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月红
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手法。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这种“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作画是这样,教学亦是如此。 每一个文本,无论有多少详尽的细节,也消弭不了其中的“留白点”——也许是一个情节,也许是一个字、一个词,甚至是一个标点。巧妙地利用这些“留白点”,不仅能挖掘出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激发他们的情感,从而使教学更富有成效。
一、抓住情节补留白,丰富文本内容
文章由于行文的需要,对某些内容往往写得十分简略,甚至省略不写,形成空白、跳跃之处。引导学生对这些空白、跳跃之处进行适当的填补,不仅是训练学生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好方法,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载体。
《九色鹿》,课文中写道:“调达郑重起誓,绝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对于调达怎样郑重起誓的,教材没有写明,于是,我巧用这一留白,设计了这一言语训练:同学们,请你想一想,调达会怎样郑重起誓呢?请以“我发誓 ”这样的句式说一说。这一环节的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有的甚至配上了动作。学生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惟妙惟肖的动作,身临其境,他们俨然就是故事中的调达。
二、利用插图补留白,发展学生思维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紧扣课文内容、生动有趣的精美插图,但这些画面是静态的。要使画面“活”起来,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这些插图的作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合理想象,补充课文情节,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嫦娥奔月》一课——“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外,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很好地利用了插图(图中画的就是嫦娥奔月的情景),引导学生抓住画面,展开想象:嫦娥吃了仙药越飞越高,她即将飞离自己温馨的家园,飞离那个生活过的熟悉的小村庄,万千滋味涌上心头,她分别时会对她的丈夫、孩子、村民,以及眷恋着的人间说些什么呢?
这样的“插图补白”,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而且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语言描述,嫦娥的形象也在孩子们心目中越发鲜活起来,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三、利用生成补留白,彰显学生个性
语文教学的“预设”是必须的,但要有弹性和留白,因为“课堂生成”是语文课程的活力所在。教师要珍视教学中的“生成”,善于抓住契机,发散儿童思维,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去拓深、拓展语文课程的内涵和外延。
《三顾茅庐》是苏教版第八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历史故事。记得教学这课时,在课即将结束时,班级里一个小男孩突然举起了手:“老师,你说诸葛亮会不会是在假装睡觉啊?我觉得他有可能在考验刘备有没有耐心和诚心。”被他这么一说,我当时一愣,这个问题完全不在我的教学设计之中,但他讲的不无道理,我何不……停顿了几秒后,我便迅速把问题抛给了学生:“孩子们,诸葛亮当时到底是真睡还是假睡,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请说说你的理由。”
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个个“脑洞大开”,说得有理有据。有的赞成是真睡,有的同意是假睡。
赞同“真睡者”的声音:
学生1:诸葛亮身处深山之中,那里环境清幽,他看书看累了,睡上一觉休息放松一下,不是没有可能啊!
学生2:诸葛亮再怎么料事如神,他也不大可能猜到刘备会来,又没有人提前向他透露。
…………
同意“假睡者”的观点:
学生1:都说诸葛亮是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他肯定能猜到刘备要去邀请他。
学生2:文中说刘备“等了半晌工夫”“又等了一个时辰”,算起来他一共等了至少要5个小时,一个人可能一觉睡这么长时间吗?
…………
虽然,下课的铃声早已响过,但我和孩子们仍陶醉在那热烈的探讨气氛中。此时,诸葛亮究竟是“真睡”还是“假睡”,这个结果显然已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之门被打開了,个性在探讨中得以彰显,智慧在交流中急剧碰撞,创造力在碰撞中悄然滋生。
四、利用标点补留白,激起创造火花
标点的多样性、丰富性为文章增添了许多内涵。课文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很有意味的标点符号,一个个标点,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的余地,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水上飞机》一文中第七自然段,水上飞机在介绍自己的“兄弟”时,采用的排比句式,句式较为整齐:“我还有很多兄弟。有的可以随时从海上起飞,参加战斗;有的可以给航行中的船只输送物资……”笔者在教学时,着重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后的省略号,展开丰富的想象:“让你设计未来的水上飞机,你会让它发挥哪些新的本领?请用‘有的可以 , 的句式写一写。”这样的句式训练,填补了句末省略号带来的空白,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内化了文本语言,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们的习作水平。
“此处无字胜有字,无字之处成妙境”,那一处处小小的留白就像是一个个让人浮想联翩的省略号,它给孩子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提供了探究的舞台。智慧在这里碰撞,激情在这里涌动,精彩在这里演绎!就让我们巧借“留白”这片云朵,将孩子的遐想放飞得更高、更远……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