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吴秀财
政策预期+估值洼地 新三板进入播种期
文|东吴秀财
2017年新年伊始,高层密集发声力挺新三板,利好政策预期再度升温,做市指数一路攀升。短暂回暖以后,三板做市指数连跌23天,市场惊呼:春寒料峭,乍暖还寒。
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分层预期的加强以及配套制度的逐渐推出,已处估值洼地的新三板越发凸显投资价值,再加上引入私募做市的源头活水,新三板市场已然进入播种期。
在监管趋严、政策呼之欲出的背景下,新三板正在渐渐告别野蛮生长时代,进入到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多层次资本市场组成部分的市场地位不断巩固。
今年以来,新三板发展尤为市场所瞩目。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先是指出“新三板既要有苗圃功能,又要发挥土壤功能”;接着证监会副主席赵争平表示新三板改革是今年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任务,改革的重点是市场分层,把融资、交易等核心功能进一步提升。而更令业内激动的是,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新三板首次与创业板并提“积极发展”,且在证券法修订草案二审中,新三板首次被纳入证券法。
在市场聚焦的交易方式上,今年3月27日起,股转对协议转让股票申报价格设置涨跌幅限制,不高于前收盘价的200%且不低于前收盘价的50%。此举一出,超低超高价交易和乌龙指基本被杜绝。值得注意的是,5月10日,全国股转公司监事长邓映翎在公开讲话中提到,接下来新三板会有很多交易方式的改进,现已基本完成,将择期推出。
近日,1329家挂牌公司进入新一轮创新层初选名单。随着新一届创新层成员的即将确定,热议已久的一系列分层差异红利及改革措施期待再次陡然升高。
2015年4月7日,三板做市指数站上历史最高位2673.17点,而后一路下跌到昨日的1082.8点。就在日前,三板做市指数经历了23连跌,刷新了三板做市指数连续下跌的历史记录。嗅觉灵敏者发现,一些低估企业的投资价值正在凸显。
据观察了解到,2016年至5月17日,三板做市指数曾有过两次行情低点,分别是去年9月1日收盘的1075.94点和12月20日的1082.92点,此后都迎来了15天左右的反弹,分别上涨了22.69点和32.51点,幅度分别为2.11%和3%。目前,三板做市指数接近此前两次的历史低点。
股价涨跌的本质是估值的变化。分析历史数据发现,新三板做市板块的市盈率中值同三板做市指数表现出高度同步的特征。而比较新三板做市板块与创业板、中小板的市盈率中值,尽管做市板块的市盈率在逐渐“变贵”,但截至5月12日,也仅有创业板的3.3折和中小板的4折。
另一方面,从业绩上看,不少新三板公司相较于A股公司毫不逊色。全国股转公司统计数据显示,按期完成年报披露工作的10554家挂牌公司中,2016年净利润超过3000万元的挂牌公司共1098家,共实现营业收入7288.42亿元,净利润810.85亿元。此类公司经营稳健、增速稳定,近两年规模、收入和利润增幅均超过20%,其2016年净利润率11.13%,净资产收益率13.69%。
在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付立春看来,从今年开始到未来三至五年间,是新三板二次创业的时代,存在大而长期的机会。据他分析,今年新三板的行情将是前低后高,预计二季度后面市场还会有一段冷静期,也更能回归价值本身。市场分化依然会很严重,优质企业的估值不会低,而处在基础层缺少亮点的企业,估值会逐渐降低。
2016年9月,私募做市试点业务正式启动,同年12月,深创投等排名前10的私募机构进入到下一阶段的现场验收环节。虽然私募做市至今仍未正式上线,但此举无疑是打破了券商的做市垄断地位,市场正在期待PE视角下的公司价值挖掘新模式。
中陆金粟(珠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余锐表示,私募在对新三板企业价值发现上有先天优势,“私募原本就是做投资业务,对于行业有侧重研究,擅长对成长型和创新型企业估值。而且按本次私募做市资格评审标准,成为做市商的私募年均资产管理规模在20亿元以上,这种管理规模的私募机构可能在每个行业领域都投资过数家企业,对行业情况很清楚,对企业估值定价会更为准确。”
他表示,私募如果接棒券商,在券商前期打下的基础上,再继续向下深挖,一些明星项目很可能脱颖而出。
一位券商场外业务负责人表示,现在整个新三板企业估值都比较低,是进场的好机会。而且私募对于企业的估值的理解与券商不尽相同,并且私募很可能是一级市场拿票,他们有将股票股价做高的动力。在私募做市的背景下,很多很好的企业股价或许会有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