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门诊换药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

2017-09-07 04:08赖爱友刘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0期
关键词:疼痛程度门诊心理护理

赖爱友 刘萍

【摘要】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门诊换药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178例门诊换药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8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门诊换药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疼痛程度、焦虑和抑郁程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优良率为94.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换药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 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以有助于缓解换药产生的疼痛, 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心理护理;门诊;换药患者;疼痛程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0.094

门诊换药是门诊护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但换药对患者来说却是一种较强的应激源, 常会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疼痛, 部分患者因对疼痛耐受性较差, 常产生紧张、恐惧等负性心理, 负性心理反过来亦会作用于患者的疼痛感受器, 不利于患者愈合和康复。因此, 如何改善门诊患者换药疼痛则成为门诊护理中重要的的研究课题之一。有研究报道[1], 对门诊换药患者开展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疼痛。为此, 本文将对近年本院门诊换药的89例患者开展心理护理, 并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8月本院门诊换药患者178例, 其中男93例, 女85例;年龄16~75岁, 平均年龄(42.3±10.9)岁;换药方式:脓肿切开引流34例, 甲沟炎拔甲后换药41例, 烫伤清创换药48例, 外伤切口换药或拆线43例, 其他12例。排除精神疾病史、视听功能障碍、言语理解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意识障碍、依从性差、相关检测痛阈极低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89例。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门诊换药护理, 严格按照院内换药标准操作流程完成换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 具体操作如下:①认知指导。换药前先向患者介绍换药的作用及重要性, 并告知在换药时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 以及引起疼痛的原因等相关知识, 使患者了解换药的意义, 以提高患者门诊换药的参与度, 并可使患者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 减少对疼痛带来的焦虑及恐惧心理。②情绪安抚。若在换药时, 发现患者过度紧张, 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 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 适时询问患者的感受, 并耐心倾听患者主诉, 同时, 用以安慰、暗示性语言、鼓励性语言, 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如换药时说:“创口愈合比预计的好;伤口恢复得不错”等, 让患者感到惊喜、轻松, 以此消除患者心理包袱, 解除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 并为患者树立阳光康复的信念。③行为调节。根据患者年龄、性格、学识等情况, 与患者交谈其感兴趣的事情, 以分散注意力, 如跟中青年交谈时下流行, 与老年人交流养生话题等;若患者在换药中因疼痛过于焦躁, 可暂停换药数秒, 并指导患者深呼吸、肌肉放松, 以缓解换药时产生的疼痛, 或指导患者家属轻握患者的手, 给予患者家庭的支持。

1. 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②对比两组疼痛程度;③对比两组焦虑和抑郁程度。

1. 4 评定标准 ①护理效果评定[2]:优:患者基本无痛苦感, 或有轻微不适感;良:患者有轻微疼痛感, 但表现较为安静;中:患者疼痛感较为明显, 但仍可耐受, 带有痛苦表情或发生呻吟声;差:患者疼痛感明显, 且较为剧烈, 无法耐受, 有抗拒表现或发出喊叫, 甚至昏厥。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②疼痛程度采用VAS进行评定, 患者在带有0~10刻度标尺上选择一个点表述自身疼痛程度, 0分为完全无痛, 10分为最剧烈的疼痛, 得分越高, 疼痛程度越严重。③采用SAS[3]和SDS[4]评定换药后焦虑和抑郁程度, 分数越高, 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优良率为94.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护理后疼痛程度、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后, 观察组VAS、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换药是门诊中最为常见的医疗行为, 但换药对患者, 则是一种应激源, 在换药时可直接刺激创面的神经末梢, 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 部分患者因对换药认知了解不足, 尤其是伤口大、脓血多时, 往往会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 而过度负性心理往往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 而作用于患者的疼痛感受器, 不利于患者愈合和康复[5-7]。因此, 在门诊换药中开展心理护理, 对改善换药疼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中, 在门诊换药中开展心理护理, 使患者了解换药的临床价值, 获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从而提高换药的参与度, 并可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对疼痛做好心理准备;通过情绪管理, 改变不良情绪, 消除心理障碍, 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门诊换药;对难以忍受的疼痛, 可通过行为调节, 调节患者最佳心理应激状态, 缓解疼痛程度[8-10]。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护理优良率为94.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 在门诊换药中开展心理护理, 可改善负性心理, 并可缓解换药疼痛, 提高门诊换藥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 对门诊换药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 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最大限度地使患者身心放松、情绪平稳, 以有助于缓解换药时产生的疼痛, 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洪芳. 心理干预对门诊首次换药患者焦虑及疼痛的影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6):260-261.

[2] 张玉琴. 细节护理在门诊换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吉林医学, 2014, 35(36):8171-8172.

[3] 仲华, 方雪芹, 许俊芳. 门诊换药患者焦虑情绪及疼痛相关性分析及护理. 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31):50-52.

[4] 刘翠英, 李冬梅. 人性化护理在门诊换药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32):269-270.

[5] 蔡江敏. 外科门诊换药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24):223-224.

[6] 徐晓晰, 张敏, 方颖. 基于病人需求的护理模式在门诊伤口护理应用的效果评价. 护理研究, 2016, 30(9):1108-1110.

[7] 于新杰. 门诊换药患者疼痛的心理护理. 吉林医学, 2012, 33(12):2650.

[8] 荣丽红, 张秀花, 杨韶虹, 等. 心理护理干预对外科换药患者疼痛的影响. 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12):127-129.

[9] 陈秀兰. 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换药患者焦虑、疼痛的影响分析. 健康必读旬刊, 2012(2):145.

[10] 杜燕平, 毛英, 曾云霞. 心理干预对门诊换药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的影响. 中国医学工程, 2015(6):140-141.

[收稿日期:2017-03-24]endprint

猜你喜欢
疼痛程度门诊心理护理
个体化护理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效果
规范化护理对癌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我管理效能的作用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对48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疼痛程度影响观察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来自疼痛门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