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超 季东
[摘 要]本文从一带一路视域下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内涵出发,结合辽宁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阐述辽宁经济稳增长与调结构二者间的辩证关系,同时针对辽宁省经济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稳增长;调结构;经济转型
[中图分類号]F207;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7)07-0040-04
目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无论在动力、结构、速度等方面都出现了许多趋向性变化,展现出诸多新特色。作为重要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一带一路”视域下,辽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既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又要尽快保质增效迈入中高端水平。在经历了过去一年的修复政治生态和经济数据“挤水分”,辽宁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进入2017年一季度,也是两年来首次实现单季度正增长,主要经济指标表明辽宁经济筑底企稳态势正在初步形成。但是,步入新常态后,无论在动力、结构、速度等方面均出现了许多趋向性变化,如何保持辽宁经济的继续增长,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一带一路视域下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内涵
同全国一样,辽宁经济处在战略性转型的重要节点,面对新常态下的动能蜕变、结构改进、速度变换等诸多压制,精准把握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内涵,妥善解决二者间的辩证关系,显得极为重要。
辽宁新常态下的稳增长,是在有市场需求前提下的增长,是在积极推进转变生产与经营方式基础上的增长,是持续提质增效的增长,是推行绿色环保、改革创新的增长。辽宁新常态下的调结构,必须反映辽宁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内在需求,为辽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开创一条结构更加合理、潜能充分释放的成长新思路,以此促进辽宁经济向结构更加合理、分工更加优化、形态更加高级的进程。
稳增长就是强调保持经济的稳定运行。要扩内需、拓外需,积极发展实体经济,致力克服各种不稳定及不确定因素的冲击。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构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及合理的发展空间,同时提供稳定的基础支撑和必要的要素资源。调结构就是要实现由外需向内需转变,初步理顺投资与消费间的失调关系,培育高科技、强竞争力、绿色环保的产业。从长期来看,调结构可以创建出更多的增长潜能,为稳增长持续输入新的生机与动能。
稳增长是调结构的目标取向,是前提和基础,更是强调经济发展的最终结果。我们要切实发挥“消费、投资和出口”的综合效能,不能追求一定数值的高增长率,但要防止增长率的大幅度滑坡,使得经济的平稳增长在较长时间内具有连续性和可持续性,达到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机统一,实现要素节约、生态环境友好的高质量平稳增长。
调结构则是稳增长的重要实施途径,是手段和工具,更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对辽宁而言,体现在调整“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和调整三大产业内部细分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重点抓好工业经济内部结构的调整。在存量调整方面,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对装备制造、石化等优势和支柱产业进行优化升级。在存量扩张方面,力助农产品及消费类轻工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在增量发展方面,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总之,稳增长是调结构的基石,调结构是稳增长的路径,二者互为基础,相互依赖,互为条件,是一种良性的循环发展的关系。在经历了过去一年的修复政治生态和经济数据的“挤水分”,处于经济发展重新起飞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哥”,必须充分利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福利”,要时刻掌控好“稳增长”与“调结构”间的辩证关系,下大力气解决“换挡焦虑症”和“增速情结”,利用好增速减缓的契机,多在动能蜕变和结构优化上下功夫,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结构完善为契机促进经济朝中高端水平前进。
二、一带一路视域下稳增长与调结构的新要求
1.抓住新机遇,落实新使命。辽宁紧密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新的历史机遇,加紧有关项目及政策举措的制定和落实,积极主动融入到“一带一路”战略中,将相关的有益于稳增长与调结构的方法落到实处。近期的国务院经济工作会议,对企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都做了重要部署,如“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互联网+”,消费减税、债务置换、实施“中国制造2025”等,都是新形势下“调结构”与“稳增长”的重要举措。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保障辽宁各项措施能够尽快落到实处,从而产生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平稳增长的新动力。
2.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结构性改革。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改革创新动能,深化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源泉,不仅要求政府不断缩减行政审批程序,消除约束市场发展活力的各类桎梏,将简政放权和放管结合不断地推向深入。同时推动金融、投融资、财税价格等方面的改革步伐,以期产生累积成效,开释改革红利。同时,开放亦是改革,国家要敞开改革开放之门,在国际合作竞争中不断开拓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
3.充分展现金融业的中心效用。一是作为稳增长重要支撑的金融业要不断施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做到适度的松紧,达成银行贷款与社会融资范畴有序增长,为辽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及调整,构建稳固的货币金融氛围。二是金融业要不断改善资源配置,银行要完善信贷结构,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减少社会融资成本,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
综上所述,解决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掌控好二者间的均衡,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客观需求,是各种改革措施和政策举措的基石。
三、辽宁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辽宁经济取得了一定进步,但由于政治生态遭到破坏,致使经济增长全国垫底。表面上看是体制机制不活、产业结构单一等因素,实际上是政治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以后的综合反映和具体折射,其经济发展模式及结构在运行中显现诸多不足,尤其是随着外部环境束缚的增强,这些不足日显突出。
1.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调整。一直以来,辽宁乃至全国经济的高增长过分仰仗资金的高投入及出口贸易,消费的扩张增速迟缓,导致消费率水平偏低。尽管经济增速持续提升,投资增长率屡创新高,但消费率却不断回落,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再下降。尤其是2008年以后,世界各国均暴露出产能过剩的问题,其一是外部需求快速下滑,出口对经济的影响力严重弱化;其二是持續的高投资显露出重复建设及产能过剩等突出矛盾。所以,这种依赖高投资、高出口和高积累的经济增长方式愈发显露出明显的不足,有待加以扭转。
2.产业结构布局失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进度加快,特别是重工业进展迅猛,一方面带动了我省经济的高速扩张,同时也导致了产业结构布局的失衡。当今,第二产业中工业所占比例略高,但第三产业占比偏低。产业结构失衡使得第三产业重组劳动力的能力欠缺,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其成本偏低的比较优势无法展现的局面,更不利于完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及资源匮乏的比较劣势。在金融危机过后的十几年里,各国的产业结构都在向“服务型经济”加速转化,我省的产业结构也急需调节和升级。
3.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存在问题。近年来,我国的投资增速屡破新高。在我省,很多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大远超市场所能容纳的容量,尤其是煤炭、钢铁、电力等行业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问题。产能的高速扩张和投资增长,使得制造业和能源原材料部门的生产能力产生大量剩余。伴随世界各国外需疲软的持续干扰,造成相关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凸显。要保障我国经济长期平稳发展,需严格把控总量的增加,规避重复建设的矛盾,不断舍弃落后产能,紧缩过剩的生产能力,指引相关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4.资源环境与产品层次矛盾加剧。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在我省得到了蓬勃发展。但很多企业目前仍无法掌控其核心技术,大多处于价值链最底端的来料加工产业,终端产品技术含量低,核心竞争力匮乏,且对环境资源的需求过高,酿成无法逆转的环境污染,放大了环境资源与生产间的矛盾。面对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新形势以及当前出口制造业外需疲软的不利局面,必须出台相应政策,降低对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的过度依赖,加快产业升级步伐,着力研发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5.自主创新能力差与技术含量低并存。改革开放,使得国家依托引入国外先进技术提升了经济增速,但也提升了对外国技术的依存度,造成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偏弱、动力不足,我省更是如此。伴随着资源环境和能源对经济增长瓶颈制约的深化,特别是国际市场上对商品以生态环境和技术标准为参照的市场壁垒的持续加强,一直以来我们依赖劳动力和产品成本低加入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在不断弱化。所以,提升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强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是保障我省乃至全国经济平稳发展的必然抉择。
6.城乡居民收入差异较大。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异愈来愈大,两极分化现象凸显。尤其是经济增速放缓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更加巨大,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地的企业大多开工不足,使得很多农民工失去就业机会,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的收入。当前,实体经济都跻身于转型升级和深度调整进程中,企业成长所面对的各种约束和压力趋于增强,企业很难在短期内恢复生产,所以农民工收入增加将面临很大难度,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大的状况将逐渐显现。
7.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近年来,我省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的成长差异呈逐步扩大趋势。而且,我省与环渤海湾、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带核心省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差距也在逐渐拉大,我省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水平也低于其他省份,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同时,在我省内部也存在区域经济不均衡的现象。如何缩短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这是我省经济稳增长、调结构进程中必须继续面对的另一个重要课题。
四、一带一路视域下辽宁经济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对策
1.不断扩张内需力度,推动消费稳步攀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提升居民的消费实力,推动居民消费水平稳健增长,促进经济朝着投资、消费、进出口协调方面转变。一是要有完备的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强化初期分配的公正性,健全居民收入随经济发展而稳定增长的联动机制,提升劳动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二是财政应加大对城乡低收入者的补贴额度,提高其收入水平,进而提升消费欲望。再次是深化税收等政策调节性工具的作用。三是加大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支持其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的建设,解除其消费的后顾之忧,加大居民的消费预期。
2.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联动作用。经济服务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要制定利于服务业成长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升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占比。首先,要不断修正现行的财政贴补和贷款贴息等专项资金管理,着重扶助直面农村、城乡、民生和生产的服务业等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范畴及脆弱环节。其次,要不断修订对服务业发展有利的税收政策,逐步降低国家支持发展(如:物流、节能环保、研发等)的生产性服务业的税率,拉开消费性与生产性服务业税率间的差距,同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成长,推动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3.舍弃过剩产能,阻止重复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对于辽宁产业结构失衡尤其是部分企业存在技术设备落伍和过剩产能等诸多矛盾,辽宁要有目的的实施财政或税收贴补政策,利于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一是应充分利用价格和税收等经济杠杆,抵制不经济项目的投资,舍弃落伍的技术、过剩的产能及由此造成的无效市场供给。二是运用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扶助传统产业转型,督促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三是运用财政贴息、加大资金投入量等财政政策扶助并促进生物医药、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出更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4.加快环境污染治理步伐,推动绿色和低碳经济的成长。面对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扩张和节能减排压力骤增的现实,辽宁应选择设置专项节能基金、财政贴补和税制改革等策略,促进资源、能源节俭及扩展环保力度。一是增加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扶助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同时,不断推进企业节能减排进程,逐步发展循环经济。二是施行促进高效节能新产品、新技术应用到生产一线及制定节能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推进节能产业发展。三是探究施行环境污染税制度及推进新型能源发展的税收制度,支持绿色和低碳经济的成长。四是推进资源税改革步伐,提升初级性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提高低能耗部门的资源回报水平,进而指引资源重置于低能耗部门。
5.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带一路”战略蕴含着诸多的科技创新,我省要抓住机会,不断促进科技革新,建立健全利于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调整的科技支柱体制和机制。鉴于科技革新蕴藏着高风险和高成本的特点,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成长,尽快造就立足于企业和市场的应用体制和技术革新,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一是政府要采用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等方式逐步扩大对科技革新的引领和勉励,保障引领资金投入的平稳性,注重政府投入的典范作用。二是对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财政贴息、担保等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引领市场资金进入高新技术产业,以此推动其进步。三是施行增进传统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为企业新产品开拓和工艺升级提供贴补,引领企业选用新技术和工艺扩大生产。四是政府要扩大对企业新产品创新投资的财税扶持力度,激励企业增加研发开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革新体制,引领革新要素在企业内部积存,增进企业自主创新实力。
6.弱化城乡差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政府的财政政策要扩大对“三农”的贴补额度,持续修正各项惠农政策和举措,提高农民收入和生存条件的改善,逐步缩短城乡差距。一是实施政府投资向农业倾斜政策,完善财政支农资金持续增长策略,增进用于改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额度,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二是修正涉农贴补政策,逐步加大贴补范畴,扩大贴补力度,深化其持续增收的基础。三是发挥财政政策推动城镇化進程中的作用。将其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更多的农村剩余人口能够在城镇顺利的落户及就业,进而提高其收入及生活水准,逐步弱化城乡差异。
7.缩小地区间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缩减地区间差异、达成区域经济平稳发展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也是经济调结构、稳增长、扩大内需的必由之路。因此,要切实展现财政政策在缩小地区间差异中的主导作用。对我省而言,一是对我省西部地区要逐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额度及帮扶力度,推动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二是要不断调节转移支付结构,统一其支付形式,主要实施以专项和均等化转移支付为基准的转移支付制度。三是提升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要强化对我省西部地区资金的监控力度,保障资金投向的合理性,规避财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被挪用和挤占的现象,对违法使用财政资金的行为要严厉处置。要逐步落实推进区域间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提升经济贫困地区落实惠民政策的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政治生态修复经济筑底企稳[N].人民日报,2017-3-6(16版).
[2]盛毅.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实质与引领新阶段经济发展重点[J].邓小平研究,2015,(01):88-96.
[3]邱兆林,马磊.经济新常态下政府财政支出的就业效应—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系统GMM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12):22-30.
[4]宋丽萍,宋宁波.新常态下山东稳增长调结构问题的思考[J].中国统计,2015,(10):12-13.
[5]韩宗英.经济新常态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协调配合[J].经贸实践,2015,(12):46-47.
[6]左小蕾.充分发挥调结构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在稳增长中的作用[J].经济界,2015,(05):74-81.
责任编辑 宫秀芬