顶着烈日,身着迷彩服,架着仪器,爬山越洼,穿梭林地……这样的工作场景对刘彩香来说再熟悉不过。在全县森林资源一类清查以及6次连续复查工作中,她与男同志们一起拉绳立尺,布设全县66个样点,绘制样地位置图,测量树高胸径,记录样地因子,判断林地变化情况,编写调查报告,为各级开展森林资源综合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从1991年到2016年,这项清查工作她一次都没落下过。这片土地见证了她忙碌的身影和踏实的足迹,她也从一位初出茅庐的学生成长为如今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

说起她與林业之间奇妙的缘分,故事还要从30年前讲起。1986年,刘彩香接到了甘肃省庆阳林校的录取通知书。4年的求学生涯让她对林业这个领域充满了探索的兴趣和求知的渴望,而后来的生产实习,更令她感受到这个行业的神圣和重要。“当时我们在子午岭实习,那里林区的山清水秀和家乡的荒山秃岭形成的鲜明对比,对我的震撼非常大。”刘彩香回忆着,“这种强烈的反差让我对这个充满绿色和活力的行业情有独钟,也促使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本领,为家乡的绿化蓝图而努力。”

直到现在,她依旧能清晰地记起当年在毕业留言册上写下的那句座右铭:“魂归故里,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中出类拔萃。”这句简单却有着深刻力量的话语,为她今后的努力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毕业后被分配到静宁县林业局的她,在这里一干就是27年。那个曾经泛着光亮的梦想在这里找到了生长的土壤,这个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为她搭起了实现梦想的奋斗舞台。

“工作繁杂量多,但一丝都不能懈怠”

1990年8月,刚分配到林技站的她适逢静宁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中期检查验收。量算面积、汇总数据,独自绘制全县的森林分布图,这对刚走出校门的她充满了挑战。“把这些工作任务当成是检验自己工作能力的第一关,高质量地去完成,是我最大的愿望。”她笑着说道。于是,她将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中去,加班加点,不辞劳苦。她娴熟上岗、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出色表现,给大家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接下来的工作依旧充满了挑战和艰辛。1991年3月,她和两名男同志一道骑着自行车在县城南北两山之间来回奔波,为县直及省地驻静宁38个系统单位划定1562亩义务植树基地勘查规划,工作量可想而知。同时,连续8年的义务植树活动,从规划设计、整地栽植、浇水覆土、技术指导到检查验收,各个环节她都全程参与,从不叫苦喊累。她的足迹遍布县城南北两山,如今年复一年的葱郁林木,饱含着对她无数次眷顾的浓浓谢意。

1998年以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后,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为主的林业重点工程相继开展。刘彩香责无旁贷,全力以赴投入到项目建设中去。“林业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有外业的艰辛,又有内业的细碎,建设周期长,见效缓慢。”她向我们介绍,“尤其是退耕还林工程,历经18年完成的88万亩建设任务,涉及千家万户,往往一个小地块对应的是一大堆图、表、册、卡等,确实比较辛苦乏味。但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也就选择了无怨无悔地去干,不敢有一丝懈怠。每拿下一个任务后的充实是这个职业带给我最大的成就感!”

“不计个人得失,工作者是美丽的”

2002年,她被任命为林技站副站长,工作更加繁忙,肩负的担子也更重了。那一年的“五一”劳动节,当别人享受长假时,她却接到紧急编制《甘肃省陇中半干旱地区退耕还林不同立地条件造林模式技术(示范)推广应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任务,她义不容辞地开展规划,编制方案报告,为界石铺镇争取120万元的大接杏建设项目投资,提供了科学论证。“每当杏黄时节,每斤销售2元多的大接杏让尝到甜头的果农眉开眼笑,我也感觉自己的付出很值得。”刘彩香开心地说。这种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总是无声地感染着身边的同事,“伟大的201”是其他同事对她们办公室的特别称谓。“我坚信工作者是美丽的,每天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工作,同样能展示美丽、收获快乐。”刘彩香说到做到。

因此,那些留在纸上的文字和跳跃在键盘中的数字,在她眼中也不再显得枯燥,尤其是面对退耕还林检查验收次数多,档案管理难度大的实际情况,她都能及时收集、耐心整理、规范建档。“每当看到自己亲手整理的工程档案,能为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提供服务时,我就感到莫大的知足。”她无比开心地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03年8月在静宁县召开的全省退耕还林现场会上,健全的档案资料受到各级领导和兄弟县市的一致好评;2007年静宁县林业局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单位”;2011年林业局被评为“全国档案管理标兵”;2016年6月,利用《甘肃省新一轮退耕还林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的地理信息档案,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尽职尽责绘绿,倾情服务林果业”

除过兢兢业业开展业务工作外,她还积极参加调研,建言献策。《关于加强静宁县农村自然灾害信息化建设的议案》、《关于加快扶持苹果产业发展的建议》、《对平凉市静宁段‘312线经济增长带的调查与思考》等是她履职尽责的体现。她在工作之余还潜心钻研,已在《中国园艺文摘》《中国甘肃网》等刊物网站发表论文简报达30多篇,及时宣传了静宁林果业建设的成效。

在精准扶贫的大环境下,她积极发挥林果业的重要作用。静宁县南部的仁大镇扯弓塬村,是刘彩香精准帮扶的活动点。为了帮助贫困户走出困境,她在果树生产的关键环节走进田间地头,带去源源不断的技术帮扶。“静宁县具有发展果树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让贫困户走上以果致富的道路,是我们科技特派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刘彩香认真地说。在她热心帮扶的5户贫困户中,有周富宝、王军太等4户贫困户如今已经实现了脱贫。“看着他们挂在脸上的笑容,尤其是看到周富宝住上新房子的喜悦,我也感到无与伦比的快乐!”她欣慰地说。

一业兴带来百业旺。如今,在气候和生态环境的逐渐改善下,越来越多的人将致富方向转向果园经济。“随着静宁百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大县目标的实现、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重启,我越来越感到作为林果人的自豪和责任。县上初步建成的3个生态公园给人们的休闲提供了极大便利,每年举办的果交会吸引了国内外的众多目光,‘中国苹果之乡的名片越来越响亮了!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多争取一些退耕还林指标,让千家万户都能享受到林果业发展带来的幸福!”谈起家乡未来的建设,刘彩香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带着这份热爱与坚持,她对全县未来的壮美蓝图充满了信心。

记者手记

在聊天中,刘彩香微笑着感慨:“平时走在路上,目光总会追寻花草树木,看着人们在树下乘凉休息,望一望两山的那片绿色,便会心潮澎湃,这大概就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寄托吧。”在一个平凡的岗位默默付出近30年,足迹遍布静宁林地的每一个角落,用洒满汗水的青春换来家乡的新貌与发展,这些努力对于刘彩香来说,既是对初衷的一种执著,更是对投身基层工作的最美坚守!

猜你喜欢
静宁工作
BURNING ISSUE
静宁饮食文化探析
阿阳民歌的生存现状及发展变化
不工作,爽飞了?
静宁县老果园改造的调研报告
选工作
文化之地
我的家乡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